14.请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进行扩写,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不少于30个字。

①腊梅 坚忍 大雪 ②莲花 高洁 淤泥

①在 百花凋谢之时,坚忍、顽强的梅花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傲然绽放,笑迎酷寒。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香远益清的莲花,是正直与高洁的象征,尤其为文人们所深深喜爱。(内容合理2分,语言生动流畅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组词成句能力,既要照顾内容(必须用一组词语),同时还要具有“情景”或“见解”,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要求较高。做这类题,要根据给出的几个情景信息词,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可以说,情景想好了,写好了,这个句子也就扩展成功了。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图中的两条曲线均略呈现U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仔细观察这幅图,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微笑曲线”反映的经济现象?对此,你有何建议?不超过70个字。(5分)

产业链上游的研发企业和下游的营销企业利润都要高于产业链中游的制造业;但是这种利润差别在60——70年代不明显,现在却非常突出。(3分)建议:要努力转变产业结构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图文转换题要看全内容,题干、图的题目及所有的文字都要看全。题干要求要一一对照。第一,读懂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第二: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第三,重视数据变化,尤其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注意图标的细节即图表下的“注”。第四,明确修辞要求和字数要求。第五,表达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时,选词要正确,如“增长了、增加到”用倍数,“减少了、减少到”用分数,50%左右可以说是近一半,55-70%可以说是大部分,70%以上可以说是绝大多数,80%以上可以说“所有、约几成”等词语,此图要突出的是研发业和营销业,这两个是大的数,所以可以这样表述:产业链上游的研发企业和下游的营销企业利润都要高于产业链中游的制造业,虚线变化不大和实线变化大,所以要突出的实线,可以这样表述:这种利润差别在60—70年代不明显,现在却非常突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题的题型较多,考生应先辨明其所属,然后再应对解答。本题属于表(格)文(字)转换题。对于这种题型,主要按照下列步骤操作: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17.《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之前,到一小酒店,看见店前挑着一面招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请写出其绝妙之处,至少写出两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一,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吸引客人;第二,既劝量少者不贪杯,又刺激海量者多饮酒;第三,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效益。(答出一点给 2分,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从艺术手法的角度鉴赏的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7、要求写一段话,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现“喜悦”的心情,不少于30字。(5分)

17、(5分)略

16.请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进行扩写,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不少于30个字。(5分)

①腊梅 坚忍 大雪

②莲花 高洁 淤泥

①在百花凋谢之时,坚忍、顽强的梅花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傲然绽放,笑迎酷寒。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香远益清的莲花,是正直与高洁的象征,尤其为文人们所深深喜爱。(内容合理2分,语言生动流畅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所给词语,展开合理的联想,根据题干提示及要求,展开描述,可采用一些描写方法,也可以采用引用名言警句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注意扩写的内容要合理,符合词语之间的联系,语言要生动。例如,若选择第一组,可根据冬天的时令、地域特点、景物特点等进行展开。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5. 根据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的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景物描写。
杏花 春雨 江南

3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绵绵春雨仿佛一位诗人在杏花丛中轻吟浅唱,宛若一曲丝竹在柳丝间抹出一缕思念。漾漾的雨润泽了杏花的笑靥,她睁开迷蒙的眼,看着青石板上走来一群花季少女,雨滋润着她们的黑眼睛,氤氲着她们的红衣服,渲染成一幅水彩画。一阵细细的吴侬软语,诠释着千年不变的美丽。
试题解析:题目暗含的要求是写春天,因此景物描写要符合时令、地域特点,意境优美。

16.请根据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词句“梧桐更兼细雨”扩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5分)

略(要正确联系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和季节特征作合理想象)。评分细则:字数不少于40字(1分);有自己合理的想象(1分);语言生动(1分);不违背原词的意境和情感(2分);

16. 请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进行扩写,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不少于30个字。

(5分)

①腊梅 坚忍 大雪

②莲花 高洁 淤泥

16.【答案和解析】 ①在百花凋谢之时,坚忍、顽强的梅花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傲然绽放,笑迎酷寒。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香远益清的莲花,是正直与高洁的象征,尤其为文人们所深深喜爱。(内容合理2分,语言生动流畅3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