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初冬中生命的感受;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拟人、比喻)

6. 以“啁啾的日子来了,人们都期盼着岁月新一轮的辉煌”开头,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②不少于 100 个字。(5分)(原创)

6. 示例:

  啁啾的日子来了,人们都期盼着岁月新一轮的辉煌。河水融化了冬日里冰冷的外衣,暖暖地流进心里;和煦的微风拂过,花潮如海,绿柳似帘;油菜花汇成金色的海洋,在原野里肆意蔓延;小草织成柔密的毯子,增添春日的色彩;风筝如翅膀,带着孩子们的笑声飞扬。哞哞的牛叫声中,藏着来年丰收的秘密;袅袅的炊烟里,絮絮地讲述着生活的希望。

(评分参考:内容符合情境要求——春日、期盼着辉煌,给3分;有文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2分;每少10个字,扣1分。 )

【原创】6.运用“湖水、阳光、苍穹”等词语,写一段描述物我和谐的文字。要求细节描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6分)

6、示例:湖水安谧的酣眠在一片翠色中。碧绿的湖水深深,倒映着湛蓝的苍穹。淡金色的阳光在沉静的湖面洒下金斑点点,伫立在湖边,微风轻轻的吹佛我的发丝,心随波荡,我似乎感觉天地与我交融,不言见,却道尽一切。(6分,符合情境要求3分,有细节描写,有文采3分,有欠缺酌扣。)

(出题意图:材料改编自语文报。考点涉及“语句的扩展”,但一般形式的扩展考查方向过于单一,现综合考查修辞、情境类写作,希望学生展现语文的基本素养。)

6.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春天 读书声 雨声 河边 柳树

□□□□□□□□□□□□□□□□□□□□□□□□□□□□□□□□□□□□□□□□□□□□□□□□□□□□□□□□□□□

6.(4分)示例:略。五个词语全用给1分,两种修辞方法运用恰当给2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

20.发挥你的想象,把欧阳修《丰乐亭游春》的诗句“鸟歌花舞太守酢”扩写成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在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反问中任选两种修辞,不少干50字。(6分)

惠风和畅的春日里,鸟儿们如同欢乐的孩子,亮起喉咙唱起了动听的歌曲。有的唱得婉转圆润,有的唱得明快单纯,有的唱得高亢嘹亮,有的唱得温柔缠绵;直唱得花儿动了情,撩起各种色彩的裙裾跳起了舞,跳得酣畅淋漓,展现着自己的妩媚风姿。鸟儿唱得太守醉了,花儿舞得太守醉了;醉了,醉了,彻底地醉了;醉翁之意在于酒吗?不,因为这里的景色太迷人!(少一种修辞扣2分,描写主体对象不合、语意不流畅扣2分)

19.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所谓“诗中有画”。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两句诗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要求:①紧扣诗句;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生动;④运用比喻或比拟一种修辞手法;⑤不超过50字(5分)

①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新荷》唐·李群玉)

②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月下看白莲》宋·杨公远)

示例:①夏日荷塘,娇嫩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刚好举出水面,阳光照进荷塘,荷阴映水,鱼儿在荷阴下悠闲地游来游去。

②看那月光下的十里荷塘,绿波荡漾,一朵朵月色一般明净的荷花,宛如星星般在碧波中一闪一闪。 

紧扣诗句2分,运用了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语言流畅生动无错别字、没有明显语病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扩展诗句,首先要仔细审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想象”“描绘”“比喻或比拟”,提示考生答题时要发挥想象,答案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所写内容应是“画面”。从所给诗句来看,第一句写的是夏日碧荷游鱼,也就是说画面要反映的时间是夏日,主体景物为“碧荷”“游鱼”;第二句写的是夏夜月色荷花,也就是说画面要反映的时间夏天的月夜,主体景物除荷花外还有月色。考生在描绘时要注意生动形象,语言流畅生动无错别字、没有明显语病。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应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完成,一还原情境,做题时首先应该还原诗句的情境,通过回忆全诗或全词弄清该情境包含的三项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就可以确定解题的切入点了;二构设画境,古诗词中的很多名句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扩写时,应充分尊重作者的构设,依据作者思路来布设写景的顺序和画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答题构思的时间,而且能使答题更准确更到位;三表现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就要在诗中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而扩写题往往都有“不得改变原诗(词)意境”的要求,因而首先要体会原诗所蕴涵的感情,然后将这种感情融入扩写中,原诗感情为悲,扩写文字感情即定调为悲,原诗感情为喜,扩写即定调为喜,二者绝对不能冲突、矛盾。

21.子贡问孔子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自辱焉。”(《论语·颜渊》)请在理解原句的基础上谈谈你的看法。字数50——80字。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词是最松驰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词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孔子针对子贡的怎样和朋友相处的问题提出的看法,解答时要求对孔子解读出一定的深度,孔子说对朋友要忠诚地劝告他,委婉恰当地开导他,他还不听从,就不要再劝了,不要自受侮辱。可以针对这种观点进行探究,说出自己的观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典例拓展】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些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孔子的言论说出相应的理由。

17.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年级

妈妈

爸爸

同学、朋友

谁也不说

幼儿园

65.6%

24.1%

3.6%

9.4%

小学

54.6%

21.3%

8.7%

14.6%

初中

24.4%

9.9%

35.5%

27.9

①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时,各个阶段孩子和母亲的交流都多于与父亲的交流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交流减少,与同学、朋友交流的渐多,甚至“谁也不说”。建议:父母尤其是父亲多陪孩子、子女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表格分析的题目,注意分析各项的数字,然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结论。统计表的分析注意标下的说明,然后进行比较,注意数字之间的比较,此题注意题目“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其中重点注意较大的数值和较小的数值。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请根据下面小令中的画线句扩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人奋力挥动双桨,桨儿激起哗哗的水声。一群原本静栖于荷塘深处的鸥鹭受到突来的惊扰,扑棱棱地飞向了天空。

【解析】

试题分析:扩写的场景里要有诗歌中的意象争渡的鸥鹭,要描摹它们的动态。扩写需要展开想象,展开想象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依据扩写的重点展开想象,重点明确才会在行文中使想象的方向明确。二是想象要合乎情理。想象可以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必须在情理之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苏轼在诗歌《海棠》中用“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一句写出了海棠高洁、柔美的特点,请将此句进行扩写,不少于50字。(注—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

参考答案:袅袅春风缓缓而来,悄悄吹开淡淡的云,海棠花沐浴在柔美的月光中,睡眼朦胧。掩不住的花香在月光下与薄雾缠绵,月光追随他们轻柔缥缈的舞姿,不知不觉迈向了庭院的回廊。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句扩展类试题,其答题步骤为,第一步:抓住诗句中的基本景点。第二步:抓住单个景点的基本特点。第三步:抓住整幅画面的特点,理解人物的情感,进而把握诗的意境。第四步:合理想象、联想,巧加串联。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