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告诉我们( )。
A: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或喜或悲 B:不能因为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不能因为自己的物质条件好坏而或喜或悲 D:不能因为自己强于别人或不如别人而或喜或悲
()认为心理学应以意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内部知觉或反省,观看别人的言语、动作以及其他表现。
孩子的自我评价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A:参照——自我评价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参照 B:反省——通过反省来认识与评价自我 C:比较——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我 D:感悟——通过自我感悟来评价自我 E:期望——通过自我期望值来评价自我
()者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做事缺乏信心,怕被人嘲笑。
A:厌烦 B:压抑 C:抑郁 D:自卑
但丁说过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不要听别人的意见,要坚定地相信自己 ②听了别人的说法,虽然认为是对的,但还坚持自己的看法 ③认真分析别人的说法,但判断自己是正确的时候,就坚持自己的原则 ④自己是正确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意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自己轻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种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消极心理是:
A:高傲 B:孤僻 C:自卑 D:忌妒
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A: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一天三次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品德也没有过错了。 B: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C:君子才学渊博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知识明确,行动无过错了。 D:君子才学渊博,而且一天三次反省自己,就知识明确,品德也没有过错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德国神学家肯比斯所言:“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
我们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导致过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以至于我们对于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从而使我们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人家的过错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德国神学家肯比斯所言:“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
我们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导致过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以至于我们对于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从而使我们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人家的过错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包容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劲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大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包容。
寓言中动物的包容是以德抱怨,fó jiāo 中弥勒的包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包容呢?其实,包容是一种境界。
包容如水。
通常的“包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包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故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包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抱怨”。
包容是诗。
包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包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包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包容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包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包容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包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包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包容不珍惜包容的人,是滥情;包容不值得包容的人,是姑息;包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包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包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包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包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天平;同样的错误,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容忍自己,却不能容忍别人。构思时,可从学会宽恕别人、要客观公平对待别人、要善于容忍、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莫让错觉遮望眼、要常自我反省、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角度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