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较高的乐器。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由一根木制琴杆、两根琴弦和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组成,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声音低沉圆润,深受人民喜爱。


解析:

本题是结合图表考查压缩语段能力的新题型。根据题干的提示可以找出以下四个方面:乐器的性质、构造、音质、受欢迎程度。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也可把握其中的主要内容。

请用较简洁的语言完成服装产品工艺流程的叙述。(字数在120字左右,要求写出每个步骤的含义)

服装类产品工艺流程图


首先对布料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服装用料的要求。接着把符合用料的布匹按设计图纸加以裁剪,做成服装的“各个零部件”。接着又把需要做图案装饰的零部件印上绣花。接着就把服装的各个部件接边缝制成件。再把成件的衣服用熨斗熨平。接着把成品交给质检部门检验质量是否合格。最后把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


解析:

1、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2、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

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

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

3、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等。根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及以后

比例

23.33%

64.29%

12.38%

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 为主, 次之。

这说明: “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

示例:以60年代出生、教龄在11_20年的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  

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


解析:

考查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实际上是扩展语句的一种变式。考生要把图表所蕴含的信息(图表的内容,很多漫画图、标识图往往采用抽象化、夸张化的手法表达一定的内涵或讽刺意义。考生要仔细辨读,然后再用简明、连贯的语言组织答案。

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调查表,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情况(不出现具体数字)。

(2)该图表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如果你是新教材编写者,可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1)阅览室80%的图书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图书损坏情况比较严重) (2)必须在学生中加强爱护图书的教育。


解析:

考查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实际上是扩展语句的一种变式。考生要把图表所蕴含的信息(图表的内容,很多漫画图、标识图往往采用抽象化、夸张化的手法表达一定的内涵或讽刺意义。考生要仔细辨读,然后再用简明、连贯的语言组织答案。

(广雅中学2007届高三综合测试题)下面是通讯系统信息传输的流程简图。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这一信息传输过程。

信息

消息

编码器

信号

信息

通道

信号

译码器

消息

信息终点

1信息源发出消息,经过编码器转换成信号,然后进入信息通道,再经过译码器,将信号重新译为消息,最后到达信息终点。


解析:

考查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实际上是扩展语句的一种变式。考生要把图表所蕴含的信息(图表的内容,很多漫画图、标识图往往采用抽象化、夸张化的手法表达一定的内涵或讽刺意义。考生要仔细辨读,然后再用简明、连贯的语言组织答案。

下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清华大学和美国同类院校在学习要求程度上所作的比较。 请根据图表所示,从清华大学的角度,就阅读量、论文写作、考试三方面的要求写出比较的结论。(不要出现数字)

┄◆┄ 清华 ─■─ 美国同类院校

答:

清华大学要求的阅读量明显高于美国同类院校(1分);无论长篇、中篇、短篇,论文写作要求均高于美国同类院校,长篇论文更明显(2分);考试要求则明显低于对方(2分)。


解析:

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观察下面漫画,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画面上的文字分别是“警钟”和“报喜”)

(3分)漫画讽刺了那些只听喜讯不听警告的自欺欺人的人。


解析: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 。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某市原来公交和地铁的收费方案是“月票卡”,现在实行“新方案”,即“从第16次开始乘坐公交或地铁均可享受票价6折优惠”。下面的图表是“月票卡”与“新方案”的收费比较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公交小算盘

地铁小算盘

每月乘公交44次(2元/次)

每月乘地铁50次(2元/次)

月票卡:88元

月票卡:115元

新方案:64.8元

新方案:72元

每月乘公交90次(2元/次)

每月乘地铁50次(3元/次)

月票卡:88元

月票卡:115元

新方案:120元

新方案:108元

每月乘公交44次(3元/次)

每月乘地铁50次(5元/次)

月票卡:88元

月票卡:115元

新方案:97.2元

新方案:180元

每月乘公交90次(3元/次)

每月乘地铁50次(7元/次)

月票卡:88元

月票卡:115元

新方案:180元

新方案:252元

(1)多给了短途乘客优惠。

[2分。意思对即可。]

(2)增加短途优惠,减少长途优惠。或者:短途优惠大,路程越长优惠越小。

[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能力层级为E。根据新旧方案的数字对比总结归纳。

请对下面一幅漫画作简要点评。

(5分)示例。这幅漫画“收费指南”厚厚一本,“服务指南”只有可怜的一页,形象地勾画出了我们某些职能部门“服务就是收费”的嘴脸。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职能部门不是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是想方设法提高部门“效益”,挖空心思寻找收费的理由。这种作风必须得到彻底纠正。


解析:

必须结合现实,主要结合一些部门只收费、不服务或者服务就是收费的现象发表议论。)

为下面的漫画拟标题并说明其寓意。(4分)

.标题:有人欢喜有人忧

寓意:①对文理分科的问题专家和学生分歧较大;②专家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③一项政策的出台要多方征求意见。

(4分。题目1分,寓意答出两点即得3分。标题要求简明、生动、有概括力。)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