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右边这幅漫画,围绕“生态环境”书写一段该漫画的颁奖词。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

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③字数不超过70字。(4分)

【答案】漫画细节清晰,构图精巧,形象鲜明,突出特点,通过大树根、粗斧柄与小树苗的对比,夸张地讽刺了滥伐者破坏环境的丑恶行径。可谓“一图胜千言”。

【解析】

试题分析:颁奖词是在颁奖典礼上,用来介绍获奖者的事迹,并对获奖者的贡献作出评价的文字。一般通过主持人宣读,让观众或者听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本体抓住漫画的构图特色、运用的艺术手法、揭露的主题等方面住址语言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高二语文组对学生三次大考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不得出现数字)(4分)

项目名称(分值)

第一学期期中平均得分

第一学期期末平均得分

第二学期期中平均得分

三次考试该题平均得分率

古文翻译(9分)

4.1

5.0

5.3

53%

名句名篇默写(5分)

4

4.5

4.8

88.7%

现代文阅读(20分)

7.5

9

9.5

43.3%

语言表达运用(12分)

4

6

5

41.7%

作文(60分)

43

45

47

75%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分)。

②针对结论,你给该校同学的复习建议是:(2分)。

【答案】(1)该校学生名句名篇默写和作文题得分率较高,古文翻译、文学作品鉴赏和语言表达运用题得分率较低。(2分) (2)要想提高主观题的成绩,要在古文翻译、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运用方面下工夫。(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中的表文转换题。考生首先看题干要求,对表格要纵向和横向看,重点关注“三次考试该题平均得分率”这一列数据及其对应的项目名称,即可分析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一幅漫画,请说明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70个字。(5分)

【答案】一枯树桩上有一个跷板,跷板的一端一个人端着枪向另一端类似熊的动物瞄准,类似熊的动物扭头惊异地看着对方。寓意:猎杀动物会打破生态平衡,导致人类灭亡。(内容2分,寓意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化的题目,首先概括内容,概括是要注意顺序,换面的左面是“动物”右面是“人类”,中间是“跷跷板”,语意很明显,猎杀动物就打破了平衡,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果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图表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4分)

我国SO2的排放源及贡献率

排放源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8.6

炼钢

168.5

6.9

炼油

68

2.8

机动车

41.6

1.7

合计

2457.1

100.0

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PM2.5一度达700微克/立方米。经初步分析,近期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大。从图表中我们发现,① 。煤炭燃烧排放的SO2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成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由此可见,②

【答案】①煤炭燃烧是主要大气污染物SO2排放的主要来源。②减少雾霾,就是要控制由煤炭燃烧产生的SO2排放量。

【解析】

试题分析:补写内容一定要结合上下文,不可孤立存在,本题讲究雾霾问题,首先讲的是问题的产生,后空讲的是采取的办法。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5分)

【答案】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答对一点3分,答对两点5分。其他合理答案正常判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图表题一般来说是难点,难在全面准确认知图表,题目中讲的核心对象时父母打工和留守儿童,所以结论核心放在父母与留守儿童上。关注核心数据,最重要的数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我国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答案】它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3分)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图标分析类题目要从图案、文字、字母、寓意几方面分析,从图案看,它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景象,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它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丰子恺的漫画用笔简洁,平淡中有无限的韵味。请以”人散后”为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幅漫画“闲适”或“凄清”的意境。(50字左右)(4分)

人散后,

【答案】“闲适”示例:人散后,新月依旧舒眉头,清风恰似你的温柔。人走香却留,芬芳飘满楼。月淡如水,心静似水,虽散不寂寞,相约到永久。“凄清”示例:人散后,椅空,茶冷,夜凉,四周一片空灵;热闹远去,冷清却登场。望苍天,月如钩,一股离愁涌心头。一个人的舞台,只有寂寞在喝彩。(答案不唯一)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仔细观察画面,注意题目要求中“平淡中有无限的韵味”因此句了表述要讲究朴素中不失文采。句式的选择最后长短相结合,尽量多用短句。另外因为是写“人散后”因此要突出寂静、寂寞或清冷来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仔细观看下面图画,然后回答问题。

45.请揭示上面图画中“年年有鱼,餐餐无余”所蕴含的寓意。

46.请就此寓意,另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子对偶,用语简明,不超过30字。

【答案】

45.“年年有余,餐餐无余”的寓意是厉行节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2分应体现“餐桌”“节约”两个关键词。)

46.餐桌上不浪费,人格上显高贵。(能体现“餐桌”“节约”的主题,得2分;运用对偶手法,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的题目,概括内容有顺序,概括出主要的图案,语意要看清漫画的抽象意义,挖掘其内涵,此题注意画面的提示抓住“餐餐无余”这一要点,突出“节约”这一主题。标语,要简洁,明了,尽量讲究文采,突出“节约“这一主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面这幅题为《车祸的影子》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车祸的影子

43.简单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

44.说说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不超过30字)

【答案】

43.画面上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撞到了大树,车后的影子看起来像一个酒瓶。

44.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下存在的因醉驾而造成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丑恶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的题目,概括内容有顺序,概括出主要的图案,语意要看清漫画的抽象意义,挖掘其内涵,此题较简单,画面就是“大树”“车”“酒瓶”,时间就是“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讽刺的内容是“酒驾引发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看下面图表按要求完成问题(4分)

2013年吉林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几种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果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语言表达

句子、词汇、修辞

49.45%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11.65%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90%

其他

书写、标点

5.00%

29.根据图表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主要信息。(2分)

30.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考生在考场写作中有什么建议?(2分)

【答案】

29.(2分)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包括句子、词汇、修辞在内的语言表达和包括中心、材料、分析的思想内容。

30.(2分)建议考生要深化文章思想内容,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分清写作层次,规范书写习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题文转换的题目,表格的分析注意表头、极值和趋势,本题不好趋势,重点在极值的分析,其中“语言表达”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思想内容”,主要信息就是“语言表达”( 句子、词汇、修辞)、思想内容(中心、材料、分析)失分较多,建议当然是注意这两方的相关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1.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4分)

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冷而哀怨,鸿雁、残星、客船、孤灯,愁绪满怀。

边塞诗是                                                                 

送别诗是                                                                

【答案】示例一:

边塞诗是大漠马背上的一支羌笛,苍凉而悲壮,孤烟、北风、驿道、征铎,慷慨盈腔。送别诗是长亭杯中的一樽清酒,绵长而苦涩,杨柳、残日、春水、芳草,凄苦半生。

示例二:

边塞诗是关外戍边的一面戎旗,雄浑而凄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慷慨溢胸。送别诗是亭里桥头的一树绿柳,柔婉而细腻,寒蝉、骤雨、暮霭、兰舟,思念盈心。

【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此题是续写式仿写,注意喻体的选用,喻体往往是该类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然后概括该类诗歌一般创设什么样的意境,再列举相关的意象,最后是情感基调。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