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1)给漫画拟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不超过25个字。(2分)

【答案】(1)示例:破壳而出   (2)是对以申遗为名大肆吸金的行为的批判。(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明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主持人:④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答案】

示例:① 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②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③空巢老人缺少关怀。④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某中学高三年级为配合学生备考学习,特策划年级小报《追梦》,该报设四个版面,请将下表中空缺的“版面名称”或“版面宗旨”补充完整。 (6分)

版面名称

版面宗旨

第一版: ①

聆听胜者, 品读励志故事,开创人生传奇

第二版:文科园地

第三版:理科园地

走进数理化,探究奇妙世界

第四版:心灵花园

【答案】试题分析:第一版:胜者讲坛(2分)

第二版:漫步文史政,体味多彩人生(2分)

第四版:打开心灵之门,开启阳光之路(2分)

【解析】本题命题形式很新颖,版面名称部分实为对版面宗旨部分的归纳概括,所以答题时宗旨要和名称相符。另外,从句式特点上看,表达要求凝练,格式要整齐。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看下面一幅公益广告图片,根据要求答题。(5分)

(1)请给这幅公益广告图片加一句“广告语”。

(2)请介绍一下广告图片的内容。

【答案】(1)例:贪欲等于自毁,请勿铤而走险。

(2)示例:图片以现实中一个掩面痛悔的人为背景,主体是一个大大的“贪”字,造型是一个瘫坐于地的人,因贪念被囚高墙,脚戴镣铐,后悔哭泣。画面中心突出,采用形象化的“贪”字揭示贪念的后果,警醒世人。

【解析】

试题分析:(1)应点出“贪”及其结果,语言要简明。(2)此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图片背景中掩面沉思的人,容易被考生忽视。二、“贪”字的组成要形象的表述出来。三、漫画的警示意要指出来。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

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图表1 各地区大学男生4项身体素质均值得分

图表2 各地区大学女生4 项身体素质均值得分

结论一:

结论二:

【答案】结论1: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其所在地区经济状况成正相关。结论2:在力量素质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在柔韧及耐力方面女生优于男生。

【解析】

试题分析:可根据图表中数字的比较分析,从身体素质与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关系、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在“力量型项目”“柔韧性耐力项目”方面的对比进行作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下面是它的徽标,公司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请写出该徽标的构成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个字。

【答案】示例:百度徽标由“百度”的汉字、拼音及熊掌(或“足迹”)图案构成。“百度”源自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熊掌”暗示猎人搜寻熊(或“足迹”代表搜索信息的踪迹);象征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根据题干的描述及要求,把徽标的构成,“百度”一词的出处,“熊掌”或“足迹”的暗示意,徽标的象征义都要表达全面,在构思徽标的寓意时,可运用联想和形象,根据“百度”一词的来源,来理解“熊掌”的暗示意义,进而联想到整个徽标的象征意义。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根据漫画内容及文字说明,按要求答题。(6分)

说明:新学期开学,中小学生们背着书包走进学堂。调查发现,不少中小学生沉重的书包中充塞着各种各样的教辅书……

24.请给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分)

25.针对漫画内容写一段警示性话语(不超过60个字): (4分)

【答案】

24.标题:这么小就练“举重”(其他答案只要能涵盖漫画内容,符合漫画拟题特点亦可。2分)

25.警示性话语(结合画面内容2分,提出警示2分):

示例一:孩子的肩膀稚嫩,还扛不起如此沉重的“教辅”;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少给他们添加人为的“重担”。

示例二:为学生“减负”,要落实到实处;如此繁多的教辅资料,不仅压垮了学生的躯体,也让“减负”变成了“增压”。

【解析】

试题分析:拟标题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教辅资料的沉重压力,大人的举重等内容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概括,要体现出其启发及警示意义。警示性话语,要结合着漫画里孩子教辅资料过多过重的特点,从为孩子“减负”,为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作答。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是漫画作家刘志永的一副漫画,请为这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要求:标题不超过10字,寓意不超过20字。(5分)

【答案】《钓》或《小池子钓不出大鱼》(2分)

寓意:到大天地中才会有大收获、大成就。或不要抱怨机遇太少,而是我们需要的太多。(3分)如有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无论是拟标题还是写寓意,首要的前提都要先把漫画看明白。本漫画画面是一个人在只有几条小鱼的小水池中捞鱼,希望自己可以老一条很大的大雨这是非常不实际的一种妄想。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

点评:寓意这类题,往往是先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或是给出一幅漫画,最后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个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即寓意。而寓意往往对我们的生活或指导、或鞭笞。解答这类题,重在一个“悟”字上,具体来说:首先,应认真读明白故事;其次,从故事中找准切入点,即领悟;最后,用一句简明流畅的语言归纳寓意。

市教育局举行中学生“科技之星”评选,“近三年间获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或理科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年龄在18周岁以内的高中学生”可以参加竞选。经过层层筛选,洪浩同学符合入选条件,其成绩将在主流媒体和校园公示。请你根据下表内容,替主办方写一段有关洪浩同学的成绩介绍,要求:内容概括准确、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6分)

姓名

洪浩

性别

出生年月

1996.12

主要学习经历

2001年9月至2007年6月在市励志实验学校读书(小学)

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市励志实验学校读书(初中)

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市励志实验学校读书(高中)

何时何地受何种奖励

2008年12月获省中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2010年12月获省中学生科技创新二等奖

2011年11月获市星河道德讲(集体奖)

2011年12月获省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

2012年10月获市星河科技创新一等奖

何时何原因受何种处分

2013年1月因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课堂受警告处分1次

【答案】洪浩,男,1969年12月生(现年16岁)(1分),汕头励志实验中学学生(1分),高中期间(1分)科技创新成绩优秀(1分),获省科技创新一二等奖各一次(1分),获市一等奖1次(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围绕题干要求“近三年间获市以上科技创新奖或理科学科竞赛奖二等奖以上,年龄在18周岁以内的高中生”答题。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选材很好,是考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不至于脱离学生生活,让学生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所以命题者在选材时应尽可能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

读下边的图表,从广东省两类学校在校生增长变化的情况各写一条结论,就两类学校人数比较的结果写一条结论。(除年份外,不要出现其他数字。每个年份算一字。每条不超过35字)(6分)

广东省1995—2005中等职校、高校在校学生统计

结论:(1)

(2)

(3)

 

【答案】结论一:中等职校在校生数量1995年到2000年略有下降,此后到2005年均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开始中等职校在校生数量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开始回升。

结论二:高校在校生数量从1995年起呈平稳上升趋势,到2005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

结论三:1995—2000年中等职校在校生数量远超过高校,而到2005年被高校大大超出/1995—2000年高校在校生数量远低于中等职校,到2005年则已大大超过。

【解析】

试题分析:1、要反映出两个阶段的升降变化。2、要反映出两个阶段升幅的不同。3、要反映出两类学校不同阶段数量对比。

考点:本题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虽说本题难度不大,但命题思路和命题者的主观意愿是好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本材料贴近生活实际,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大有帮助。教学也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的一生服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