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如下:(4分)
项目名称 | 具体内容 | 所占比例 |
思想内容 | 中心、材料、分析 | 34.2% |
层次结构 | 层次、过渡 | 20.3% |
语言表达 | 词汇、句子、修辞 | 40.4% |
其他 | 书写、标点 | 5.1% |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25字)(2分)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不超过40字)(2分)
【答案】(1)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要想提高作文成绩,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数据时,要注意看最大、最小和呈现出特色、规律性的信息,此题要求对失分原因进行总结。此表中,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的数值分别是34.2%和40.4%,故而,这两点都是作文失分的重要原因。所以结论和建议均应由此思考生发。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波特尔与劳勒激励模式(如下图)。(60字左右)(6分)

答:
【答案】用激励激发努力,如果又有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而公平地评价绩效又能使人感到满足,从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和文字,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概括其寓意。(2分)

【答案】漫画讽刺批评了生活中那些不干实事,(1分)却凭着一张嘴争功诿过的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要把握漫画的主题思想。本题一共两幅图,第一幅,面对一枚蛋,一只鸭说是它下的。第二幅,小蛇从蛋中钻出,鸭掉头而去,并声称此事与自己无关。这只鸭代表了一类人,这类人不干实事,面对成绩却拼命争抢,一旦出现问题却退避三舍,只知推卸责任。所以,漫画讽刺的是那些像这只鸭子一样不干实事,凭着一张嘴“争功诿过”的人。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甲、乙两幅漫画都表现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幅?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5分)


【答案】①我更喜欢漫画甲。这幅漫画借用了大家熟悉的《西游记》故事,经历过千难万险的唐僧竟然被眼前的臭水沟熏晕过去了,可见水污染多么严重!漫画画面生动活泼,人物刻画细致传神,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漫画乙表现形式过于严肃,主题体现不直观,生活气息不浓。②我更喜欢漫画乙。在这幅漫画上,地球上的树木已被人类彻底伐光,两只鸟儿只好把月亮当成了它们“最后的鸟巢”。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简洁大方的构图,展现了人类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后的可怕情景,从而突出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漫画甲的表现形式不够新颖,对主题的体现缺乏深度。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必须在读动漫画意思的基础上作答。漫画甲画的是经历过千难万险的唐僧竟然被眼前的臭水沟熏晕过去了,运用夸张的手法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环保的主题。漫画乙画的是地球上的树木已被人类彻底伐光,两只鸟儿只好把月亮当成了它们“最后的鸟巢”,同样运用夸张的方法显示了人类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后的可怕情景,从而突出了环保的主题。答案并不唯一,但答题时必须首先鲜明的答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强调自己喜欢的漫画的优点,点出另一幅漫画的缺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
①选准角度;
②明确立意;
③自选文体;
④自拟题目;
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⑥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流觞曲水论花魁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几度斗转星移,几度沧海桑田。昔日羲之兰亭集会传佳作,今日众文豪重返人间,再行流觞曲水之乐。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千里逢迎,群贤如云。
司马迁首先发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吾尝闻历代文士论花之魁者,至今众说纷纭。今日吾等,何不流觞曲水论花魁?”
“妙极!妙极!”众名士颔首赞许。
司马迁斟了一杯酒,轻轻置于溪中。潺潺的流水托起酒杯,待酒杯流至渊明前停下,只见他从溪中取出酒杯,摇着蒲扇曰:“今者之论,愚以为菊当之无愧!菊,隐逸,高洁,花中隐士者也。若非菊卓尔不群,吾何以怡然自安,宁静致远,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菊,真吾知己也!若定菊为花魁,实至名归。”说罢,酒杯早已放入溪中。
流至敦颐前,只见他一手取出酒杯,一手捋着胡须道:“五柳先生之言甚善,然余疑之。余以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正直而超凡逸俗,若论花魁者,莲当仁不让!”说罢便笑着把酒杯放入溪中。
“吾不与二位先生也。吾以为当推梅为花魁:君不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君不闻‘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君不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古往今来,梅乃清高与劲节之象征,又常为文人画士笔下之物——”
未及放翁说完,渊明一改往日与世无争的作风,急道:“若以此论,有词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敦颐打断道:“余亦有《爱莲说》流传于世——”
“勿言,勿言!”司马迁说道,“各位皆为一代文豪,何必为此而争乎?今日来此,权为流觞曲水,何至于斯!”
溪水晶莹透亮,酒杯静静飘至东坡面前。他取出酒杯,一饮而尽,道:“妙哉!吾无花可荐,视诸位各有定论,请恕吾冒昧一言: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诸位言之皆有理,然择取标准相异,故结论各异。今日之事,尚不可定论矣!”
司马迁惊道:“东坡居士,吾知之矣,吾知之矣!众位心有所爱,标准亦为所求。五柳先生推菊,乃以隐逸高洁为标准;濂溪先生荐莲,乃以正直脱俗为标准;至于务观兄赞梅,则以清高劲节为标准。由此观之,故无定论。”
东坡曰:“太史公‘西汉文章一司马’之名果不虚传。既各位心中有花,标准各异,与其争论不已,何不守住心中花魁、胸中所求?”
“居士所见甚是,吾等甘拜下风。吾其还也!”众人齐道。
刹时,霓为衣兮风为马,衣袂飘飘登仙界。
【评点】
文章巧用课文内容来结构文章。
其一,流觞曲水本是魏晋文人聚会时的一种娱乐形式,出现在课文《兰亭集序》中,被作者巧借了过来。作者思维穿越了时空界限,让不同时代的文人(都是课文作者)聚会,演绎了一则“论花魁”的故事。流觞曲水,成了作者结构文章的形式。
其二,文章语言多处化用或引用课文语言。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来自课文《离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来自课文《兰亭集序》,“千里逢迎,群贤如云”化用课文《滕王阁序》中的“千里逢迎,高朋满座”一句,结句“霓为衣兮风为马,衣袂飘飘登仙界”化用课文《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之句。除此之外,在人物对话中还直接引用了各自或他人的诗文。如陆游论梅为花魁之语,诗句有自己的,也有王安石和王冕的。这些课文语言与作者的语言糅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形象地阐述了人生价值的标准是自己心灵的需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漫画的材料作文,先分析漫画的寓意,丰子恺这幅《某种教育》讽刺模式教育,按照一个模子来教育人、培养人、熏陶人、要求衡量人。其实现在不光是教育方式是一个模式,连教学评估标准也是划一不二。在扩大开来,我们现在岂止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甚至艺术创作按照一个模子来撰写、创作还少吗?例如不管什么形式的文章都要求按照某种形式来规划;学术论文形式按照一个规格来要求;职称评定按照同意项目立项和论著要求来衡量;书法搞什么字库;绘画来什么流水线等等。 几十年前丰子恺就谈论的问题怎么依然如故甚至有所发展呢?我们的所谓“标准化”排斥了个性化,同于机械化,难道我们用这种模式来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吗?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第六届奇瑞汽车QQ节图腾征集评选中,网友设计的“笑脸图腾”和“线条图腾”分别获得一、二等奖。请分别简述它们获奖的原因。(6分)


笑脸图腾 线条图腾
【答案】(6分)答案示例:①笑脸图腾,由几个QQ字母的组合,像是个带了眼镜的人脸,笑容可掬;英文句意为qq之家。整体设计非常人性化。(3分)②线条图腾,主体由简练的线条构成了QQ汽车的外形,结合QQ字母组成的车轮,体现出可爱与时尚的气息。(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分析的题目,图表分析注意图案的整体构图,注意图案中的字母,然后分析他们的内涵。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仔细观察下列这幅漫画,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并对这种现象进行简要点评。(6 分)

【答案】(1)这是一幅针砭时弊的漫画:画面中间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周围是围观者踩出的一圈脚印,一位妇女手指老人对围观的众人说:帮我做个“见证”,老人摔倒不关我的事。时下,“老人摔倒不敢扶”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倒了,不扶,就说明人心倒了,良心倒了,良心倒了再去扶,就扶不起来了。面对倒地的老人,我们应该勇敢的伸出援手。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把漫画内的所有要素描述全面,在点评时,可结合着漫画所反映的近期“老人摔倒不敢扶”的社会热议话题,从爱心、人心等社会文明角度来谈自己对我国传统美德的看法和理解。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中国钩鱼岛图片,联系到现实写一段话,表达“主权在我”的主题。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4分)

【答案】(示例)你像一艘巨舰,游弋在祖国的碧海;你是东海巨螺,会随时鸣起警戒的号音。你是我们的牵挂,你是我们的期盼,你是祖国母亲永远的孩子!(4分。表达主题准确1分,两种辞格运用正确各1分,前后语句顺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看作是话题拓展型扩展语句,做这类题目可采用辐射联想法,就是围绕某个中心意思,从各个角度加以联想,呈辐式展开,以突出这一中心。亦可当作是图文转换,答题时从图片的内容是什么,像什么,寓示着什么三个方面展开。
围绕“主权在我”,结合图片,拓展语句。此图中绘的是碧海上的钓鱼岛,它既像大海上的一艘巨舰,又像一只东海碧螺,结合“主权在我”寓示着钓鱼岛属于我国领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描述这幅题为《扶不起》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6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容:题目是《扶不起》,图中一位老人摔倒在地,而不少旁观者无人搀扶,担心反被诬陷,有的想:“不敢扶”,有的想:“谁扶谁遭殃”,有的想:“被家属诬陷成肇事者咋办?”
寓意:扶老人反被诬陷,伤到的不仅是老人自己,还有世道人心。(标题、老人、旁观者描述各一分,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漫画,请说明漫画的内容和寓意,不超过80字。

画面内容:
评价:
【答案】
画面内容:画面有两个字“学问”,左右两边各一个人。一人大腹便便,头上的枝叶单薄,但高高昂起。一人手拿一本书,头上枝叶茂盛,但低着头。
评价:①批评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②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士颐指气使。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