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项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表述时,可从最下层的“高三语文复习计划”开始,其次表述“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复习计划,最后表述最上层的那些具体内容。第一阶段有四个专题,第二阶段有两项复习计划。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这幅公益广告(碗中,一农夫扶着犁在耕种),根据要求答题。(5分)

(1)请为这则公益广告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2)请简要评价这幅公益广告画的创意。(3分)

①当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②农夫在碗中辛勤耕耘,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应该节约粮食。整幅图构图简洁,寓意深刻,但一目了然,警示效果强烈。

【解析】

试题分析:(1)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解答此题应先抓住画中构图的几个要素:碗、筷子、犁、农夫,然后明确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碗中的饭是农夫辛勤耕耘得来的。读懂了画面内容后,再来拟写宣传标语。可从古诗中与节约粮食相关的句子中选取即可。如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2)题考查评价广告画的创意。无论是评价“广告画”,还是文字式“广告语”,都应该从内容和形式(指构图、手法等)两方面入手。这幅公益广告画在内容上,呼吁人们要节约粮食;形式上,构图简洁,对比鲜明,警示效果鲜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6分)

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3句各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听说””读写”的上面分别是前提和基础,故可得“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读下面是“接受”,说写下面是“发表”,故可得出“听和读是接受信息”,“ 说和写是发表信息”;“接受”“发表”之间的箭头是相互的,故可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的。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6分)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3分)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些启发?(3分)

(1)总体不断提高   也会有起伏   增幅渐小(增速渐慢 或 前快后慢)3分。每点1分。(2)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迟缓时要设法寻求突破。

3分。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应用能力。第一问,练习成绩的变化,从曲线图看,总体是不断提高的,曲线有波动,表明也会有起伏,从曲线图的末端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幅变慢。第二问,可结合着第一题的三个特点来答。从整体看,练习的确能不断的提升成绩。偶尔有波动起伏是正常的,要有信心。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多,进步慢可想方法突破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每处均不超过15个字。

原 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上岗率。

A.

B.

C.

A: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B: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C: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2分。内容,1分;连贯,1分。]

【补充细则】

①A处和B处答案,顺序可以颠倒;

②A处和B处答案,“内容”必须是表格中相应的列标题内容;

③A处和B处答案,“程度”,即用准确的修饰语体现表格数据的变化特征,如“大幅增加(减少)”、“大大增加(上升、减少、下降)”、“剧增(减)”,考生答案只答出“增加”“减少”“变化”等词,无明显体现数据变化程度的修饰语,不给分。

④C处,“内容”必须紧扣“课程培训”或直接答具体课程内容(“照顾老人”课程)

⑤C处,“连贯”,强调考生答案内容与语境(建议)要吻合,且表述准确不存在明显语病。

【评分示例】

A处:

2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的需求急剧下降

②料理家务的需求大规模减少

③料理家务的需求明显减少

④料理家务的需求锐减

1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的比例下降(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②料理家务的需求减少(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③料理家务的需求逐渐减少(“逐渐”一词表述不准确)

④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副减少(关键词写错,应为“大幅”)

⑤料理家务的需求减少一半(出现数字,不符合题目要求)

⑥料理家务的要求明显下降(“要求”一词使用不准确)

0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而聘家政服务的人减少(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②目前料理家务的需求较大(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B处:

2分示例:

①照顾老人的需求急剧上升

②照顾老人的需求大规模上升

③照顾老人的需求明显增加

④照顾老人的需求激增

1分示例:

①将来照顾老人的需求将增加(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②照顾老人的比例增加(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③照顾老人的需求上升(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④照顾老人的需求逐渐增加(“逐渐”一词表述不准确)

⑤照顾老人的需求增加一倍(出现数字,不符合题目要求)

⑥照顾老人的要求明显增多(“要求”一词使用不准确)

0分示例:

①而照顾老人的人员将占一半(内容表述完全错误且出现数字)

②因照顾老人而请家政的人数上升(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C处:

2分示例:

①增加照顾老人的课程培训

②教家政人员更多适应市场的技能

③根据需求变化 优化培训课程

1分示例:

①开展“照顾老人”培训课程(扣分点:“开展…课程”,有语病)

②多方面培训家政人员,以满足需求(“多方面”不准确,针对性不够强)

③全方位培训家政人员(“全方位”表述不严谨,针对性不强)

0分示例:

①提高家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②加大宣传力度(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③加紧审批有证人员,安排就业(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④增加家政服务的职位数量(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⑤增加对料理家务人士的培训(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⑥多培训护理及料理的家政人员(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⑦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⑧增加照顾老人的工作人员数量(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4分)

(1)用了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2分,如果写成公式的形式,给1分),点出了食品安全第一要提高商家的“人品”,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2分)。后面分析大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公益广告最有创意的地方表现在它运用了拆字的手法,来表明观点态度。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 材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谍战剧

5.1

19.1

27.6

家庭剧

22.0

23.6

22.1

古装剧

25.1

26.2

23.4

军事剧

4.3

13.5

21.2

言情剧

32.8

13.2

3.2

农村剧

10.7

4.4

2.3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2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3分)

(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2分)

(2)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和压缩语段的能力。该图的横坐标是各类电视剧题材的数字变化,纵坐标是表示统计的年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各类电视剧的变化情况,明确了这个信息,再选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即可;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需要结合图表中电视剧题材的变化数字原因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春节》、《端午节》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比较这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构图和寓意角度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鲜明,不超过60字。(5分)

我更喜欢 标志作品。

理由是

①《春节》。(理由是)画面由灯笼和书法“春”字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来年吉祥喜庆、生活红红火火,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5分,观点1分,理由:构图2分,寓意2分)

〔示例〕②《端午节》。(理由是)画面由粽子形山、龙舟、图章和书法(端午)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驱利避邪、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5分,理由:构图2分,寓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更喜欢那幅作品,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从构图的所有要素及寓意两个角度组织答案。在写出寓意时,要由构图联想到春节或者端午节的情景,用民俗传统节日文化用语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 材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谍战剧

5.1

19.1

27.6

家庭剧

22.0

23.6

22.1

古装剧

25.1

26.2

23.4

军事剧

4.3

13.5

21.2

言情剧

32.8

13.2

3.2

农村剧

10.7

4.4

2.3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2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3分)

(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2分)

(2)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和压缩语段的能力。该图的横坐标是各类电视剧题材的数字变化,纵坐标是表示统计的年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各类电视剧的变化情况,明确了这个信息,再选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即可;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需要结合图表中电视剧题材的变化数字原因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5分)

2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3分)

2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2分)

21.用了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2分,如果写成公式的形式,给1分),点出了食品安全第一要提高商家的“人品”,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1分)。后面分析大意对即可。

22.严格执法和监督,保证食品各个环节的安全;规范和提高食品标准及市场准入制度。

【解析】

2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要从手法、内容视觉效果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手法上来看,这则广告运用了拆字法,“人品”和“良品”加在一起才能构成食品,内容上看,“人品”针对的是商家,对商家提出了道德和责任感的要求;“良品”指的是产品应是优质的,也就是质量要过关,总体上看,这则广告反映了广大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因为是平面广告,所以还要考虑视觉效果,以公式的形式出现,更加醒目。考生把上述内容分析清楚,表述明白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本题是在上一小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上一小题的分析,可知这则广告强调的是食品的质量、食品安全问题,那么考生的建议就可以从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保证食品质量,如何监督商家生产流程等方面提出。考生答案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