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项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表述时,可从最下层的“高三语文复习计划”开始,其次表述“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复习计划,最后表述最上层的那些具体内容。第一阶段有四个专题,第二阶段有两项复习计划。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这幅公益广告(碗中,一农夫扶着犁在耕种),根据要求答题。(5分)

(1)请为这则公益广告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2)请简要评价这幅公益广告画的创意。(3分)
①当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②农夫在碗中辛勤耕耘,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应该节约粮食。整幅图构图简洁,寓意深刻,但一目了然,警示效果强烈。
【解析】
试题分析:(1)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解答此题应先抓住画中构图的几个要素:碗、筷子、犁、农夫,然后明确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碗中的饭是农夫辛勤耕耘得来的。读懂了画面内容后,再来拟写宣传标语。可从古诗中与节约粮食相关的句子中选取即可。如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2)题考查评价广告画的创意。无论是评价“广告画”,还是文字式“广告语”,都应该从内容和形式(指构图、手法等)两方面入手。这幅公益广告画在内容上,呼吁人们要节约粮食;形式上,构图简洁,对比鲜明,警示效果鲜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6分)

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3句各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听说””读写”的上面分别是前提和基础,故可得“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读下面是“接受”,说写下面是“发表”,故可得出“听和读是接受信息”,“ 说和写是发表信息”;“接受”“发表”之间的箭头是相互的,故可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的。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6分)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3分)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些启发?(3分)
(1)总体不断提高 也会有起伏 增幅渐小(增速渐慢 或 前快后慢)3分。每点1分。(2)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迟缓时要设法寻求突破。
3分。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应用能力。第一问,练习成绩的变化,从曲线图看,总体是不断提高的,曲线有波动,表明也会有起伏,从曲线图的末端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幅变慢。第二问,可结合着第一题的三个特点来答。从整体看,练习的确能不断的提升成绩。偶尔有波动起伏是正常的,要有信心。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多,进步慢可想方法突破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每处均不超过15个字。
原 因 | 料理家务 | 照顾老人 |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 60.7% | 20.6% | 18.7% |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 27.0% | 52.1% | 20.9% |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上岗率。
A.
B.
C.
A: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B: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C: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2分。内容,1分;连贯,1分。]
【补充细则】
①A处和B处答案,顺序可以颠倒;
②A处和B处答案,“内容”必须是表格中相应的列标题内容;
③A处和B处答案,“程度”,即用准确的修饰语体现表格数据的变化特征,如“大幅增加(减少)”、“大大增加(上升、减少、下降)”、“剧增(减)”,考生答案只答出“增加”“减少”“变化”等词,无明显体现数据变化程度的修饰语,不给分。
④C处,“内容”必须紧扣“课程培训”或直接答具体课程内容(“照顾老人”课程)
⑤C处,“连贯”,强调考生答案内容与语境(建议)要吻合,且表述准确不存在明显语病。
【评分示例】
A处:
2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的需求急剧下降
②料理家务的需求大规模减少
③料理家务的需求明显减少
④料理家务的需求锐减
1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的比例下降(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②料理家务的需求减少(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③料理家务的需求逐渐减少(“逐渐”一词表述不准确)
④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副减少(关键词写错,应为“大幅”)
⑤料理家务的需求减少一半(出现数字,不符合题目要求)
⑥料理家务的要求明显下降(“要求”一词使用不准确)
0分示例:
①料理家务而聘家政服务的人减少(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②目前料理家务的需求较大(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B处:
2分示例:
①照顾老人的需求急剧上升
②照顾老人的需求大规模上升
③照顾老人的需求明显增加
④照顾老人的需求激增
1分示例:
①将来照顾老人的需求将增加(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②照顾老人的比例增加(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③照顾老人的需求上升(没有出现表示程度的词语)
④照顾老人的需求逐渐增加(“逐渐”一词表述不准确)
⑤照顾老人的需求增加一倍(出现数字,不符合题目要求)
⑥照顾老人的要求明显增多(“要求”一词使用不准确)
0分示例:
①而照顾老人的人员将占一半(内容表述完全错误且出现数字)
②因照顾老人而请家政的人数上升(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C处:
2分示例:
①增加照顾老人的课程培训
②教家政人员更多适应市场的技能
③根据需求变化 优化培训课程
1分示例:
①开展“照顾老人”培训课程(扣分点:“开展…课程”,有语病)
②多方面培训家政人员,以满足需求(“多方面”不准确,针对性不够强)
③全方位培训家政人员(“全方位”表述不严谨,针对性不强)
0分示例:
①提高家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②加大宣传力度(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③加紧审批有证人员,安排就业(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④增加家政服务的职位数量(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⑤增加对料理家务人士的培训(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⑥多培训护理及料理的家政人员(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⑦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⑧增加照顾老人的工作人员数量(内容表述完全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4分)
(1)用了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2分,如果写成公式的形式,给1分),点出了食品安全第一要提高商家的“人品”,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2分)。后面分析大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公益广告最有创意的地方表现在它运用了拆字的手法,来表明观点态度。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 材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谍战剧 | 5.1 | 19.1 | 27.6 |
家庭剧 | 22.0 | 23.6 | 22.1 |
古装剧 | 25.1 | 26.2 | 23.4 |
军事剧 | 4.3 | 13.5 | 21.2 |
言情剧 | 32.8 | 13.2 | 3.2 |
农村剧 | 10.7 | 4.4 | 2.3 |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2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3分)
(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2分)
(2)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和压缩语段的能力。该图的横坐标是各类电视剧题材的数字变化,纵坐标是表示统计的年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各类电视剧的变化情况,明确了这个信息,再选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即可;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需要结合图表中电视剧题材的变化数字原因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春节》、《端午节》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比较这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构图和寓意角度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鲜明,不超过60字。(5分)

我更喜欢 标志作品。
理由是
①《春节》。(理由是)画面由灯笼和书法“春”字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来年吉祥喜庆、生活红红火火,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5分,观点1分,理由:构图2分,寓意2分)
〔示例〕②《端午节》。(理由是)画面由粽子形山、龙舟、图章和书法(端午)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驱利避邪、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5分,理由:构图2分,寓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更喜欢那幅作品,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从构图的所有要素及寓意两个角度组织答案。在写出寓意时,要由构图联想到春节或者端午节的情景,用民俗传统节日文化用语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 材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谍战剧 | 5.1 | 19.1 | 27.6 |
家庭剧 | 22.0 | 23.6 | 22.1 |
古装剧 | 25.1 | 26.2 | 23.4 |
军事剧 | 4.3 | 13.5 | 21.2 |
言情剧 | 32.8 | 13.2 | 3.2 |
农村剧 | 10.7 | 4.4 | 2.3 |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2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3分)
(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2分)
(2)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和压缩语段的能力。该图的横坐标是各类电视剧题材的数字变化,纵坐标是表示统计的年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各类电视剧的变化情况,明确了这个信息,再选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即可;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需要结合图表中电视剧题材的变化数字原因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5分)
2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3分)
2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2分)
21.用了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2分,如果写成公式的形式,给1分),点出了食品安全第一要提高商家的“人品”,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1分)。后面分析大意对即可。
22.严格执法和监督,保证食品各个环节的安全;规范和提高食品标准及市场准入制度。
【解析】
2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要从手法、内容视觉效果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手法上来看,这则广告运用了拆字法,“人品”和“良品”加在一起才能构成食品,内容上看,“人品”针对的是商家,对商家提出了道德和责任感的要求;“良品”指的是产品应是优质的,也就是质量要过关,总体上看,这则广告反映了广大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因为是平面广告,所以还要考虑视觉效果,以公式的形式出现,更加醒目。考生把上述内容分析清楚,表述明白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本题是在上一小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上一小题的分析,可知这则广告强调的是食品的质量、食品安全问题,那么考生的建议就可以从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保证食品质量,如何监督商家生产流程等方面提出。考生答案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