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5分)

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题目,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仔细观察图表内容,并加以分析概括,同时,考虑到内容的全面概括分析,结合语句连贯的要求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

这次春游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游艺活动和美食评比,人人都要参加,全班级分为五组,每组由组长协调,做好物品准备。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题目要求将这些内容组成一段话,而且不能超过75个字。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这是一次春游活动,然后讲春游所开展的活动及要求,最后讲各组的具体情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看图表达题 (6分)
下面四个体育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仿照示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一种以上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4分)

示例:
图三: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越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
你回答:
选图( ):
评分标准:语言通顺(2分),运用一种以上修辞手法(2分),形象生动或不少于40字(即如果特别形象生动,字数相差不多也可得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

这次春游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游艺活动和美食评比,人人都要参加,全班级分为五组,每组由组长协调,做好物品准备。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图表在“春游分5组”这个大圆圈下分为“小组”和“班级”两个中圆圈,然后这两个中圆圈又分别包括“物品准备”“人人参与”“组长协调”和“美食评比”“游艺活动”几个小圆圈。题目要求将这些内容组成一段话,而且不能超过75个字。作答时应先指出这是一次春游活动,然后讲春游的分组情况及其他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图,用一段文字概括如何设计理想住宅,字数不超过100字。

注:文本框中填入的内容是:
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间舒适 ④生活节能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你为下面这幅图画拟题并揭示其寓意。(4分)

题目:
寓意:
题目:呵护(关爱)
寓意:图画展示的是三双手,从外到内依次是父亲、母亲和孩子的手,父母的手呈现出“心”形,孩子的手紧握着,被包裹在父母的大手中,从而表现出呵护、关爱的主题,有幸福美满和谐之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根据画面内容来体会其寓意,然后再结合着寓意来拟题目,画面中共有三双手,从外到内容的形式组成心形,孩子的手紧握着,由此可得出关爱、呵护的主题,因此可从幸福美满和谐等角度作答。在题目上,可从关爱、呵护等角度作答。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6分)
项 目 | 百分比 |
非常想父母 | 65.0 |
害怕陌生人 | 40.0 |
觉得自己很一般 | 52.7 |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 79.3 |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 43.5 |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 34.7 |
15.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15个字,不能出现具体数字:(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2分)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2分)
(2)(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图中各栏所代表的意思,注意哪些最大或最小的数字所表示的趋势或特征,然后再从中归纳出结论。同时,还要注意表中六项数据可分两类,以使对父母关爱的渴望,一是因缺少关爱引发的心理问题。至于公益广告词,要简洁,要具有鼓动性,能打动人心。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6分)
①“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若写成掌心托着水滴或地球、河流和水滴组成也可)。(1分)②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1分)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2分)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1、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看清漫画标题。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其他几个答题要点: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 材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谍战剧 | 5.1 | 19.1 | 27.6 |
家庭剧 | 22.0 | 23.6 | 22.1 |
古装剧 | 25.1 | 26.2 | 23.4 |
军事剧 | 4.3 | 13.5 | 21.2 |
言情剧 | 32.8 | 13.2 | 3.2 |
农村剧 | 10.7 | 4.4 | 2.3 |
23.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3分)
24.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2分)
23.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
24.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问,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本题反映的是“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调查情况,仔细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很容易得出谍战剧、军事剧播出比重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的结论。第二问是要求考生根据图表发现问题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既是多元化,就是要各种类型电视剧全面发展,可从提高比重低的剧作质量、数量,莫盲目跟风等。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请欣赏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的内容。(25字以内)
(2)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所寓含的哲理。
(1)说明画面内容(略,清晰说明,不超过25个字即可。3分)
(2)(示例):一个人之所以能对别人指指点点,常常不是因为他比别人高明,而是彼此之间所处位置不同。(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