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下面是一幅题为“大山里的孩子”的摄影作品。请仔细观察,然后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述。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5分)

一位大山里的农家少年,正透过斑驳的房墙上的破洞向下张望, 他那张灿烂的笑脸像开在破壁上的一朵鲜花。房檐下的一排玉米好像也在欣赏这有趣的情景。(5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题,描述画面时,要把画面里的所有要素描述全面,描述时,可结合着题干“大山里的孩子”,运用恰当的比喻或比拟等修辞手法将画面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来。画面要素:农家少年、玉米、房檐、破洞、笑脸。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下面是两个徽标图案。回答以下两个问题(5分)

① ②

图案①是杂志《读者》的徽标,根据你的理解,阐述《读者》杂志“小蜜蜂”徽标的寓意。(3分)

请仔细观察两个徽标,分别说出他们的突出特点。(2分)

(1)徽标既指《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美文佳作奉献给读者,(2分)又指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慧和精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1分)

(2)徽标①采用静态的对称设计(平面设计),富有装饰性;(1分)徽标②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有立体效果),更具有动态感。(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这类题目的题型有(1)编拟广告型,(2)揭示寓意型,(3)画面描述型,(4)看图仿写型,(5)据图想象型,(6)一图多题型。根据素材来看是徽标类的题目,第一小题是考查寓意,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忌随意猜想,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第二小题是考查徽标的特点,主要是外形的特点。要宏观把握徽标(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地点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4分)

(图画中的文字为:孩子们都忙……)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2分)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② 。(2分)

主持人: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②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先对文段内容整体感知,结合着漫画的标题及内容,根据画意和对话前后的内容组织答案。“嘉宾”说的话要根据“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拟写,“主诗人”说的话要根据“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拟写。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春天来了放风筝》,回答问题。(6分)

2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

22.这幅漫画有何寓意?(3分)

21.城市里面,所有空间都被占用了,孩子连玩耍场地都没有。春天来了,面对林立的水泥碉堡,孩子只有爬高楼放风筝。(3分)

22.正面:孩子在现代文明中失去放风筝的自由地带,人类在文明的演进中失去心灵的自由栖息。

反面:无论物质世界如何挤压,我们都要放飞心灵的风筝,给心灵一片自由的天空。(答任何一面即可给分)(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图文转换的题,要将漫画中的所有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概述出来。这幅漫画中许多楼房林立,拥挤在一起,一个孩子在楼房顶放风筝。在简述时,可联系拥挤的楼房、孩子、风筝进行联想并组织答案。这幅漫画的寓意,要根据漫画内容展开联想,联系现实,从正面给人的警醒和反面在心灵上的自由两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20.仿照示例,为学校文学期刊拟一个刊物名并说明理由。(5分)

刊物名:《水滴》

理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滴有坚韧执著的力量,水滴有不畏艰辛的精神,水滴以柔克刚,彰显文学感染人心的力量。

刊物名: 。(1分)

理由: 。(4分)

刊物名:《新叶》(1分)

理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叶显示勃勃的生机,新叶蕴藏旺盛的活力。新叶嫩绿,透露文学的活力和美丽。(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的表达能力。由例句可知,刊物名要有深意或喻意。例如,新叶、沙砾等;理由:先引刊物名出处,再说明选择这一词语的用意。在表达这一词语的用意时,在句式上,可采用“XX…,XX…,XX…,……。”的结构模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欣赏下面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5分)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要求30字以内。(3分)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1)①缸内鱼:哎,好幸运,甩出去的是它,不是我。②缸外鱼:我的重量太轻了,要不,也不会是这样的下场。

(2)寓意:生活需要平衡;不平衡死路一条,平衡产生和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题。漫画题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漫画内容,拟漫画的标题,品漫画的寓意。首先仔细观察画面,读懂画面内容:两条鱼在鱼缸里玩跷跷板,一条鱼被甩出缸外,一里一外的两条鱼肯定有不同的心理。第一问,内心独白属于心理描写,应根据两条鱼不同的位置、空间环境和遭遇、处境等,设身处地地揣摩鱼的心理。第二问,寓意的概括要在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标题“玩大了”,并结合生活,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进行思考,挖掘出漫画蕴含的深刻哲理,最后概括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阅读右边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如陷阱,陷入便不能自拔。 B:只有走出传统,才能推陈出新。 C:面对传统,应当学会自我救赎。 D:泥古不化,易被传统捆住手脚。

20.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4分〉

这次春游活动分为5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先要读懂图标的意思。图表在“春游分5组”这个大圆圈下分为“小组”和“班级”两个中圆圈,然后这两个中圆圈又分别包括“物品准备”“人人参与”“组长协调”和“美食评比”“游艺活动”几个小圆圈。题目要求将这些内容组成一段话,而且不能超过75个字。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这是一次春游活动,然后讲春游的分组情况及其他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6分)

(注:图中上半部分两圈的背景为红色)

28.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3分)

29.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3分)

28.标志的上半部分是两个红色心心相扣的心形,下面是三个手拉手欢乐舞动的人形以及英文词“volunteer”,最下面是中文的拼音“Bei jing”和数字“2008”。

29.①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征志愿者与运动员、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宾客心连着心、用心服务、奉献爱心,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光彩。②欢快舞动的人形,展现了志愿者,奉献为乐的志愿精神。志愿者真挚的笑容、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为将唤起每一位奥运会参与者的心灵共鸣。③由中文拼音、英文和数字的完美组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④红色代表着热情,展现了志愿者,奉献为乐的志愿精神。(任选其中的三点)

【解析】                                  

试题分析: 图标解读是指分析诠释图标文化内涵,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语意。因此,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要审清主题、标题;辨清要素(图形、线条、文字);化虚为实(化抽象原素为具体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

1、请为这幅漫画起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3分)

2、请根据漫画所画内容,写出漫画寓意。(3分)

标题生动,具体3分。画外音3分,语言表达有修辞,能切近漫画中心:人才的评判标准不该只是成绩好坏,应当注重道德素养的培养。酌情扣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