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①②两个小题。(5分)

2004年,以__为首的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进行“__”分裂活动;2005年春夏之交,应中国__及____的邀请,中国国民党__连战和亲民党__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台湾民众对此高度关注。

台湾民意支持率变动一览表

__

连战

宋楚瑜

连、宋访问大陆前

44%

31%

29%

连、宋访问大陆后

39%

47%

35%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民意支持率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答:

(2)从这样的数据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分)

答:

(1)连、宋访问大陆后,他们的民意支持率大幅上升。而__的民意支持率则大幅下降。(2)台湾民众拥护祖国统一,“__”不得人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此类题目,读懂图标内容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1、仔细观察图表;2、看图表中的语言文字。本题注意从表中“连、宋访问大陆后”与” 连、宋访问大陆前“的数据变化分析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一项千人在线调查的部分数据,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成功的标准

和睦的家庭

实现自身理想

对社会的贡献

做有修养的人

社会地位

金钱

70.9%

69.2%

58.5%

57.2%

47.0%

36.6%

请从表格中得出一条最主要的结论。(要求:不要出现数字,25字以内。)

结论:

成功的标准首选是“和睦的家庭”(2分),还包括实现理想、服务社会、加强修养(1分) ,远不是名利(社会地位和金钱)(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回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表格,阅读表格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表格的标题,二是表格的行和列的提示,三是表格中的数据。然后要分析表格中数据,最后根据文段内容,联系横线前后的语句,填上适当的内容,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谈谈该标志的创意(5分)

①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心中间有一个既像手又似鸽子的图案。(1分)②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和平与美好。(2分)③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将图案里的所有要素描述出来,例如如心、手、鸽子等,然后根据要素及题目“中国青年志愿者”这一主题,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展开合理的联想,然后联系现实,概述出其创意即可。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22.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根据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将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6分)

请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把主要信息补写完整。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预测)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预计到2015年,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将发展到36个,__________________ __。由此可见,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增加的12个城市全都来自发展中国家②增加的13个城市仍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③发展中国家扮演了主要角色(或“发展中国家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题目,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表格,阅读表格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表格的标题,二是表格的行和列的提示,三是表格中的数据。然后要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找出变与不变之处。最后根据文段内容,联系横线前后的语句,填上适当的内容,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描述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

内容:画面中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毕恭毕敬的站立,双手交叉在前,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他的对面是另一个人,此人高高站在一个大元宝之上,手里夹着烟,头昂的很高,眯缝着烟,显示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寓意:有时候,人们大都不是崇拜(敬畏)某个人,而是崇拜(敬畏)金钱。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图文转换中的漫画题。漫画题主要有三种:描述,寓意,拟题。本题包括两种。第一种,描述漫画:首先看漫画的组成部分(这幅漫画主要是由两部分),根据组成部分的构成采取适当的描述顺序,然后根据顺序将漫画上的组成部分用描述性的语言叙述出来,不能加以议论。第二种,揭示寓意:漫画一般都是讽刺揭示社会上的某一种现象或某一类人,要抓住漫画上的文字部分或画中的突出夸张变形的部分,然后联系实际。这幅漫画中的夸张部分是“金元宝”和人的姿态,联系生活中人们对金钱的态度,即可得知此题揭示的寓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所填语句不要使用数字。(6分)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

记忆百分数

5段传记文

记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这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在记忆无意义不连贯材料时,应该__ _;相较而言,在记忆连贯段落或文章时,应该_ _。但是不管记忆材料有无意义、是否连贯,分配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都_ __ _。

分配大部分时间用于尝试回忆;分配更多时间用于诵读;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每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图文转换中的图表转换。首先要明确对象,然后要关注数字变化的规律或特点,特别要关注最大与最小。第一道横线处的对象是“无意义不连贯材料”,其中最大的数字是74、48,所以记忆这一类材料的时候要用大部分时间尝试回忆;第二处的对象是“连贯段落或文章”,数字变化的特点是有几个相近的数字“41、42、42、25、、26、26”,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应分配更多的时间诵读;第三处是由材料中得出的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面甲、乙两幅漫画都表现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幅?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示例)①我更喜欢漫画甲。这幅漫画借用了大家熟悉的《西游记》故事,经历过千难万险的唐僧竟然被眼前的臭水沟熏晕过去了,可见水污染多么严重!漫画画面生动活泼,人物刻画细致传神,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漫画乙表现形式过于严肃,主题体现不直观,生活气息不浓。②我更喜欢漫画乙。在这幅漫画上,地球上的树木已被人类彻底伐光,两只鸟儿只好把月亮当成了它们“最后的鸟巢”。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简洁大方的构图,展现了人类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后的可怕情景,从而突出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漫画甲的表现形式不够新颖,对主题的体现缺乏深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样的题要注意画面的内容,把主旨把握准,注意题干的要求,比如本题题干:表现了环保的主题,就告诉考生答题的范围,用语要准确。解答漫画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读懂寓意(即审题),这是解答漫画简答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我们在审漫画题时,应注意把上述几个方面所得到的信息结合起来思考,再去联系课本知识,这样才能全面、准确领会漫画的寓意,为正确答题打好基础。领会漫画寓意的具体方法有:对比法、求源法、联想补充法、升华法、全面分析法。

从漫画的标题、漫画的画面、漫画的语言文字及漫画的夸张之处等去审题,除此之外通常还要抓好三个环节:首先通过观察、分析画面上的内容,找出其反映问题(或者叫找出中心论点);其次围绕中心论点,运用思想政治课有关知识进行说理;最后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认识,要注意联系高中生的实际,所谈的观点要符合高中生的身份。

考点: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级D级。

4.阅读右边《误人青春》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发言时不应该盛气凌人,居高临下。 B:很多人的大好年华,被冗长的发言、无聊的会议给磨蚀掉。 C:发言者应照顾听众差异,确定合适的发言内容。 D:听众应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素养,即便年纪已大,也要给年轻人做好表率。

5.阅读右下边这幅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胸怀大志,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C:机会是均等的,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D:脚踏实地方能成功,空谈只能误事。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如陷阱,陷入便不能自拔。 B:只有走出传统,才能推陈出新。 C:面对传统,应当学会自我救赎。 D:泥古不化,易被传统捆住手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