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图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插图,任选一幅,指出所描绘的故事,并概述情节。

甲 乙

(1)选: ,故事: (1分)

(2)情节: (3分)

(4分。指出故事正确,1分,原因、经过、结果各1分)甲、(1)黛玉葬花(1分)(2)黛玉夜访宝玉,被误拒门外,气得哭了半夜(1分)。一人悄悄来到了山上,看见满地落红被践踏,心生伤感,感怀身世,潸然泪下(1分),于是有了葬花之举,吟出《葬花吟》(1分)。或:花朝节,宝玉恐怕吹落满身满书满地的桃花被践踏了,兜了花瓣,抖在池内,花瓣浮在水面(1分)。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1分),于是扫了装在这绢袋里,荷锄埋葬(1分)。乙、(1)怒摔阿斗(1分)(2)当阳长坂之战,赵云保护刘备家小,七进七出寻到阿斗,冲破曹军围堵,交给刘备(1分);刘备将阿斗掷于地下,怒骂“为这小子,几乎折了我一员大将”(1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愿肝脑涂地报答恩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要明确指出自己所选之图所画的故事名称,然后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若选甲图,要围绕“葬花”事件这个中心来概括,既可叙述黛玉见落花感伤,因而葬花。也可认为黛玉怕花被玷污而葬花。若选乙图,应从刘备的角度来概括标题,如“刘备摔子”等。要包括三个点:赵云救阿斗、刘备摔子、刘备责骂(或赵云泣拜)。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25.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写句子,要求句子表达合理、简明。(4分)

某中学学生会向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你对哪些阅感兴趣?调查结果如下:

内 容

认同率

武狭言情

35.1%

娱乐休闲

32.5%

文学历史

15.0%

时事政治

17.4%

(注)每一类内容的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调查结果是这样的(请概括说明):

(2)形成这样的认同意味着 。这种状况是否需要改变?请陈述理由

(1)武狭言情和娱乐休闲超过三分之二,文学历史和时事政治不足三分之一。(2)相当多的学生喜欢轻松,不注重学识修养,缺乏时代责任感。    需要改变,因为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

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解题思路:1.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6分)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不超过30个字), (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不超过30个字)。

1.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 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

3.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结论推断题,答题方法:看数据、走势的变化;找规律性的东西;结论从两个方面推出(图表直接反映的和根据图表推断出的;结论不能脱离表格内容。通过数据变化得出大部分、不少人的看法。在态度上,对网络语言发展前景的整体比重占98.3,由此比较宽容;大部分的百分比64.9态度是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阅读下面一副漫画,回答下面两个小题。(提示:右下角是个穿着破烂的人)(5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不得超过70字)(3分)

(2)请简要概括这幅漫画的用意。(2分)

(1)一人为楼市做宣传广告,夸耀一些楼市为“富人独有”“至尊”“顶级”“贵族领地”。右下一人衣衫褴褛,表情痛苦无奈,转身离开。

(2)示例:批评了社会中存在炫富的心理,提醒人们对贫困人群应给予一定的关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归纳内容时,注意全部表述清楚人物及其语言;概括寓意要针对社会实际。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阅览室的图书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把握好四个方面:(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4)把握考题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提示性。按考题要求答题,有的放矢。(5)简要归纳概括。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6分)

内容: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地打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他的下半身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3分)

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或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漫画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是针砭时弊的锐利思想武器。著名漫画理论家方成说:“漫画也是一种语言形式,漫画就是画思想。”漫画就是在简单的构图中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漫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漫画常见的种类有:讽刺漫画、新闻漫画、歌颂漫画、抒情漫画、哲理漫画、寓言漫画、幽默漫画等。近几年的高考,漫画题型时常会有。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看下面一幅国家领导人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4分)

23.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2分)

24.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__治国理念。不超过10字。(2分)

23.(1)示例:图片以__高大的形象为中心,他的右手紧紧按在一个笼子上,笼子里边是代表权力的图章,上方有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意思对即可)(2分)

24.(2)将权力锁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装进笼子里。把权力锁起来。限制滥用国家权力。等等。(2分)

【解析】

2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题、图文转换。漫画题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漫画内容,拟漫画的标题,品漫画的寓意。该题描述漫画,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组成部分:分别为“__”、“鸟儿”、“笼子”、“图章”,加以语句组合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

试题分析: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要审清主题、标题;辨清要素(图形、线条、文字);化虚为实(化抽象原素为具体内容)。该题应关注“图章”的象征意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图是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志愿服务标识”。请仔细观察,对标识的构成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等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4分)

答: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上面的“士”像一只振翅飞起的鸽子,传递着友爱;(2分)下面的“心”像一条弯曲、飘逸的彩带,象征着心灵相连。(2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观察画面内容,全面考虑画面中的要素,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每一个细节。然后分析画面寓意,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其次还应关注修辞手法的运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仔细察看所给的图画,领悟其寓言,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风雨不动安如山

佛家要的是一颗大慈悲的心,一颗不为外界所动的心。静心看世界,困境依旧是困境,在别人眼中如此,而对于你,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

盲人因为看不见天险渡过了铁索桥,聋子因为听不见桥下奔腾的河流声也过去了。至于两个正常人,一死去一成功。成功渡过的那个人,正是因为她有一颗风雨都撼不动的坚强内心。

随波逐流终有悔,洁身自好留名号。

从古自今,中国经历过许多次分和。朝代的建立也不在少数。古人好清廉,喜安分。

每个朝代都有那么一股势力,随波逐流。用功利的眼光对待世间的平淡,可有哪一个留下传世佳作。而节省自豪洁身自好的学士们用真心对待每一件事,不虚伪,不做作。中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人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名族精华。

陶渊明好平淡,好田园生活,追求自由,是忠诚是隐士。

世俗的__引不起他的兴趣。蓝天白云菊花才是他所向往的。

于是,隐居的陶渊明以平常心征服了世界,留下了名号。

李太白一生壮志未酬,在宫中,皇帝每天令其作诗。李白在宫中期间写的诗多不胜数。而有所成就的寥若星晨。他的心被牵动了,而一颗被拉扯的心感化不了天下百姓,拥有这样一颗心无法有所作为。

李叔同,弘一大师,在其艺术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摒弃世俗,削发为僧。他舍弃家庭,舍弃事业,舍弃了自己用尽大半年拼搏而获得的名号。他追求不在此,最大的__也无法撼动他那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强的内心。

不为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心向着目标,向着更为广阔的天空奋斗吧。

做人不要看别人脸色行事,要做什么就去做,不要让人生留有遗憾。走自己的路,办自己的事,保持一颗不为外界所动的心。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车到山前必有路。保持内心状态,对事以平常心看待,只要相信凡事都能解决,你就有一颗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炙热之心。

你也能风雨不动安如山。

【解析】

试题分析:面对困难(正反)有多少对象就有多少立意,但综合各个对象的才是最佳立意。

一个人最难克服的是心理障碍(丧命者);人生有许多缺陷和不足,我们要善于化劣为优,变难为易,机智地应对困难和挑战(盲人、聋人);只要心灵健康,任何困难都不能左右我们的行为,相反,如果心智不健全,完全听凭困难的摆布,我们就会失去自主,受人支配;应对困难要沉着冷静,谨行慎为(健全者)。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3.下面的漫画《“房娃”厌学》反映了一种较常见的社会现象,请针对此现象写一则点评,要求语言简练,观点鲜明。(4分)

示例1:在过度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读书是为了谋好职,赚大钱,改变命运。于是,面对“几辈子吃不完”的房租,孩子迷惘了。“房娃”厌学的背后,折射的是功利化教育的尴尬和困境。

示例2:孩子生病,根子则在家长身上。今天的社会又有多少父母对暴发的财富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家长的无知直接导致孩子的扭曲、畸形。

示例3:童言无忌,孩子一时迷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社会在“富起来”面前不知所措,陷于价值观的混乱之中。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点评时可以从教育孩子、家长、社会这三个角度的任一角度或其中两个角度进行。本题漫画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在当今具有普遍性,究其根源,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一贯坚持的教育思想造成的,长期以来,教育过度功利化,使学生误以为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能养活自己,就是为了赚钱,于是学生就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有钱了,没有必要再读书了,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思想应该受到批判;从家庭角度看,很多家长拼命奋斗,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们努力积聚钱财,目的是为了孩子不受苦,少出力,这种思想会直接影响孩子,导致孩子内心的扭曲;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的世界观还处于形成时期,一时的迷惘并不可怕,应及时加以教导,引导他们走上正途。考生在解答本题时注意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