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22.说明介绍漫画内容。(50字左右)

23.指出漫画的寓意。(25字左右)

22.答案示例:漫画中有个男子,他左手托着只鸟笼,右手比划看手势,嘴里发出乐音,鸟笼里却是只纸折的鸟。在他身后,是许多被砍剩下的树桩。(2分)

23.滥砍滥伐将使人们失去美好家园。(人们若不珍惜大自然,就会失去美好的生活)。(2分)

【解析】

22.

试题分析: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一、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说明要点:男子、鸟笼、纸鸟、逗鸟、树桩。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

试题分析:一、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二、看清漫画标题,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三、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4分)

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1分):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2分);再通过制定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2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试题,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下图是一幅漫画,请先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揭示漫画的寓意。(4分)

(4分)描述画面:一位学生跨越传统观念的悬崖,从北大转学到技校。

漫画寓意:消除对技校的偏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学习。

评分标准:描述画面2分,漫画寓意2分;其它答法,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本题第一问比较简单,只需把画中画了什么表述清楚即可。从画面看,两艘船分别代表了北大和技校,两艘船之间有一个悬崖,代表传统观念,一个学生正从北大跳到技校,学生的表情是喜悦的。联系现实理解,这个学生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校,由此,可得到第二问的答案,即,消除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学习。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下面是一次班会的主题图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图案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5分)

(1)内容(2分)

(2)寓意(3分)

5分)(1)“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2分)

(2)要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既要有能力,又要有责任,两者缺一不可。(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文转换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对于图文转换题,首先是要看懂图的内容,这是一个“人”字,“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说明图案内容时,要简明扼要,同时不要忘记图案中的文字;寓意的概括,要从具体走向抽象,“人”不再是一个汉字,而是一种人,这种人应该有能力,又要有责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对下面这幅丰子恺漫画蕴含的道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教育不能模式化,否则抹杀学生个性,阻碍特长发展。

B.教育只有遵循一定的套路,才能保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C.只有教育能够改变人,把人培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才。

D.教师不能眼睛盯着结果,要关注教育的过程。

A

【解析】

试题分析:这幅漫画颇有讽刺意味,寓意某种教育是用同一个模子去教育学生,没有因材施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4分)

本次春游全班分为5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目提示读懂“构思框架”的意思,然后按合理顺序说明,比如,可以按先从“框架”最底部的“春游分五组”说起的先总后分顺序,也可按先从“框架”上部的“人人参与”等项目说起的先分后总的顺序,等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2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题中的寓意题。解答此类题的步骤如下:先观察漫画,抓住漫画中的夸张变形以及注释(文字)的部分,然后思索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幅漫画的文字注释有“好好,爸听你的”“我要……”“是/非”,漫画的重要部分是大人的一只脚已经踏到是非的底线上。将文字部分与图形的重点部分结合起来,即可知道这说的是生活中大人对孩子的纵容已经抛开了是非的观念。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5分)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主持人:④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②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③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④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本题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1.仔细观察画面;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3.要根据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对话加以分析。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其他几个答题要点: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下图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插图,任选一幅,指出所描绘的故事,并概述情节。

甲 乙

(1)选: ,故事: (1分)

(2)情节: (3分)

(4分。指出故事正确,1分,原因、经过、结果各1分)甲、(1)黛玉葬花(1分)(2)黛玉夜访宝玉,被误拒门外,气得哭了半夜(1分)。一人悄悄来到了山上,看见满地落红被践踏,心生伤感,感怀身世,潸然泪下(1分),于是有了葬花之举,吟出《葬花吟》(1分)。或:花朝节,宝玉恐怕吹落满身满书满地的桃花被践踏了,兜了花瓣,抖在池内,花瓣浮在水面(1分)。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1分),于是扫了装在这绢袋里,荷锄埋葬(1分)。乙、(1)怒摔阿斗(1分)(2)当阳长坂之战,赵云保护刘备家小,七进七出寻到阿斗,冲破曹军围堵,交给刘备(1分);刘备将阿斗掷于地下,怒骂“为这小子,几乎折了我一员大将”(1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愿肝脑涂地报答恩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要明确指出自己所选之图所画的故事名称,然后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若选甲图,要围绕“葬花”事件这个中心来概括,既可叙述黛玉见落花感伤,因而葬花。也可认为黛玉怕花被玷污而葬花。若选乙图,应从刘备的角度来概括标题,如“刘备摔子”等。要包括三个点:赵云救阿斗、刘备摔子、刘备责骂(或赵云泣拜)。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25.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写句子,要求句子表达合理、简明。(4分)

某中学学生会向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你对哪些阅感兴趣?调查结果如下:

内 容

认同率

武狭言情

35.1%

娱乐休闲

32.5%

文学历史

15.0%

时事政治

17.4%

(注)每一类内容的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调查结果是这样的(请概括说明):

(2)形成这样的认同意味着 。这种状况是否需要改变?请陈述理由

(1)武狭言情和娱乐休闲超过三分之二,文学历史和时事政治不足三分之一。(2)相当多的学生喜欢轻松,不注重学识修养,缺乏时代责任感。    需要改变,因为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

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解题思路:1.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