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请为这组漫画拟写标题: 。(2分)

(2)请概括这组漫画的寓意: 。(2分)

(1)标题示例:变化

(2)寓意:讽刺有些人在轻易得到之后就不珍惜的现象。

(从“别人的才是最好的”或“‘距离’产生美”等角度来作答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材料是一则漫画,题目包括:拟标题和概括寓意。拟标题的做法: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以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概括寓意的做法:首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为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这幅漫画要特别关注其中的文字,这是注释,从一开始“多么精美的艺术品”的感叹,到最后得到之后“现在看来并不太精美”的感慨,变化非常大,其讽刺的现象自然就出来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资料, 试根据这份资料,简要写出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记忆规律(不超过20字)。(3分)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记文回忆百分数

立 刻

4小时后

立 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图文转换题,回答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结合这些图表中的要素可以总结得出本题的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关于大学生乘坐黑车原因的情况调查,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平时选择乘坐黑车的原因 表二 “伤害事件”频现仍选择坐黑车的原因

根据以上图表,请你提出两条预防黑车伤害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并加以简述。要求观点明确,简明得体。(6分)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一:个人不能心存侥幸,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自觉抵制、拒绝乘坐“黑出租”。建议二:学校、社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增强乘车安全意识,提高对不正规车辆的辨别、防范能力。 建议三:政府要依法规范出租车辆运行,严厉打击不法“黑车”,并加大市政交通建设投入;要强化包括偏僻弄堂小巷、城郊马路乃至荒郊野外在内的公共空间、场所的亮化建设、安全建设,提升安全巡防力度,让社会安全不留缝隙死角。(每点3分,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能够鲜明地表达自己对表格的理解,用得体的语言去诠释图片的内涵。要求是:紧扣主题“防黑车伤害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体现情境,符合氛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观察下面的图画,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

这幅图画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⑧用规范汉字书写。

科技改变生活

“妈,你们小时候有电视吗?”晚饭后,我对妈妈发起了提问。“我们小时候哪来的电视啊?”接话的却是爸爸,“我们小时候全村也就只有一台电视,每天晚上大家就自己搬椅子去看,黑白的,还只有一个频道,经常信号不好,连图像都不清楚,我们照样‘听’得津津有味,那像你们现在这么幸福,都42寸的大电视还嫌小!”爸爸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让农村在短短三十年中的变化如此之大?

这个问题令人困惑。爸爸出生在70年代,正是处于生活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是什么促使我们的生活水平高速变化呢?直到我读了《辉煌六十年》这本书才明白。

1977年,__爷爷提出了“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的国家战略方针。从那时起,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高精技术工人和人民教师开始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科研教育第一线中,让新中国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高。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老家——盛富,一个曾经贫穷的小山村。记得我小的时候,通往老家的山路尽是土路,一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难以通行;仅有的几台电视都是黑白的,频道少,而且还经常出现雪花;在山区冬冷夏热,夏天不但没有空调,有的连风扇都没有,热得令人难以忍受,蚊子又乘机出来捣乱,一直是我既爱又恨的地方。

不知不觉的,我慢慢长大了。每一次回到老家时,都感觉有了新的变化。昔日泥泞荒山,今日茶树满山;昔日制茶农活靠手干,今日铁皮机器转的欢。看,那一袋袋制好的茶叶,宣告着人工制茶的传统做法一去不复返;看,那茶叶车间中的恒温空调,仿佛在用那强劲的风儿告诉大家那“靠天吃饭”的时代已经结束;看,昔日的黑白电视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指哪播哪”的卫星电视和“连接网络”的数字电视,其中卫星电视可以接收来自于大洋彼岸的美国电视频道,而数字电视则彻底实现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的“高难度动作”……

谁也没想到,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曾经贫穷的小山村发生了如此巨变。再过几十年,当我们年华老去时,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解析】

试题分析:

作文的命题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内心的关系。

本题属于图片材料作文。该题难度不大,学生易于写作。材料的关键词是“这幅图画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只要认真分析图片中以前和现在看风景的方式,应该说写作的难度不大。

1.从观看风景的方式,可以谈科技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让很多人缺失了对自然的体验。

2.从风景的呈现方式来看,以前的风景在眼前,现在的风景在图片里,也可以谈环境保护的话题。

3.无论美景以什么方式呈现,,无论是眼看还是用手机留住美景,都只是形式,核心是看美景,关键是要对美景有一种欣赏、体味的心态。看风景不在形式而在用心。

4.眼睛与美景的距离,在于包容,在于懂得;手机与美景的距离,在于欣赏,在于获取。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2.下图是兰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弃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要求:字数不超

过80字。(4分)

示例:登录“绿箱子网”,选择回收价格及回收商,将旧手机快递至回收商,回收成功后可换取绿E币或现金,绿E币还可兑换日用品。轻轻点击,环保又受益,大家赶快行动吧!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 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30字(含标点符号)。(5分)

①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你可以越走越高。②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才发现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第一处2分,第二处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又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第一幅图明显是在上坡,而第三幅是回到中间的平衡点。第二幅图的文字是“当你越过平衡点后,以为还会越走越高,却惊讶地发现在走下坡路了”,这里既告诉学生仿写的句式,也暗示了仿写的内容。既然第二幅是“越过平衡点”,那么第一幅就是在爬坡,第三幅就是又退回了平衡点;第二幅图说“以为还会越走越高”,一个“还”字就提示了第一幅图上的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看下面一幅国家领导人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5分)

25.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3分)

26.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__治国理念。不超过10字。(2分)

图片以__高大的形象为中心,他的右手紧紧按在一个笼子上,笼子里边是代表权力的图章,上方有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意思对即可)(2)将权力锁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装进笼子里。/把权力锁起来。/限制滥用国家权力。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应用能力。要紧紧抓住漫画内容,如“__”“笼子”“图章”等。概括漫画内容一定要全,概括的过程要按顺序来,免得遗漏,又可避免无序;介绍过程要有重点,尤其是反应画面主题的点要详细介绍,最后,组织文字要兼顾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注意字数限制。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组织文字,必须围绕治国理念,不能超过一句话。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阅读下面图表,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春晖中学在学校读书节期间对1000多名在校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如下:

中学生阅读方法调查结果

方法

随便翻翻,了解大意

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

摘抄好词佳句

能有选择性的精读、品读

结果

57%

23%

15%

18%

(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调查表所包含的信息。(2分)

从图表中可知:

(2)对所概括的信息进行简要点评。(3分)

(1)春晖中学学生平时阅读时随便翻翻,了解大意的占57%,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的占23%,摘抄好词佳句的占15%,能有选择性的精读、品味的占18%。(四种情况各占0.5分)(2)示例一:这说明中学生阅读能对文章的思想观点质疑,并提出自我独特见解的几乎没有。产生这种显现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是阅读习惯不好。示例二:这说明中学生阅读能对文章的思想观点质疑,并提出自我独特见解的几乎没有。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是老师应多加指导,二是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示例三:中学生阅读方法多只随便翻翻、了解大意或摘抄、选择性阅读、品味等,缺少深层次阅读,教师应在此方面加强引导。(观点1分,阐发或引申2分。点评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第一问,要扣住题干中“包含的信息”一词,注意到表中“方法”和“结果”两个栏目,然后进行归纳。回答第二问,要注意到示例是从原因或方法角度阐发引申的,答题时可不拘泥于此,其他如本质、根源、趋向、联系等角度阐发或引申均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现在网购已成为许多人不可缺少的一种购物方式,每年的“双十一”更是网购者的节日。请根据下列图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 表二 表三

根据表一、表二,2014年“双十一”网购有以下特点:① ;(不超过10字) ② ;(不超过15字)③ 。(不超过15字) 根据表三,网购成交额位列前三位的三省共同特点是: 。(不超过15字)

①总成交额高;(1分)②电商销售逐渐朝无线化发展;(2分)③双十一正在走向全球化;(1分)④都是经济大省,实力雄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网购”,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年龄段

选项

18—25岁

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82%

69%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72%

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74%

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3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以及能提高自己的才干。(3分)

异:小年龄段志愿者侧重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一些技能而大年龄段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内容。转换的对象是表格。首先要注意审题,审清问题,“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然后审出答题的格式,先说同,再说异;接着要关注表格中的数字变化,要特别关注最大和最小的数字,还要关注变化大的数字。本题表格中数字较大的是“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这两项,将两项的内容综合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