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图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命名为“携手同心”。请仔细观察,说明图标的构图特点并揭示其寓意。(5分)

构图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图标由盾牌,一颗心,二只握在一起的手和“法律援助”四部分结合而成。

寓意:伸出法律援助之后,献出一颗爱心,突出法律乐于帮助、亲和的一面和爱心的汇聚。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首先对图画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此图整体是一个盾牌,然后具体说明由哪几部分构成。最后写出其寓意:伸出手代表帮助,代表爱心。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代表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法律援助中心会伸出它的爱心之手为你解忧,让被需要的人和提供法律帮助的人一起携手迎接问题,解决问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的表格是对中学生崇拜偶像的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查。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中学生崇拜偶像在性别上的差异

偶像数量

著名人士

影视歌明星

体育明星

其他

总计

男生

14

18

16

2

50

女生

4

40

4

2

50

总数

18

58

20

4

100

22.由表中得出的结论是:

23.这种差异表明:

22.女生崇拜影视明星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崇拜著名人士和体育明星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2分)

23.在偶像崇拜上,男女有别:女生更感性,重视外表;男生更崇尚权威和力量(3分)

【解析】

试题分析:2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答题时,通过比较图表中的数字便可知道,影视歌明星受到崇拜最多,而明显女生数量占优;但在其他方面,男生人数占优。故在表达时,先写崇拜影视歌明星的情况,再写崇拜其他的情况。在分析差异时,从崇拜的偶像上,可判断,男女有别,男生注重力量。权威。23.女生重视外表,娱乐,感性些。总结结论时对于表格中数字相对大的,有不同人群的,要具体分析,如表格中的“男生”“女生”的偶像崇拜各有什么特点。差异性表明的结果要联系社会实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图是一则漫画,请你用两句话概括该漫画的内容。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押韵;③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4G业务广告远比网络覆盖跑得快,用户使用4G网络业务需等待。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题图文转换题。材料是一则漫画,题目是“概括该漫画的内容”,要求有“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押韵、字数不超过30字”。首先审读画面,了解组成部分,这则漫画由三部分组成,“4G业务广告”“用户”“4G网络覆盖”,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意象,常常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从下列意象中选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要求:①体现意象特征;②句式不限;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④字数不超过60字。(4分)

羽扇纶巾 梧桐细雨

大漠孤烟 渔舟唱晚

羽扇纶巾:江风咆哮,卷起万丈狂澜。巍峨的战船上,一抹修长的身影,俊逸如竹。面对百万敌军,他轻摇羽扇,强敌瞬时鸟兽散。

梧桐细雨:黄昏时分,绵密的雨丝无情地拍打在梧桐树叶上,细雨点点,是丢不掉的孤单,是斩不断的愁绪,是道不出的落寞。

大漠孤烟:风静沙落,广袤的戈壁滩如无边黑夜。远处一缕轻烟犹如擎天之柱,划破了无边的死寂,捎来生命的气息,又平添无限凄凉。

渔舟唱晚: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彭蠡之滨,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渔歌声,浪涛沸腾栖息的梦幻,收一网红霞回眸家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明确,“体现意象特征”“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此类题型主要是考查描写的能力。题中所给的四个短语都来自课内,学生首先要明确其出处,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想象来描述。“羽扇纶巾”出自《念奴娇》,是形容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的自若;“梧桐细雨”出自《声声慢》,是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后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大漠孤烟”表现的是塞外的雄奇风光;“渔舟唱晚”是滕王阁上的所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

本次暑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为期五天。(1分)需备好行装、日用品,了解并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办法;(2分)其间有军训、攀岩、感言交流、会操表演等活动,全部结束后,返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条理清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请为这组漫画拟写标题: 。(2分)

(2)请概括这组漫画的寓意: 。(2分)

(1)标题示例:变化

(2)寓意:讽刺有些人在轻易得到之后就不珍惜的现象。

(从“别人的才是最好的”或“‘距离’产生美”等角度来作答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材料是一则漫画,题目包括:拟标题和概括寓意。拟标题的做法: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以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概括寓意的做法:首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为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这幅漫画要特别关注其中的文字,这是注释,从一开始“多么精美的艺术品”的感叹,到最后得到之后“现在看来并不太精美”的感慨,变化非常大,其讽刺的现象自然就出来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资料, 试根据这份资料,简要写出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记忆规律(不超过20字)。(3分)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记文回忆百分数

立 刻

4小时后

立 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图文转换题,回答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结合这些图表中的要素可以总结得出本题的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关于大学生乘坐黑车原因的情况调查,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平时选择乘坐黑车的原因 表二 “伤害事件”频现仍选择坐黑车的原因

根据以上图表,请你提出两条预防黑车伤害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并加以简述。要求观点明确,简明得体。(6分)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一:个人不能心存侥幸,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自觉抵制、拒绝乘坐“黑出租”。建议二:学校、社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增强乘车安全意识,提高对不正规车辆的辨别、防范能力。 建议三:政府要依法规范出租车辆运行,严厉打击不法“黑车”,并加大市政交通建设投入;要强化包括偏僻弄堂小巷、城郊马路乃至荒郊野外在内的公共空间、场所的亮化建设、安全建设,提升安全巡防力度,让社会安全不留缝隙死角。(每点3分,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能够鲜明地表达自己对表格的理解,用得体的语言去诠释图片的内涵。要求是:紧扣主题“防黑车伤害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体现情境,符合氛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观察下面的图画,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

这幅图画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⑧用规范汉字书写。

科技改变生活

“妈,你们小时候有电视吗?”晚饭后,我对妈妈发起了提问。“我们小时候哪来的电视啊?”接话的却是爸爸,“我们小时候全村也就只有一台电视,每天晚上大家就自己搬椅子去看,黑白的,还只有一个频道,经常信号不好,连图像都不清楚,我们照样‘听’得津津有味,那像你们现在这么幸福,都42寸的大电视还嫌小!”爸爸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让农村在短短三十年中的变化如此之大?

这个问题令人困惑。爸爸出生在70年代,正是处于生活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是什么促使我们的生活水平高速变化呢?直到我读了《辉煌六十年》这本书才明白。

1977年,__爷爷提出了“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的国家战略方针。从那时起,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高精技术工人和人民教师开始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科研教育第一线中,让新中国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高。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老家——盛富,一个曾经贫穷的小山村。记得我小的时候,通往老家的山路尽是土路,一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难以通行;仅有的几台电视都是黑白的,频道少,而且还经常出现雪花;在山区冬冷夏热,夏天不但没有空调,有的连风扇都没有,热得令人难以忍受,蚊子又乘机出来捣乱,一直是我既爱又恨的地方。

不知不觉的,我慢慢长大了。每一次回到老家时,都感觉有了新的变化。昔日泥泞荒山,今日茶树满山;昔日制茶农活靠手干,今日铁皮机器转的欢。看,那一袋袋制好的茶叶,宣告着人工制茶的传统做法一去不复返;看,那茶叶车间中的恒温空调,仿佛在用那强劲的风儿告诉大家那“靠天吃饭”的时代已经结束;看,昔日的黑白电视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指哪播哪”的卫星电视和“连接网络”的数字电视,其中卫星电视可以接收来自于大洋彼岸的美国电视频道,而数字电视则彻底实现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的“高难度动作”……

谁也没想到,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曾经贫穷的小山村发生了如此巨变。再过几十年,当我们年华老去时,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解析】

试题分析:

作文的命题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内心的关系。

本题属于图片材料作文。该题难度不大,学生易于写作。材料的关键词是“这幅图画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只要认真分析图片中以前和现在看风景的方式,应该说写作的难度不大。

1.从观看风景的方式,可以谈科技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让很多人缺失了对自然的体验。

2.从风景的呈现方式来看,以前的风景在眼前,现在的风景在图片里,也可以谈环境保护的话题。

3.无论美景以什么方式呈现,,无论是眼看还是用手机留住美景,都只是形式,核心是看美景,关键是要对美景有一种欣赏、体味的心态。看风景不在形式而在用心。

4.眼睛与美景的距离,在于包容,在于懂得;手机与美景的距离,在于欣赏,在于获取。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2.下图是兰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弃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要求:字数不超

过80字。(4分)

示例:登录“绿箱子网”,选择回收价格及回收商,将旧手机快递至回收商,回收成功后可换取绿E币或现金,绿E币还可兑换日用品。轻轻点击,环保又受益,大家赶快行动吧!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