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14年9月,浙江省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新方案最大亮点是给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也因此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浙江某地方报纸作了相关报道,并配发了下面这幅插图,请仔细观察,根据要求作答。(5分)

(1)简要说明画面内容。(2分)

(2)从这幅插图的创意出发,揭示画面的内涵。(3分)

【小题1】画面的主体是一支棱角分明的笔,在笔的不同侧面分别延伸出走向不同的箭头。笔的右侧是一个托着下巴思考的人,头顶上方有一个大大的“?”。(2分)

【小题2】笔象征着一个人的个性特长与掌握的知识,(1分)由笔体延伸出不同的箭头走向代表着不同的个性选择与发展方向。(1分)这幅插图以其巧妙的构思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新高考方案给人带来的新变化、新思考:我该怎样选择呢?(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题。解答此类题,要用简明的语言将漫画所有的构成要素描述出来。漫画要素:笔、三个走向不同的箭头、一个托着下巴的人、一个问号。分析漫画内涵时,要根据漫画要素之间的联系,结合着题干的提示,联系现实,展开联想,从新高考方案给人在个性特长与发展方向方面的思考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欣赏漫画,按照题意要求答题。(4分)

假如画面中的人与骆驼之间有一场对话,请根据画面内容补写骆驼想要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60字)

主人:沙漠的天气实在令人难受,这儿有水,你可以喝点水。

骆驼:

面对一连串的疑问,主人羞愧得无言以对。

主人,这水能喝吗?你们为什么要把污染物排放到沙漠中?难道金钱真的能胜过一切吗?你们不怕大自然终有一天会报复吗?(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连贯性。材料是一则漫画了,首先要审读漫画,看清漫画的组成部分,然后观察每个部分的特点,最后要结合对话的内容来思考。漫画上最突出的有:烟囱形状的驼峰正在冒着烟,驼峰中间鼓鼓的袋子中装着钱,地上流淌的是黑黑的水。了解了这些内容,然后根据主人说的话“你可以喝点水”和后面叙述的内容“一连串的疑问”“羞愧得无言以对”,可以确定骆驼所说的话应是关于环境污染之类的内容,同时语言形式应是问句。根据题意应用问句形式回答3分,问句指向内容——污染沙漠、人们利益熏心、人与自然的长远相处,语言得体1分。不用问句回答的,扣2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阅读下面关于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后出生)和传统农民工(1980年前出生)受教育水平比较表,请就新生代农民工的突出特点和二者的共同问题各写出一条结论。(4分)

受教育水平

比例%

新生代农民工

传统农民工

小学及以下

0.4

6.6

初中

32.4

44.4

高中

24.0

25.4

中专(或职高)

17.8

11.2

大专(或高职)及以上

25.3

12.5

结论:(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传统农民工,受教育时间普遍较长。(或“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意思符合即可。)

(2)无论是新生态农民工还是传统农民工,接受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比例都相对较低。(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表格,阅读表格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表格的标题,二是表格的行和列的提示,三是表格中的数据。然后要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根据相关内容,得出答案,注意语言上的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阅渎下边这幅漫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寓意。(5分)

答: 寓意

寓意: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在实践中捕捉灵感。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3分)

答:①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答:

(1)(3分)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      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其他合理答案正常判分)

(2)(3分)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语意2分,修辞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解答此种图文转换题,要先了解表格中各栏目的名称,再从不同角度比较各栏目中的数字,尤其注意那些最高或最低的数字所表达的意思。根据题目,题中表格的数字是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数据,表中的栏目,“非常想父母”和“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两栏可综合为“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它们的数字最高,由此可得出结论:“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再由“害怕陌生人”和“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所包含的数字也比较多可看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

写公益广告词时,内容要围绕着留守儿童调查问题比较突出的两项来写:一,渴望得到父母关爱;二,心理问题突出。所以答题时,要以关爱和呵护心灵方面为内容。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阅读下面这幅《修鞋》的漫画,完成后面题。(5分)

修 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3分)

(2)请概括漫画寓意。(不超过30字)(2分)

(1)画面右边,一位女士拿着一只掉了鞋跟的高跟鞋正在要求服务商修理。而左边的商家虽立着“售后服务”的牌子,却悠闲地抽烟、喝茶。仅有的连接鸿沟的梯子是坏的。

(2)漫画讽刺商家在销售时所承诺的售后服务徒有虚名,商家不讲诚信。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题。解答此题,要根据漫画中的所有要素,结合着题干中标题《修鞋》,展开合理的联想,用恰当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漫画内容描述出来即可。漫画中需要重点描述的要素:修鞋的妇女、挂着“售后服务”牌子却悠闲抽烟的商家、坏了的梯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分析漫画寓意,可根据漫画内容,联系现实,从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分析作答。商家的悠闲、抽烟、坏了的梯子,均表现出售后服务是徒有虚名,缺失诚信;从创作意图角度,漫画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讽刺这一现象的。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好鸟枝头亦朋友》。请简要叙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0字以内)(5分)

画面内容:画面中芳草碧绿,柳条轻抚,一只小鸟在枝头轻快地鸣叫。树下石桌上放着一只茶壶,两个茶杯。一男子闲坐树旁石凳之上,仰望小鸟,仿佛与之对语。(3分)

画面寓意:漫画表现了人物从容安详、悠然自得的心境。(2分)(答“表现了人物与自然相亲相近、和谐共处的意境”可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1.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看清漫画标题。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本题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请根据下图,按植树者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分类说明其具体的集合点。(4分)

搭乘公交车的,集合点在复兴大道北侧8路公交车学府站西边;骑自行车的,集合点在复兴大道北侧博物馆东边。(其他答案,意思对、语言通顺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对于图中的每一个信息都要看到,例如此题中的指南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阅读下面的图画,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6分)

(1)请给这幅图拟一个标题。(2分)

(2)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1)标题:拼爹(2分)

(2)看法:(4分)

①我认为求职者(或大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才是最有利于就业(求职)的因素,而非父母和亲戚的帮助。(认同与否)

②“拼爹”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拼爹”其实拼的是权,是钱,是不为多数人所享有的资源。(本质)

③“拼爹”现象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法则,催生出权力寻租(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易、权钱交易等等)的__机会。(危害)

④“拼爹”会破坏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阻碍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危害)

⑤“拼爹”现象会虚化和矮化个人的努力,放大权力、资本、潜规则的作用。(危害)

⑥堵塞“拼爹”空间,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起点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更多可能和机会。(解决办法与意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简明、得体、准确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比较理性地表达观点并作简要分析。或者立足于对现象的本质、危害和解决的办法发表看法,如讲到特权、走后门等现象,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图是一幅埃及旅游的广告宣传画,请从广告设计的角度分析它的两个特点。不超过80字。

(1)集中埃及旅游品牌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两种景观于一体,具有代表性和鲜明特征。(2)改造变形狮身人面像为一个接听预定旅游电话的妩媚妇人,有现代元素,有煽动力。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一个答题思路即仔细观察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的人、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同时,结合广告宣传画的基本要领,从设计角度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