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面是一次班会的主题图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图案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5分)

(1)“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2分)(2)要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既要有能力,又要有责任,两者缺一不可。(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中的两个小问题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必须先回答出第一道小题,才可能正确回答第二道小题。图案中主要是一个“人”字,但这是作为班会的主题图案出现的,且此“人”字的两笔上各标有“能力”和“责任”两个词。“人”字的这两笔缺一不可,就表明作为一个人,“能力”和“责任”也缺一不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面为近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4分)

(1)请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变化趋势。(2分)
(2)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2分)
⑴网络在线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均呈上升趋势,纸质图书阅读则呈下降趋势。
⑵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传统阅读方式受到冲击,纸质图书出版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是要求根据图表写结论。这类题目是表文转换的常见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本题所给图表调查的内容是“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涉及了从2011到2014年间的数据,通过对“网络在线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纸质图书阅读”四年间数据的比较,可得出前三者数量上升,“纸质图书阅读”数量下降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考生把这些信息表述清楚即可得到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图表的内容。(4分)
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总量 | 亿人次 | 220.7 | 3.9 |
铁路 | 亿人次 | 23.6 | 11.9 |
公路 | 亿人次 | 190.5 | 2.8 |
水运 | 亿人次 | 2.6 | 12.3 |
民航 | 亿人次 | 3.9 | 10.6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29994.2 | 8.8 |
铁路 | 亿人公里 | 11604.8 | 9.5 |
公路 | 亿人公里 | 11981.7 | 6.5 |
水运 | 亿人公里 | 74.4 | 8.9 |
民航 | 亿人公里 | 6333.3 | 12.0 |
18.①从2014年旅客运输量的情况看,水运、铁路和民航增长迅速,公路增长速度慢,但从运输总量上来看,公路运输仍然是旅客运输的最重要运输方式。(2分)
②从2014年旅客周转量的情况看,民航增长速度较快,公路增长速度较慢,但从旅客运输周转量上来看,铁路与公路齐头并进,民航紧随其后。(2分)
22.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4分)

画面:一个人在一堵墙边烤火,在他的旁边,一架残损的梯子靠在墙上;(1分)梯子下面,有一把锯和一些木柴。(1分) 寓意: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毁掉自己的机会和前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要仔细观察画面,叙述画面时可按先重点后次要的顺序,先写人的活动,再写人旁边的梯子、锯子和柴火。分析寓意时,应结合漫画的标题进行。显然,画面中的人若能顺着梯子攀登,就能登上上面的光明地带,但是此人却为了解决一时的寒冷,自己毁掉了梯子,使自己失去了登上地面的可能。漫画的标题就揭示了漫画的主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以“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竹文化节在江西宜春举办,下面是这次文化节节徽的主体部分,整个构图的色彩全为绿色。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构图特征及文化内涵。(6分)

由竹叶构成汉字“竹”,点明了竹文化节的特点;(2分)数字6代表第六届文化节;(2分)整个构图的色彩为绿色,彰显了“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的主题特征。(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由竹叶构成汉字“竹 ”,点明了竹文化节的特点;数字6代表第六届文化节;整个构图的色彩为绿色,彰显了“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的主题特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理解,与漫画寓意符合的一项是(3分)

A.赞美动物惊人的智慧。
B.调侃人类的自以为是。
C.启发人与动物平等相处。
D.讽刺机械刻板的科学研究。
B
【解析】
试题分析:要了解巴普洛夫是俄罗斯著名心理学家,条件反射是巴普洛夫的重要心理学理论。了解了这些,就容易读懂漫画,读懂了漫画,自然就会选择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请根据丰子恺先生《某种教育》这幅画,简要说明画面内容和寓意。(4分)

内容:图中的师傅正在乐此不疲地用模具制作一个个完全相同的小泥人,千偶一面,毫无生气。(2分)
寓意:揭示某种教育用同一个模子去教育学生,没有因材施教。束缚个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出一群没有趣味、没有活力、没有特色、机械呆板的“泥人”式的学生。(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一、仔细观察画面。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三、看清漫画标题。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请根据丰子恺先生《某种教育》这幅画,简要说明画面内容和寓意。(4分)

内容:图中的师傅正在乐此不疲地用模具制作一个个完全相同的小泥人,千偶一面,毫无生气。(2分)
寓意:揭示某种教育用同一个模子去教育学生,没有因材施教。束缚个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出一群没有趣味、没有活力、没有特色、机械呆板的“泥人”式的学生。(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一、仔细观察画面。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三、看清漫画标题。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有关中美两国青年就业情况的统计图,请简要说明其统计结果(不得出现数字),每条不得超过30字。(图表数据来源:网易)(6分)

答: ① 。
② 。
①中国青年的失业率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美国青年则相反。(3分)②中国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题要看全内容,题干、图的题目及所有的文字都要看全。题干要求要一一对照。第一幅图要从中美两个方面分别概括,题干中就指明它是青年就业情况统计图,“注”中又交代是失业率图,所以概括中美青年的失业率变化情况。第二幅图是中国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比例变化趋势。审清了内容再组织语言,要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 下图是“全国18岁成人教育活动”的标志图案,请你写一段说明文字,介绍这个标志图案并指出其象征意义,不超过100个字(含标点)。(6分)

该标志图案由阿拉伯数字“1”和 “8”组成一只飞鸟的形象,(2分)左边的“1” 化身为鸟头和鸟身,右边的“8”化为两翼,(1分) “18”代表着成人的年龄界限,(1分)飞鸟象征青年的羽翼长成,成为成年公民,可以独立翱翔于社会的天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