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请概括下边这幅题为“影响力”的漫画的寓意。(4分)

注:黑板上写有“理想“二字。
讽刺了社会中妄想以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来改变人生,实现梦想的庸俗世风,以及这一恶浊世风对孩子们纯真理想的污染(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漫画内容,展开合理的联想,联系社会现实,从漫画创作意图的角度构思其寓意。漫画中的老师在黑板上写有“理想”二字,下面的学生说自己的理想是中500万大奖。标题为“影响力”,由此可联想到社会中的希望通过走捷径来实现财富的污浊世风,对孩子们的思想有了污染,给孩子们带来了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坏影响。从这些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仔细观察下面漫画,按要求完成问题。(5分)

⑴请简要介绍漫画内容。(3分)
⑵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漫画的寓意。(2分)
(1)画面的主体是一条正从水里跃上水面的鱼,画面的左上方是一只正在空中自由飞舞的蝴蝶,而那正是鱼儿的梦想。画面的右上方写着:鱼儿一旦想变成蝶,它便苦恼。(3分)
(2)漫画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痴心妄想,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条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题,解答此类题,应根据画面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全面合理的概述出来。由画面可知,主体是一条正从水里跃上水面的鱼,画面的左上方是一只正在空中自由飞舞的蝴蝶,画面的右上方写着:鱼儿一旦想变成蝶,它便苦恼。分析寓意时,应根据漫画的夸张之处即“鱼儿的梦想”变成蝴蝶这一特点,联系生活现实,概括出寓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明的语言揭示其寓意,不超过20字。(4分)

过度的赞美(或吹捧)可能让人处于危险的境地。
【解析】
试题分析: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主体,事情,对不对,为什么),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审读画面对象:画面中有表示称赞,翘起的大拇指,拇指上面为害怕的人。合理想象:翘起的大拇指代表什么?上面的小人为何害怕?又说名什明什么?
考点:图文转换
点评:在解答漫画类的图文转换时首先细察画面,抓住矛盾,重点分析细节,揣摩寓意。本题主要抓住了站在赞扬的的大拇指上面的人为何害怕这矛盾即可。
22.下面是关于高中生零花钱的调查,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根据以上图表,请你提出两条对中学生合理花费零花钱的建议。(4分)
建议一:
建议二:
①根据实际,计划开支。不要零碎地、频繁地问父母要钱。②坚持记账,节约开支。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坚持记账,尽可能节约。③“好钢用在刀刃上””。尽可能把零用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合理使用价值。 (1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解答此题,可根据图文中的所有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根据高中生零花钱的来源(来自父母)、数目(较大)、用途(用于学习的很少)等,从计划开支、节约开支、用在有意的事情上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阅读右边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不超过25字)2分
(2)该画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
(3)作为子女的你有何想法?1分
(1)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2)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或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意思对即可)
(3)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解析】注意观察画面,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这是漫画的关键所在。
试题分析:
考点:图表文字转换。
点评:本题要求仔细观察画面,注意漫画的讽刺点,结合社会现实,空巢老人孤独寂寞问题有感而发即可。
17.下面是一次班会的主题图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图案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5分)

(1)“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2分)(2)要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既要有能力,又要有责任,两者缺一不可。(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中的两个小问题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必须先回答出第一道小题,才可能正确回答第二道小题。图案中主要是一个“人”字,但这是作为班会的主题图案出现的,且此“人”字的两笔上各标有“能力”和“责任”两个词。“人”字的这两笔缺一不可,就表明作为一个人,“能力”和“责任”也缺一不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面为近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4分)

(1)请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变化趋势。(2分)
(2)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2分)
⑴网络在线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均呈上升趋势,纸质图书阅读则呈下降趋势。
⑵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传统阅读方式受到冲击,纸质图书出版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是要求根据图表写结论。这类题目是表文转换的常见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本题所给图表调查的内容是“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涉及了从2011到2014年间的数据,通过对“网络在线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纸质图书阅读”四年间数据的比较,可得出前三者数量上升,“纸质图书阅读”数量下降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考生把这些信息表述清楚即可得到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图表的内容。(4分)
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总量 | 亿人次 | 220.7 | 3.9 |
铁路 | 亿人次 | 23.6 | 11.9 |
公路 | 亿人次 | 190.5 | 2.8 |
水运 | 亿人次 | 2.6 | 12.3 |
民航 | 亿人次 | 3.9 | 10.6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29994.2 | 8.8 |
铁路 | 亿人公里 | 11604.8 | 9.5 |
公路 | 亿人公里 | 11981.7 | 6.5 |
水运 | 亿人公里 | 74.4 | 8.9 |
民航 | 亿人公里 | 6333.3 | 12.0 |
18.①从2014年旅客运输量的情况看,水运、铁路和民航增长迅速,公路增长速度慢,但从运输总量上来看,公路运输仍然是旅客运输的最重要运输方式。(2分)
②从2014年旅客周转量的情况看,民航增长速度较快,公路增长速度较慢,但从旅客运输周转量上来看,铁路与公路齐头并进,民航紧随其后。(2分)
22.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4分)

画面:一个人在一堵墙边烤火,在他的旁边,一架残损的梯子靠在墙上;(1分)梯子下面,有一把锯和一些木柴。(1分) 寓意: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毁掉自己的机会和前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要仔细观察画面,叙述画面时可按先重点后次要的顺序,先写人的活动,再写人旁边的梯子、锯子和柴火。分析寓意时,应结合漫画的标题进行。显然,画面中的人若能顺着梯子攀登,就能登上上面的光明地带,但是此人却为了解决一时的寒冷,自己毁掉了梯子,使自己失去了登上地面的可能。漫画的标题就揭示了漫画的主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以“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竹文化节在江西宜春举办,下面是这次文化节节徽的主体部分,整个构图的色彩全为绿色。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构图特征及文化内涵。(6分)

由竹叶构成汉字“竹”,点明了竹文化节的特点;(2分)数字6代表第六届文化节;(2分)整个构图的色彩为绿色,彰显了“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的主题特征。(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由竹叶构成汉字“竹 ”,点明了竹文化节的特点;数字6代表第六届文化节;整个构图的色彩为绿色,彰显了“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的主题特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