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这是两幅标题为“一百多年前和一百多年后”的照片,请写出它们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5分 )

提示:上面一幅图片中,人物手拿手机;下面一幅图片中,人物手拿烟枪。
构图要素:一百多年前后分别有一个青年躺在床上吸食鸦片和玩弄手机。(2分)
寓意:鸦片曾经毒害国人的精神,导致国家破亡;如今手机又变为国人新的“精神毒品”。警示我们不可沉溺其中,以免玩物丧志。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注意分析二者在形与神两方面的相似之处,进而挖掘其深刻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简单叙述下图内容,并阐述其寓意。(5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2分)寓意:空巢老人缺少关怀,儿女们要常回家看看。(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①描述画面,注意不要忽略画面中的任何信息。②是对画面中老人语言的理解,老人对镜子中的自己说“孩子们都忙”,表明老人长时间孤独自处,考生由此就可以总结出答案了。③是对漫画寓意的揭示,画中老人说孩子们忙,表明孩子们没有时间陪伴老人,老人缺少的是精神上的照顾,而不是物质上的,由此可总结出该处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题的题型较多,考生应先辨明其所属,然后再应对解答。如何做漫画类转换题:1.审题(1)审清题干要求,特别注意是要“描述画面”还是“介绍画面”之类的区别。(2)审漫画:①审标题,仔细审读漫画的题目,认真分析思考题目的含义;②审主体画面,准确把握漫画的主题;③审题注和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漫画的特别提示,这也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思想。在审题结束后不要急于解答,要认真分析思考漫画反映的问题有什么典型性,有哪些实际意义等,至少应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从观察漫画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来看,漫画直接说明了什么问题,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二是在欣赏之余闭上眼睛想一想,漫画间接说明了什么,即在作品内容的背后反映的问题或原因是什么。在解题时,还要将漫画这一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2.答题(1)拟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2)说画面。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描述时要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准确表述。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另外,如是说明画面,语言要客观;如是描述画面内容,语言可以形象些。(3)挖寓意。要仔细品味画中的文字或解说,还要注意漫画夸张的细节,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需要联系与漫画相类似的人或事。
17.湖南省第一届中__会开幕式于9月8日在明德中学体育馆举行,这是本届运动会的会旗。请你说说该标志的构成元素及其寓意。 (5分)

会旗要素:盛开的芙蓉花,变形的行书“湘”字,中间为一个腾跃的青少年,四周是类似五环的花瓣造型。寓意:1.整个会旗构图主题凸显出湖湘文化特色,芙蓉花是湖南省省花,“湘”字的行书变形也寓意这是三湘大地的一件盛事2.以腾跃的青少年为花蕊,以五环作为芙蓉花瓣的构成既凸显湖南特色,又突出了中__会的特点。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图标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题干中“湖南省第一届中__会开幕式于9月8日在明德中学体育馆举行”的会旗提示,展开联想,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再湖南文化特色以及运动会的精神角度答出会旗的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该标志由心、鸽子,手构成。“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
(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徽标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总分的顺序,展开合理的联想,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联系社会现实,从徽标创作的意图角度出发,结合着题干“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的提示答出其寓意即可。例如,本题的标志是“中国青年志愿者”;二是注意徽标是由哪几个图案组成的,每个图案表达什么意思,如这个图案中的“心”“手”“鸽子”各有什么寓意,然后综合起来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的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限18字以内做答(不含标点)。(5分)
结论(1):
(2):
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美的形体含有一个原则:平衡或匀称。(答对任意两条均可,答对一条得3分,两条得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实验的过程及产生的结果,可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作答,观点明确。此类题目与图表题中“根据图表写结论”属于同一类型。根据事实写出结论,首先要知道事实是什么,根据事实得出结论围绕的中心(或结论的对象),既然要得出两个结论,就要找到两个对象。根据材料可以知道实验的内容是关于“颜色的重量”,实验的结果是“美的原因”;再根据“数据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说明人们习惯了上浅下深;“他们的理由”说明形体要“美”就必须匀称。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题的题型较多,考生应先辨明其所属,然后再应对解答。本题属于看图表得出结论。第一、全面准确地认读图表内容。一般来说,解读图表遵循以下流程:(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第二、对认读结果的要求,注意两点:①结果与源信息的同一性。即图表包含的陈述对象、比较的各个项目角度、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转换中一定要全面准确,不遗漏。若题目要求把图表内容表述出来,还要引用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②结果与源信息的一致性。即在归结中,答案要点要与图表反映的整体趋向、观点态度一致。同时还要注意与题干中字数和句式的要求一致性。
22.请说明下面漫画《砍》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6分)

内容(4分):
寓意(2分):
(1)内容:有许多树桩,一个人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拄着一把大斧,一手摁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4分)
(2)寓意:滥砍滥伐森林,最终断送的是人类自己的生命。( 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一、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三、看清漫画标题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3分)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3分)
(1)画面正中有一个餐桌,表明该家庭正要搞家庭聚会,餐桌旁两男子和一女子低头自顾自在玩手机,看到这种现象,老人紧握拳头非常气愤,摔坏了盘子,并说:“你们就和手机过吧!”(3分)
(2)批评了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人们总是低头玩手机而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的现象。(3分)
【解析】
解答此题,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1.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4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打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渐渐的和道德标准远离了,人们一心想着的都是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却把道德标准忘却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面是我国的“人民调解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人民调解标志由紧握的双手,红心和橄榄枝组成(2分)。红心,象征人民调解工作者的奉献,紧握的双手象征通过调解化解了矛盾,橄榄枝代表和平与希望(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人民调解标志由紧握的双手,红心和橄榄枝组成。红心,象征人民调解工作者的奉献,紧握的双手象征通过调解化解了矛盾,橄榄枝代表和平与希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3分)
(2) 请概括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3分)
(1)描述标志:“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1分)
“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1分)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1分)
(2)寓意: “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2分)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徽标类的图文转换题,一定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名称,如本题的标志是“中国青年志愿者”;二是注意徽标是由哪几个图案组成的,每个图案表达什么意思,如这个图案中的“心”“手”“鸽子”各有什么寓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表达什么意思就清晰了。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