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砍》的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100字。

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人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拄着一把大斧,一手摁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漫画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解析】

试题分析::画面背景:树林中。人物:一个无头的人。他在做什么:握着手中的斧头,脚踩树墩。还有树林中没有一棵树,只剩下树墩。把背景、人物、主要的事件连缀起来,即是画面的主要内容。漫画寓意: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一、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三、看清漫画标题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18.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

答:

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3句各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图标分析类题目要从图案、文字、字母、寓意几方面分析,本题中考生要注意观察图片后,认真领会试题中的文字内容,不难发现本图标是前提和基础两部分构成,下方的听和读有交叉,说和写有交叉。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会有字数的限制,考生千万不能超出字数的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 文明就餐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下面是“某校餐厅学生文明就餐个人信息统计表”读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文明就餐情况

A.

B.

C.

取用餐具情况

人手一份67.16%

偶尔多拿几份24.51%

抓一把8.33%

自觉回收餐具情况

每次都会20.4%

基本上会42.29%

不会37.31%

自觉排队就餐情况

每次都排队47.3%

基本上排队23.5%

看情况29.2%

饭菜剩余情况

每次剩余28.4%

从来没有8%

不一定63.6%

开关水龙头情况

每次都会关37.9%

不会关6.8%

不一定55.3%

(1)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分)

答: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就餐中的浪费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①多数学生有了文明就餐的意识,但还没有真正做到文明就餐(2分)

②就餐时浪费粮食、自来水现象还比较突出(2分)

(2)天地“粮”心,费之何忍。(2分)(或 不要让我无故“流泪” 爱惜生命之源,“关注”点点滴滴等)

16.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5分)

 

(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

标题:

(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3分)

16.⑴题目:愿望。  

⑵内涵:时间是个不可逆的人生历程。少年时源于一种对生命的好奇与挥霍,老希望把时间前移;老年感慨于“夕阳无限好”,希望时间为自己倒流,抓住生命的美丽,弥补人生的遗憾。这两种愿望都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不可实现的,所以要把握当下,珍惜人生的每个过程;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

14.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古村落衰落、消失现象日益加剧。湖北省在建设秀美湖北的同时加强了古村落的保护。请你用简要的文字描述下面一幅宣传画的内容,并拟写一条宣传语。(6分)

内容简介:(3分)

宣传语:(3分)

15.内容简介:一双有力的大手高高托举起绿树掩隐中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在人们的呵护中炊烟袅袅,祥和静谧(3分)。宣传语示例:①守护秀美村落,留存文明记忆。②建设灵秀湖北,呵护传统村落。③留住古村文明之根,建设精神家园之魂。④美丽乡村幸福路,传统村落觅乡愁(3分)。

16 .①鸟类选择筑巢材料的能力是天生的(2分)②一组只能获得柔韧、松软的材料(2分)③草雀会自主选择更合适的筑巢材料(或“草雀更青睐于更硬的筑巢材料”)(2分)

19.下面是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现代文(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命题的图表说明,请你根据图表说说这三年命题的变与不变,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4分)

年份

选 文

题 材

题1考点

题2考点

题3考点

2012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科技黑箱

重要概念理解

重要句子理解

信息推断

2013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老子年代

重要概念理解

重要句子理解

信息推断

2014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悲剧

重要概念理解

信息筛选与整合

理解与分析

答:

19.(4分)答:近三年现代文阅读,都设三道题,其中“重要概念理解”三年都考了;(2分)“重要句子理解”和“信息推断”连考两年后,变为“信息筛选与整合”和“理解与分析”的考查。(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17.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源起湖北丹江口水库,终至北京、天津。请依据下图,用一段文字描述该干线工程的输水路线。要求:

①包含图示总干渠经过地;

②不少于5 个动词;

③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

④不超过80 字。(6分)

17.一渠清泉,源自丹江口水库,从南阳上郑州,穿越黄河,过焦作,出安阳,入河北邯郸,经邢台,走石家庄,分流东至天津,北达北京。源源南水北流去,绵绵千里饮甘泉。

17. 下图是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志愿服务标识”。请仔细观察,对标识的构成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等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5分)

17、.此标志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上面的“士”像一只振翅飞起的鸽子,传递着友爱;下面的“心”像一条弯曲、飘逸的彩带,象征着心灵相连。

18.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6分)

内容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内容概述:画面中的瓶子里盛着高度到瓶身一半的水。一只乌鸦栖息在瓶口惬意地用吸管喝着水,另一只乌鸦满头大汗地衔来许多石子投进瓶中,很吃惊地对喝水的乌鸦说:“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17.下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标志”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


17. 该标志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两点顺势融入年份“2022”,生动自然;最下方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志。(构图要素3分,寓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