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语言要生动,并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

(1)画面内容:

(2)标题:

(1)内容(示例):画面上,鸡正在给鸭讲有关游泳的知识。鸡道貌岸然地讲着课,盲目而愚蠢的鸭严肃认真地做着笔记。黑板上有英语,而“浅”字却写错了。

(2)标题(示例):①外行领导内行 误人子弟;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③纸上谈“泳”终觉浅;④教鸭游泳鸡为师;⑤老师是个门外汉不懂装懂;⑥“专家”授课。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考查漫画读图题。第一问是说画面。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描述时要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准确表述。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另外,如是说明画面,语言要客观;如是描述画面内容,语言可以形象些。画面上,鸡正在给鸭讲有关游泳的知识。鸡道貌岸然地讲着课,盲目而愚蠢的鸭严肃认真地做着笔记。黑板上有英语,而“浅”字却写错了。第二问是拟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可分析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由于漫画形式特殊,大多具有夸张、讽刺艺术特性,并非一下子就能弄清其揭露的现象或揭示的道理,因此,解答漫画题最重要的是理清思路。须遵循下列步骤:①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着漫画的“心灵”,往往提示主要内容或点明画旨。②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③透视夸张手法了解作者意图。解读漫画,不妨先分析其夸张的手法,了解作者的意图。④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来理解漫画。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⑤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本题解答时要抓住图中的错误的中文文字、英文字母“HOW TO SWIM”,及题干给的说明“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可分析出答案。

24.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①当你走在平衡点之前时,以为会越走越高。(或: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你可以越走越高。)

③当你回到平衡点时,你会发现达到了平。(或者当你退回到平衡点时,才发现平衡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解析】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内容。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文中三幅图是紧密相连的,根据图2的文字,观察图的要素,人、支点、平衡木,根据人位置的变化和平衡木的位置变化,配文字。如图1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你可以越走越高;图3当你退回到平衡点时,才发现平衡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请细读下面这幅题为“请对下联”的漫画,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21.从不同角度说说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

22.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21.懂得对联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有些对联弱化为标语口号,缺少特有的文化意味。

22.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能让对联这块文化瑰宝失传。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题,品寓意。本题要求说说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考生答题是结合题干中内容“元宵灯会上,不少对联没人能对上。有人说,现在谁还会对对联啊;也有人说,是因为上联拟得不好。”联系漫画中上联内容“传承中华民族汉字魂任重道远”结合题干中“文化现象”的要求。得出答案。

22.题干问的是“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本题关键词“对联弱化”考生可根据现象,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开思考。内容要积极。

23.下面是为了绿色出行而设计的图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图片以绿色为主,由树叶和车轮组成车的形状,用简洁、凝练的表现方式,呼吁人们实现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目标。(答出构图要素2分,答出寓意3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对应图文转换题,要根据图形中的所有构成要素,联系社会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再根据创作意图来答出其寓意。此图是由绿色叶子构成的交通工具,下面写着绿色交通,低碳出行,联系社会现实,很容易联想到创造者对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呼吁目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2016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上开学考试)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去年对日美中3国7233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 日本 美国 中国
1.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7.5% 57.2% 42.2%
2.觉得自己优秀 83.2% 11.2% 32.7%
3.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52.7% 74.4% 62.3%
4.父母非常了解我 68.0% 82% 85%

A:日本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B:高中生大多觉得父母师长懂得自己 C:美国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认同度高 D:高中生不要妄自菲薄,要树立奋斗目标

7.(2016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今年国庆节期间,各旅游景点游客爆满,各种不文明现象触目惊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又一次提到议事日程,下面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题标志,请对其创意进行诠释。(不少于两条)

①标志由汉字“文”和图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②标志整体为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体现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动态的龙,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示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增强公民文明意识,树立礼仪之邦文明形象的目的。(大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徽标类题目,本题图标从外形上看,龙形、长城、“文”字的特征比较明显,龙,即是中华民族,又是中国历史的代表;长城是中华文明,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代表;而“文”字,则即可以理解成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又可以理解成文明。考生能把这些信息分析出来,也就可以总结出答案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题的题型较多,考生应先辨明其所属,然后再应对解答。本题属于标志图与文的转换。对于这种题型,主要按照下列步骤操作:首先,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总体-局部)进行说明,注意联系图标中的标题,中英文字字母的大小写、首字母缩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和事件等。其次,注意由表及里把握图标的实质,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说明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再次,语言要准确、严密、平实、简明。所谓准确,即符合实际。

6.(2016届东北师大附中、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长春11高和松原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

构图要素:该标识以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设计元素。(2分)寓意: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共同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1分)。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1分),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1分)。飞翔的和平鸽也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__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这点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构图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首先观察画面,看画面由哪几部分组成,主要是数字“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构成,然后观察其形状,是“V”字的长城图案;再结合题干的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解读其设计的内涵。应先解读构成的成分的含义,再看其形状的含义,这样就不会出现遗漏。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题方法: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该题中应关注逻辑顺序。

下面是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孩子上网相关行为的情况调查表,请结合具体项目和数据完成后面的问题。

23.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家长对于子女上网的内心矛盾在于 :

24.请综合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一角度不超过12个字。

(1)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又怕他们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

(2)学生: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家长:积极引导,平等交流。学校:加强管理,严格规定。(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2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题,品寓意。本题要求的是描述内容,要求做到客观、全面,即把所呈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说明。题目要求总结“家长对于子女上网的内心矛盾”,图表内容“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孩子上网相关行为”考生可抓住数字对比悬殊的项目进行分析,将图表上的文字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描述和概括画面的能力。描述类,就是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概括内容类,做这类的题目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一般应涵盖90%的内容,当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多数,可以舍弃一小部分忽略不计。要做好这类题目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分清类型。如果是单个对象,那么考虑的是选取一部分,从问题入手;如果是多个对象,就需要我们在分析表格的内容时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采用相加(并列关系),相并(主次关系),相异(相似关系)。比如题中对于不同内容家长反应不同,我们就要综合考略,分析家长矛盾心理。

2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综合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一角度不超过12个字。”本题关键词“综合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角度”考生可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建议,学生侧重趋利避害,家长侧重引导,学校侧重管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图表反应问题的解决意见的考察,考生答题时要紧密结合图表内容,根据上题的分析,选好角度,提一条建设性建议就相对容易了。注意所提的建议只要一条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建议要具体,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19.下面是“无偿献血”宣传画的主体图形,请描述画面,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无数只健壮有力的手,握紧了拳头,围绕在一颗红心的周围,热血不断地通过胶管流向红心,红心有了生机与笑容。寓意着团结一起,共救生命!(共5分。构图要素描述准确3分,寓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对画面中“拳头”“心”的解说,解说时要结合题片的题目“无偿献血”。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换有图标、图表、图片和漫画,此题属于题片的题目,注意分析题片的含义,解说时注意分析题片的含义。

22.近年来,“微公益”的流行使公益慈善更深入地走进了公众生活。下图是微公益图标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两手相握组成 “心”形,寓意人们携手献爱心,让世界充满爱;“心”形与上面的两只眼睛又组成了圆圆的笑脸,寓意公益小事聚合起来,共同创造幸福生活,人人开心幸福。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注意所写内容要包含所有的图片信息,注意徽标中的抽象的图案所代表的意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