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面是“世界环境日”国家环保总局设计的图标,请写出该图标的设计元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00字左右。

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

①设计元素:由中英文字构成的宣传标语,“浪花”、似“鱼”又似“鸟”的海洋生物以及“珍珠”的图形组成。

②寓意:“碧海行动”说明今年环境日的主 要目标是净化海洋环境,“浪花”象征海洋;“手”象征关爱、保护;“珍珠”象征海洋资源的珍贵;鸟颈的空白处象征海湾。各种图案要素有机、和谐地统一在 圆形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注意图中浪花、鱼、珍珠的变体,然后联系徽标的题目并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请认真研读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主旨。(不超过150字)

描述:画面的左边,一位衣着时尚的女子,正紧搂大树,准备与自然合影。/ 右边的时髦男子一边举着相机为她拍照,一边兴高采烈地赞叹道:“景色美极啦!”/ 在他们的脚下,是随意丢弃的垃圾和被踩得乱七八糟的草地。

主旨:批判了那些打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美、践踏美的行为。(或“讽刺了那些打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美,践踏美的旅游者。”)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主旨”本题考查根据图表概括内容的能力。图片文字解读是指分析诠释图片文字文化内涵,它不是一般的文字,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因此,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要审清主题、标题,辨清要素(图形、线条、文字),化虚为实(化抽象要素为具体内容)。本题的漫画内容比较多,考生要抓住人物形象“位衣着时尚的女子和右边的时髦男子”展开描述。图形寓意可以紧扣漫画中文字“景色美极啦”等,联系社会实际。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典例拓展】对于图形(主旨)寓意,总体思路:多角度联想,按要求答题。联想的多个角度:一、主题。徽标名称中关键的一个字的汉字或拼音首写字母一般会出现,图形和颜色也会为主题服务。二、文字。1.汉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中有个写意的汉字“竹”,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有个汉字“京”,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有个汉字“月”。2.阿拉伯数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总体上形成“6”,还有一个隐含的“6”,就是6片竹叶。3.英文及首写字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标是“CCTV”。4.汉语拼音首写字母。如洛阳电视台台标表面是“TV”,实际是变形的“洛阳”的拼音首写字母“LY”;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里有“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5.汉字的分与合。如中国公民道德标志里,总体是个“公”字,分开看,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心”字形,说明公德心体现人内在的素养。三、图形。1.图形的多方面含意。比如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中,那只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其实那滴水也可以解释为像眼泪,如果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只是因为2013年新课标二卷的这个题目中限定不超过70个字,写不下而已。(那只手放在别的徽标里,也可能表示白鸽或字母“S”。)2.图形的分与合。比如2013年新课标卷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外围是十个环,但不能孤立去看这些环,还要看到它们环环相扣、象征共同保护环境的一面。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洛阳举办)标志中间总体有朵牡丹花,分开看是蝙蝠,“蝠”与“福”谐音。3.图形的阴与阳。比如全国妇联会徽中间,总体是朵花,而阴处是三个“女”字的旋转重叠,阳处是三个“W”,而“W”是英语“Woman”的首写字母。四、图与文的结合。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的汉字“京”同时也是个跑动的人的形状;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的汉字“月”中间两横是两个脚印,表达登月的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组成轮椅形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志的汉字“文”同时是条龙,龙尾上还有长城。中国环境标志则是由“环”形想到环境、环保。沈阳全民读书月标志总体是“S”,“S”既是“沈阳”的“沈”字的拼音首写字母,也是“书”字的拼音首写字母;分开看这个“S”,又是打开的两本书,两书中间还有只眼睛。五、颜色。高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和中国公民道德标志呈红色,总体上都是中国印。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会徽的红绿蓝三条彩带,既是凤尾,又比喻赛场跑道。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整体为绿色,意为“绿色环保”、“绿色生活”。

22.读下面的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

(1)漫画内容: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1)示例: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画面的左上角有“这不是胜利”的字样。

(2)示例: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肆意砍伐树木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识图能力,也就是所谓“图文转换”的能力。题目包含一问:描述画面内容但两个要求要注意:一是内容完整,表达准确,二是语句要连贯。解答时,注意组织答案顺序即可。(1)漫画的内容要用说明性的文字,说明要有一定的顺序,先写“手掌形的树”,再具体写“食指”和“中指”成“V”形,再写“几片小叶”,语言简洁,不要评论。(2)回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这并不是胜利”,以及图画内容谈感受和启示,能说出漫画的含义,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下图是2016荆门国际马拉松赛徽标设计一等奖作品,请仔细观察徽标内容,结合注解,说明徽标的构图及寓意。

注:徽标由红、兰、绿、桔色构成。

徽标以荆门拼音首写字母“JM”构成,表明这次比赛在荆门举行;“JM”变形为马拉松长跑运动员赛点冲刺时刻,体现体育赛事主题;图上有三位马拉松长跑运动员,三人为众,众多长跑运动员参与赛事,体现了马拉松规模;红、兰、绿、桔等色彩表示生机、活泼、活力、魅力、热烈,寓意国际马拉松特色和体育精神。(要求表达清晰有条理,答出三点可得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

作答此类题注意把握图案中的相关内容,比如变形的字母、汉字、数字以及变形的实物等,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与徽标的使用对象、场合、表达的主题等的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右面是中国邮政为宣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而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徒刑,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构图要素:灯笼、老人、居民、伞;(图形由老人、伞和居民组成,这些要素又巧妙地构成一个灯笼)

寓意:灯笼代表中国,老人代表居民养老,民居代表城乡,伞代表保护与全覆盖,体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为城乡居民创建的新生活。

【解析】

试题分析:

作答此类题注意把握图案中的相关内容,比如变形的字母、汉字、数字以及变形的实物等,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与徽标的使用对象、场合、表达的主题等的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本次春游全班分为5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目提示读懂“构思框架”的意思,然后按合理顺序说明,比如,可以按先从“框架”最底部的“春游分五组”说起的先总后分顺序,也可按先从“框架”上部的“人人参与”等项目说起的先分后总的顺序,等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题的题型较多,考生应先辨明其所属,然后再应对解答。本题属于图表题与文的转换。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解答此题,可先描述图的构思框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在框架中主要是准备活动和实施过程,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先作哪些准备,然后进行哪些活动,涵盖框架途中的信息。要注意字数不能超过80个字。

19.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设计的巧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个字。

图形由“BEIJING”、“2022”和中国书法“冬”字组成,它由一个运动的人物形象和其下方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巧妙组成汉字“冬”,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了动感、时尚和现代,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本题注意题中的文字,抽象符号,注意名称“冬奥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下面是一幅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画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字。

构图要素:排污管及其排除的污水、河中的游鱼及其尸骸、剪刀与“剪掉”的字样。寓意:污水排到河里导致游鱼死亡,代表环境污染。污水图案上打开的剪刀正要剪断污水和“剪掉”字样,预示着环境治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漫画构成要素,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联系题干,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从画面上可以看到的:污水从排污管排出,一把剪子正在剪排污管,排污管下方原本活着的游鱼经过污水,然后变成死鱼等。寓意可联系社会现实及题干中“保护生态环境”,从创作意图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对象--细节。 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理解画面的内涵。由画面到生活,深入感知,由果推因,由表及里。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辨析漫画寓意一定要细心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以及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发挥想象,选择题采用排除法,先排除不合理的想象,可使答题事半功倍。如本题关键要素:污水、排污管、剪子、游鱼及死鱼等。寓意可联系社会现实及题干中“保护生态环境”,从创作意图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17.下面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图标,请写出该图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示例)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多颗“心”汇聚,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因慈善而汇聚到一起,变形的双手托举着儿童,寓意着共同呵护、关爱与援助儿童。(构成要素少一个要素扣1分,扣满2分为止;寓意写到慈善、汇聚、关爱和援助儿童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图标的各个构图细节:双手捧起小禾苗(孩子),四颗红心围绕着一颗红心。结合题干中的“中华慈善总会”,说明寓意。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徽标的题目,注意徽标中的图案和文字,重点注意抽象图案中“手”“心”然后结合这些图形和名称“慈善总会”的名称分析寓意。

16.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高三语文复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复习,需要落实基础背诵,强化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包含所有的内容,然后注意各图案之间的逻辑关系。

【名师点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有分析图标、分析图片、解说图标,描述图片,分析漫画等,此题是分析图片,答题时注意包含所有的内容,然后注意各图案之间的逻辑关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