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面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标志,请从图案设计的角度揭示这个图形的构图要素和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①“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

②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以跨世纪的精神风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表现青年志愿者“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图案设计的角度揭示这个图形的构图要素和寓意”考查的是图形的构图要素和寓意。本题考查读图的能力。直观地看本图案主体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结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解析图案的寓意。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典例拓展】对于图形(主旨)寓意,总体思路:多角度联想,按要求答题。联想的多个角度:一、主题。徽标名称中关键的一个字的汉字或拼音首写字母一般会出现,图形和颜色也会为主题服务。二、文字。1.汉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中有个写意的汉字“竹”,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有个汉字“京”,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有个汉字“月”。2.阿拉伯数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总体上形成“6”,还有一个隐含的“6”,就是6片竹叶。3.英文及首写字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标是“CCTV”。4.汉语拼音首写字母。如洛阳电视台台标表面是“TV”,实际是变形的“洛阳”的拼音首写字母“LY”;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里有“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5.汉字的分与合。如中国公民道德标志里,总体是个“公”字,分开看,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心”字形,说明公德心体现人内在的素养。三、图形。1.图形的多方面含意。比如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中,那只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其实那滴水也可以解释为像眼泪,如果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只是因为2013年新课标二卷的这个题目中限定不超过70个字,写不下而已。(那只手放在别的徽标里,也可能表示白鸽或字母“S”。)2.图形的分与合。比如2013年新课标卷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外围是十个环,但不能孤立去看这些环,还要看到它们环环相扣、象征共同保护环境的一面。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洛阳举办)标志中间总体有朵牡丹花,分开看是蝙蝠,“蝠”与“福”谐音。3.图形的阴与阳。比如全国妇联会徽中间,总体是朵花,而阴处是三个“女”字的旋转重叠,阳处是三个“W”,而“W”是英语“Woman”的首写字母。四、图与文的结合。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的汉字“京”同时也是个跑动的人的形状;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的汉字“月”中间两横是两个脚印,表达登月的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组成轮椅形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志的汉字“文”同时是条龙,龙尾上还有长城。中国环境标志则是由“环”形想到环境、环保。沈阳全民读书月标志总体是“S”,“S”既是“沈阳”的“沈”字的拼音首写字母,也是“书”字的拼音首写字母;分开看这个“S”,又是打开的两本书,两书中间还有只眼睛。五、颜色。高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和中国公民道德标志呈红色,总体上都是中国印。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会徽的红绿蓝三条彩带,既是凤尾,又比喻赛场跑道。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整体为绿色,意为“绿色环保”、“绿色生活”。

23.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出其构图要素,并对其寓意进行简单评述。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漫画由字母“w”“i”“f”和一个被吊死在“f”上的人一起,构成无线网络“wifi”字样。 警示人们,要理智看待和使用无线网络,否则会给人带来恶果。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写出该漫画的构图要素就是要求把漫画内容介绍清楚,漫画中有什么内容就介绍什么,不用加以描述。回答寓意时要抓住字母“w”“i”“f”和一个被吊死在“f”上的人这些内容分析。重点内容是无线网络带来的危害。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实质考查压缩语段中的图文转述题。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解答时要先简述构图要素,然后揭示寓意,句子表述要条理,短短的句子中不能有病句,语言尽量简洁,同时关注限制,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21.下面是 “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画面中心是圆形,寓意全国;中间是“法”字和日期“12•4” ;“水”部形如喇叭,寓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传播; “去”部形如钥匙,寓意通过法制宣传开启法律知识之门。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要认真读图,找出构图要素,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本图标的构图要素为圆形、“法”字和日期“12•4”;然后根据“全国法制宣传日”这一主题来总结寓意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网络购物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1)(2)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图表一:网民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分布

图表二: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分布

(1)从图表一可以看出,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被访者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价格虽然很重要,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更进一步发挥网络购物这些方面的优势,是吸引和维持网民进行网络购物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方面。

(2)从图表二可以看出,在没有购买经历的网民中,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不信任网站,怕受骗,担心商品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质疑其安全性,程序烦琐麻烦,担心付款和配送出问题等。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是推动我国网络购物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

(1)方便、价格低以及商品多样

(2)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机制,完善配套服务,使网络环境更安全,购物流程更简洁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图文转换中的表格转换。首先要抓图表反映的对象,应为“网络购物”;然后抓数字及数字的变化,一般注意最大和最小(数字或幅度),主要是“送货上门、提货方便”“价格方便”“种类较多”。第二问要注意从反面入手,并且和前文的内容相对应。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表文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而该题中考核以主观题出现。

23.请简要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1.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

2.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涨幅较大,其中后者涨幅最大。

3衣着价格呈现负增长。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这一限制,既然不允许出现数字,那么就应该想到“总体、较大、最大”等类似的文字。具体解答时要仔细比较图表的内容,然后筛选整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本题根据眉头内容“居民消费品价格分类别环比涨跌幅”, 题干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这一限制,既然不允许出现数字,可以概括出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涨幅较大,其中后者涨幅最大等。

19.下面是2016年“品读最柔美的乡愁”获奖作品,请你根据示例,运用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不作要求),选择另外三幅画中的一幅,再写一段关于乡愁的感悟。

(四幅画上的文字分别是:舌尖上的乡愁、足迹上的乡愁、指尖上的乡愁、回家;图片分别是:汤圆、风筝、虎头鞋、火车票)

示例:乡愁是什么?甜的怡人,酸的爽洌,辣的动情,与沉甸甸的爱意融合在一起。乡愁是什么?圆圆的馒头,晶莹的馄饨,温润的米粥,与美滋滋的心情聚集在一起。乡愁是什么?那就是舌尖上的味道,母亲的爱。

乡愁是什么?舒适的怡人,多彩的愉悦,精致的动情,与沉甸甸的爱意融合在一起。乡愁是什么?精细的针线,斑斓的色彩,灵动的线条,与美滋滋的心情聚集在一起。乡愁是什么?那就是指尖上的艺术,母亲的爱。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看图说话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同时考查考生仿写的能力。题干要求“根据示例,运用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不作要求),选择另外三幅画中的一幅,再写一段关于乡愁的感悟。”,答题关键词为“反复、比喻”“ 乡愁”,这就要求考生的文字要以“乡愁”为主描述图片内容,并运用“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看图说话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案要求答题。比喻、反复手法各1分;扣住“乡愁”主题,1分。

23.阅读下面这幅“合家吃西瓜”的漫画,用文字描述画面内容(50字左右,标点除外),并概括漫画主题(20字左右)

 画面内容——切好的西瓜摆在孩子面前,他咬掉西瓜最好吃的中心,把瓜瓣递给一旁的妈妈,妈妈咬一口,递给爸爸,爸爸递给爷爷,爷爷递给奶奶

主题:讽刺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错误教育观念(或:批判溺爱孩子的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要解读画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其中应当注意图中西瓜的变化,然后再揭示主题,揭示主题时可以采用“讽刺了(批判了)......”句式作答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图为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请简要叙述其构图设计及含义,(字母部分除外,会徽主体部分为绿色)。不超过120字。

主体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与“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愿望。“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细读所给徽标,分析构图要素,从中找出三人合臂相拥组成的“世”字,然后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这一主题考虑其构图要素的含义,最后用简洁通畅的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注意题目中的字数限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标识,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个字。

参考答案:要素:数字“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V”字型长城图案。寓意:象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共建和平,共创美好未来。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标,完成后面的问题。

(1)这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题标志,请对其创意进行诠释。

(2)为此次活动计划写一句宣传标语。

(1)①标志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②标志整体为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示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亲切感,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示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增强公民文明意识,弘扬礼仪之邦文明形象的目的。

(2)(示例)①倡导文明旅游共建和谐社会 ②提升公民素质倡导文明旅游(任选其一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第一小题,首先要认真读图,分析图中的相关构图要素,诠释创意时要把构图要素与“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这一主题联系起来;解答第二小题,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结合图标的主题,语言要简洁明了、上口易记、有一定的宣传号召作用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