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以及“最想工作的地方”的调查情况。请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

表一: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

理想工作

企业管理者

公务员

医生

自己创业

法律工作者

比例

20%

8.3%

8.4%

52.8%

10.5%

表二:我国大学生最想工作的地方

理想工作地

所在地区的镇

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

国内大城市

所在地区的县

所在地区的村

比例

10.6%

30.4%

34.2%

15.8%

9%

23.请综合表一、表二的信息,简要概括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

24.针对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23.示例一:我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想要自己创业,并且都想到国内大城市和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工作。

示例二:我国多数大学生不大愿意从事医生、公务员的职业,并且不愿意往所在地区的县、镇、村工作。

24.示例一:①绝大多数大学生想要自己创业,因为自己创业更具挑战性,大学生初出社会拥有闯荡的勇气和充足的精力,并且自己创业不受他人约束,比较自由。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大学生们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充满信心。②大多数选择国内大城市和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工作,因为这些地方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各种资源丰富,创造经济财富的机会更大。(意思相近或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①我国多数大学生不大愿意从事医生、公务员的职业,因为医生工作压力大,且 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时间不够自由。所以选择这一职业的人不多。公务员工作过于稳定,收入较固定,工作时间不够自由,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大多喜欢挑战和刺激,因此选择公务员的人也较少。②多数学生不愿意往所在地区的县、镇、村工作,因为这些地方经济 发展与大中城市比相对落后,各种条件、资源都比不上大中城市,带来经济财富的机会相对较小。(意思相近或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2013年12月10日《环球时报》对“中国是不是世界强国?”的调查,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表1:中国是世界强国吗?

受访国家

英国

美国

俄罗斯

韩国

菲宾律

澳大利亚

南非

巴西

认同比例

74.2

60

45.5

60

45.2

60

76.9

60

23.请用一句话概括表1的结论。(不超过20字)

表2:中国具备世界强国的现有条件

世界强国必备条件

经济实力

政治及外交实力

军事实力

文化实力

中国现有实力百分比

73

34.3

23.6

22.2

24.根据表2的内容,你认为中国要早日成为世界强国该怎样做?请写—条建议。

23.六成( 或大多数)受访国认同中国是强国。(或世界对中国是强国认同度较高)

24.中国要着力在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提升实力,不能只关注经济实力的提升。(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实力亟待提升。)

【解析】

试题分析:

23.解答该题,要认真阅读图表,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如标题注释、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注意,图表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准确,本题图表的调查内容为是否认同“中国是世界强国”,从图表中列出的数据看,大多数国家的认同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根据这个数据,考生就可以总结出图表的结论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本题图表调查的是“中国具备世界强国的现有条件”,从所得数据看,只有经济一项高达百分之七十三,其它的如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都没有超过百分之三十五,这表明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因此,考生就可以从这些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通顺,表达简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请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写出漫画寓意,标题不超过5个字予以不超过50字。

标题:比穷酸。

寓意:一些地方正在将简朴务实的规定演变成一场比穷比寒酸的闹剧,讽刺了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读图了解该漫画大意,重点看图片上的文字,反应了一些地方正在将简朴务实的规定演变成一场比穷比寒酸的闹剧,讽刺了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答题思路:看标题,看画面,看文字,看夸张,联想现实。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题的题型较多,考生应先辨明其所属,然后再应对解答。如何做漫画类转换题:1.审题(1)审清题干要求,特别注意是要“描述画面”还是“介绍画面”之类的区别。(2)审漫画:①审标题,仔细审读漫画的题目,认真分析思考题目的含义;②审主体画面,准确把握漫画的主题;③审题注和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漫画的特别提示,这也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思想。在审题结束后不要急于解答,要认真分析思考漫画反映的问题有什么典型性,有哪些实际意义等,至少应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从观察漫画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来看,漫画直接说明了什么问题,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二是在欣赏之余闭上眼睛想一想,漫画间接说明了什么,即在作品内容的背后反映的问题或原因是什么。在解题时,还要将漫画这一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2.答题(1)拟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2)说画面。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描述时要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准确表述。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的图文信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另外,如是说明画面,语言要客观;如是描述画面内容,语言可以形象些。(3)挖寓意。要仔细品味画中的文字或解说,还要注意漫画夸张的细节,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需要联系与漫画相类似的人或事。

20.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材料,完成后面两题。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记文回忆百分数

全部时间诵读

35

35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37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41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42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2

(1)根据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1)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2)背诵材料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以提高背诵(或识记)效果。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表头是“尝试回忆效果”和“全部时间诵读”。 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启示:背诵材料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以提高背诵(或识记)效果。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表解说的题目,图表解说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表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表头和极值,表头反应的是图表的重点,极值是表中的特殊部分,也是重点分析的对象,同类数据之间还要观察变化的趋势,分析事件的走向。如果是提出建议要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如本题启示:背诵材料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以提高背诵(或识记)效果。

21.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标,完成后面的问题。

这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体标志(不包含文字),请对其构成进行说明并诠释其创意。

标识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②标识整体为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增强公民文明意识,弘扬礼仪之邦文明形象的目的。(表达通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化要先明确图标的用途,本图标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标志。如此,再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个图标整体像是一个“文”字,“文”字头又像是一个龙头,如此整个图标又像是一条腾飞的巨龙。“文”字一捺可以看做是长城的造型。这样,就可以准确理解“文明素质”“中国公民”“旅游”这些概念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对下面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有暗讽。 B: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 C: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 D:“怎样发财……?”揭示了人物心理,进一步增强了漫画的讽刺意义。

5.下列各选项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工作态度重要,工作能力更重要。 B:保护动物,不能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 C:因循守旧,不知创新,只能劳而无功。 D: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

23.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晚间10点档最受欢迎的五类电视节目数据统计表

影视

科普

体育

新闻

综艺

播出比重

19.5%

14.6%

13.7%

15.5%

9.7%

收视比重

21.5%

8.5%

15.1%

19.7%

23.4%

(1)比较五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收视比重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这些结论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你对此做何评价?

(1)科普与综艺类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相差悬殊。 影视、体育等休闲类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相对均衡。

(2)整个社会比较浮躁,重视娱乐化轻松化。大家不喜欢严肃具有思考性的节目,可以倡导观众关注实事热点,不要过于追求娱乐化。

【解析】

试题分析:图表类题目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有转述图表、根据图表写结论、根据图表写建议等题型。本题属于根据图表写结论,解答方法是仔细观察图表特征,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注意,图表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准确。另外,注意题干要求不得出现数字。对于第二小题对此结论你有何看法?属于开放性问题。针对以上结论,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设题方式:第一题往往是对图表画面内容的概述。要求考生要把握重点内容,主要信息。第二题往往是对图表所蕴涵的信息进行概括表述。要求考生要注意和图表直接相关的内容,尽量不要跳过图表内容,进行随意的推测。一般表述内容是和图表相关的最直接的内容。

19.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活动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活动标识

构图要素:该标识以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设计元素。

寓意:(1)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共同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体观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2)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飞翔的和平鸽也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__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题要看全内容,题干、图的题目及所有的文字都要看全。题干要求要一一对照。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关注中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本题中的标识以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设计元素。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比如本题的标识可作如下的联想:)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共同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体观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题的题型较多,考生应先辨明其所属,然后再应对解答。本题属于标志图与文的转换。对于这种题型,主要按照下列步骤操作:首先,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总体-局部)进行说明,注意联系图标中的标题,中英文字字母的大小写、首字母缩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和事件等。其次,注意由表及里把握图标的实质,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说明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再次,语言要准确、严密、平实、简明。所谓准确,即符合实际。

23.下面是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文字”, 充分利用了汉字“会意’的特点,讽刺了社会上的某些现象,请写出下面两个“字”的构成要素,并解释其含义,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

学习的“学”字需要钱的支撑,“富”字由“官”和“田”构成。讽刺了当代社会对金钱、权利的盲目追求。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汉字是会意文字,看它的构成自然就能判断出它的意义。“学”字构成的不是脑力而是表示钱币的符号;要想“富”就要当官、有田。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首先要观察画面内容,全面考虑画面中的要素。然后分析画面寓意,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漫画类图文转换的构成元素: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图画: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解题指导:(1)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2)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或文字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该题中考核“汉字构成”与“含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