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胸怀大志,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C:机会是均等的,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D:脚踏实地方能成功,空谈只能误事。

21.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环节)。

(示例)根据图示,劳动派遣的流程依次为:

(1)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确立劳务关系。

(2)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3)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使用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描述和概括画面的能力。描述类,就是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该题中无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如该题中“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表文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而该题中考核以主观题出现。

23.下面是2016年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武汉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会徽,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会徽以武汉长江大桥为设计原型,图中标有“2016武汉马拉松”中文、拼音及英文单词。

寓意:体现了马拉松比赛联接、沟通、跨越的主题。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标志图。对于标志图,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注意是否有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对于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了解画面的组成部分:武汉长江大桥为设计原型,图中标有“2016武汉马拉松”中文、拼音及英文单词。再结合题干“武汉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会徽”可知要表达的寓意,体现了马拉松比赛联接、沟通、跨越的主题。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如何阅读徽标: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涵着丰富的含义。读徽标时要注意:(1)观察分析构图元素:图形、色彩,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结合徽标主题,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缩写变化,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如本题构图要素:武汉长江大桥为设计原型,图中标有“2016武汉马拉松”中文、拼音及英文单词。(2)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徽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切忌随意猜想,要扣住徽标中的信息点来联想。寓意答题:准确有序。(1)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2)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体现了马拉松比赛联接、沟通、跨越的主题。

19.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年龄段

选 项

18~25岁

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82%

69%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72%

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74%

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3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1)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2)异:小年龄段(18~25岁)志愿者更认同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某些技能,而大年龄段(26~40岁)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审清表头,相同的就是百分比比较接近的,不同的就是百分比差异较大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在审清表头的基础上注意比较百分比的差异。

19.下面是“2012年中小学生上网调查”统计表,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学生上网普及率

小学87.5%

初中91.4%

高中93.9%

学生上网内容

玩游戏52.4%

QQ聊天40.2%

学习和其他7.4%

家长对上网的态度

反对72%

赞成23%

顺其自然15%

家长反对的原因

影响学习54%

接触不良信息41%

其他5%

(1)全面把握图表信息,从学生或家长的角度概括一条结论。(不超过40字)

(2)就你的结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不超过30字)

(1)示例一:中小学生普遍上网,且比率随学段而提高:多数人上网都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示例二:多数家长对学生上网持否定态度,认为会影响其健康成长。(2)示例一:学生上网应该做对学习或身心健康有益的事情。示例二:.家长要对学生上网做正确引导,以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表格注意题干的要求,学生或家长的结论,学生注意分析趋势,随学段提高上升,内容注意强调和“学习”的关系;家长方面学段低,反对的越强烈,建议要结合分析结论作答,主要是引导孩子正确上网。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此题注意趋势和极值。

23.给下面的漫画命名,并说明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35个字。

命名:

寓意:

命名:“6” “9” ”之争或者 “6”?“9”? 或谁是谁非?  寓意: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下结论也许会片面失当。或:固执己见,失当片面。 或:换个角度(位置、方向)看问题,也许会有不同的结论。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对画面内容的概括,注意是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数字不同。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此题注意一定的哲理。

19.下面是我国“植树节节徽”,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图标由五棵树形、“中国植树节”和日期构成。“五棵树”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 棵,而且三棵树是“森”,两棵树是“林”,可会意为“森林”。整体表示着绿化。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答题时,要注意图形中的五棵树的变形体以及意义。然后结合“植树节节徽”,可得出寓意。注意字数要求“不要超过80个字”。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徽标类题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关于徽标的提示和注释。(据此可把握答题要点)(2)主体(徽标本身)。它由各要素整合而成,形成特定的情景和主题思想。(3)问题,是试题的归宿,即指定考生按其要求与内容解答。2.答题:准确有序(1)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2)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结合“植树节节徽”,可得出寓意。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时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网络上引发热潮。在网友涂鸦的杜甫画像里,杜甫简直“无所不能”,时而成为送水工、机枪男、赛车手等;时而又变成各种动漫形象,海盗路飞、宠物小精灵、火影忍者……千年前生活在忧患和现实中的诗圣杜甫,一下子时尚、快活了起来。继之而来的是,“李白不服气”、“辛弃疾不服气”等系列涂鸦作品在网络的疯传。

“杜甫很忙”发生后,杜甫草堂博物馆先是微博发文表示不满,后又与成都商报联合推出“杜甫很忙@万元征集杜甫创意画像”系列活动之写生活动,并在杜甫草堂大雅堂前举行。

对于“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你怎么看?是创意还是不敬?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议论文。

关于杜甫很忙现象分析

三月以来,网络上掀起一股“杜甫热”。杜甫在同学们的恶搞下骑上摩托,在超市购物,穿上运动服打起篮球……各种涂鸦颇有创意。有关“杜甫很忙”的一切话题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而与“杜甫”相关的课本,T恤等也销路顺畅。这股“杜甫热”让身为名人的“杜甫”又着实“火”了一把。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而仔细想来,这不过是民众在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如今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再加上网络的迅速发展,快餐文化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最近掀起的“杜甫很忙”热潮,也不过是民众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寻找一种释放内心压力的途径,而从中也体现出现代人的娱乐精神。专家也指出,“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从“杜甫很忙”热潮的速成、通俗这些特点看来,其无疑由快餐文化催生的一场民众狂欢。

对于“杜甫很忙”这样一个恶搞热潮,你无需过多追究并加以指责。它只是在快餐文化下的一场民众(或网民)狂欢,只是一种解压的娱乐方式。不如一笑,在快餐文化下的热潮中寻找一份愉悦的心情。此次“杜甫很忙”的发端恐怕来自某些高中生,如此涂鸦恶搞杜甫,也表现出无聊与对传统文化乏味的一面。透过看似很有“创意”的涂鸦,或许也有对现行教育方式的某种__。在一切向“分数”看的背景下,缺少的是生动有趣、有创意的教育手段很方法,而填鸭式的教育,也很容易让学生反胃。在此情况下,学生感兴趣的或许不是诗圣、诗仙,而是手端机枪、骑雅马哈摩托这样的游戏。因此,杜甫就成了一个借以发泄的人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杜甫很忙”现象反映出某些人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当今社会的某些浮躁。当然,对于“杜甫很忙”这种现象,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并使之转化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无疑是对诗圣杜甫最好的纪念。

让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恶搞行为?比如在课本的插图上涂鸦或是在他人的照片旁配上令人捧腹的文字。其实,在生活中,恶搞热潮时刻都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不管是文字,音乐,图像还是视频。恶搞总是以各种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调剂”着我们的生活。上网随意搜索恶搞视频,你可以看到关于《还珠格格》《步步惊心》等热门电视剧的,关于总统演讲的,关于体育竞技的……应有尽有。但不管这个恶搞热潮有多热,一段时间后,也就逐渐平息了。就这样的短暂性而言,“杜甫很忙”的热潮也符合快餐文化的标准。而这种短暂的热潮就像快餐剧、快餐杂志、快餐报纸一样,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欣然一笑,同时也给予人们视觉上和认识上新的体验。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才来哦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主要抓住材料中的是创意还是不敬?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1、关于时评。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 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 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2、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19.下面是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本校第十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设计的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构图要素:数字10变形两部分:上面太阳和飞鸟,下面是浪花。旁边有十个五角星。寓意:整幅图寓意在第十届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在艺术之海上自由翱翔。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这是图文转换。整体是数字10变形为两部分,上面是太阳和飞鸟,下面是浪花,旁边是个十个五角星。十个五角星和数字10代表本校第十届文化艺术节,太阳和飞鸟象征努力进取,奋发向上,浪花代表艺术的海洋,整体画面代表了当代大学生要在艺术之海翱翔的愿望。。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要审题,题干中会有问题的设置和对图形背景及指向的介绍,比如本题中,“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本校第十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设计的徽标”,可知指向是“第十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这就指明了思考的方向;然后再审读图形。要注意如下几点:题目常包括介绍说明图标的构图要素和表述图标的寓意。对于前者,要注意介绍的顺序(由局部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局部,局部注意顺序),说明的语言。对于后者,同介绍构图的局部顺序一致,分别讲要素的含义,最后表述整体的寓意。

23.观察下面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借助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画面内容描写出来,要求不能脱离画面意境,80字左右。

夜深,一钩新月天如水,清风徐来,人散尽。几案简约,随意摆放的茶具似乎还不舍得释放主人家遗留的余温,在清冷的月光下默默无言,等待下一次的相逢。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观察下面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借助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画面内容描写出来,要求不能脱离画面意境,80字左右”,这是考查图文转换中的描述画面。首先观察画面,看画面由哪些部分组成,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们描述出来。《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疏朗简洁之极的笔触勾勒出房舍廊前的景致,廊上是卷上的竹廉,廊下有木桌茶具,画面大片留白,一弯浅浅的月芽高挂,题款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表达了小杨柳屋友人相聚后的心境。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清静的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漫画是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一幅漫画中人物的形象、动作、语言以及其他事物文字等都蕴涵着深意。解答此类题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漫画的各个细节,精心研读其中的文字。要看标题、看画面、看注解。第二步:正确理解,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之音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现象。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