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阅读下面的图表,概括出图表所显示的三条主要含义,要求表述不能出现数据,每条不超过20字。
学习程度(学习中对知识加工的深浅和掌握牢固的程度) | 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 |
1天 | 2天 | 4天 | 7天 | 14天 | 28天 |
100% | 20% | 14% | 5% | 2% | 2% | 2% |
150% | 39% | 30% | 27% | 21% | 20% | 19% |
200% | 50% | 40% | 32% | 28% | 25% | 24% |
含义一:①
含义二:②
含义三:③
①学习程度越高,知识保持率越高。②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率越低。③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率下降越慢。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概括出图表所显示的三条主要含义”,本题考查的是描述和概括图表的能力。描述类,就是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密切关注表头、数值,得出结论。由图表可抓住如下信息:“中对知识加工的深浅和掌握牢固的程”“ 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 抓住图表调中的百分比,得出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5.下面是“2016年杭州G.20峰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注:G.20(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进行开放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会徽,用(20根)线条,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之桥。(“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亦可)图案中G20的“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共赢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的题目要分析构图要素,要列举全面,尤其注意抽象的文字和图案,如此题中的“桥”。分析语意注意徽标的名称“G20杭州峰会会标”,要紧扣题目回答,如“图案中G20的“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 
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 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 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
18.对下面两张问卷调查统计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调查显示,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这个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B: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中的多数认为礼仪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C:学生与市民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社会和学校。 D: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差异也明显,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学生意愿更强烈。
23.下面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徽标的主体图形,清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整体构图是艺术化的“互”字。“互”字中心是一个由许多线条交织而成的圆形,“互”字整体形似眼睛,既寓意互联网信息的纵横交错,互联互通,把地球连成一个整体,同时还寓意开阔视野、拓展见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要认真读图,应明确本图中的构图要素为一个变体的“互”字,然后再根据“世界互联网大会徽标”这一主题总结寓意,从“互联互通,把地球连成一个整体”“开阔视野、拓展见识”等角度分析,意思对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面是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形象标识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该图由祥云、汉画像车马构成。祥云体现中国文化元素,汉画像车马寓意历史的车轮,展示着历史与文明的演进;整个图形体现了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
【解析】
试题分析:
作答此类题注意把握图案中的相关内容,比如变形的字母、汉字、数字以及变形的实物等,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与徽标的使用对象、场合、表达的主题等的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下面是上线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步骤图,请把填报步骤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志愿填报分两步:第一步,分提前批次、本科批次与高职(专科)类填好志愿预填表;第二步到填报点网上填报:先凭座位号、身份证号与考生号登录填报系统,然后按预填表填报,再提交并安全退出,最后打印确认表签名。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下面为近几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
阅读方式 年份 | 网上在线阅读 | 手机在线阅读 | 电子书阅读 | 纸质图书阅读 |
2011年 | 30.1% | 29.0% | 3.9% | 37.0% |
2012年 | 31.4% | 31.8% | 4.0% | 32.8% |
2013年 | 32.9% | 33.6% | 4.1% | 29.4 |
2014年 | 34.6% | 36.1% | 4.2% | 27.1% |
(1)请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变化趋势。
(2)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什么?
(1)网上在线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均呈上升趋势,纸质图书阅读呈下降趋势。
(2)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传统阅读方式受到冲击,纸质图书出版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是要求根据图表写结论。这类题目是表文转换的常见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本题所给图表调查的内容是“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涉及了从2011到2014年间的数据,通过对“网络在线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纸质图书阅读”四年间数据的比较,可得出前三者数量上升,“纸质图书阅读”数量下降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考生把这些信息表述清楚即可得到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面是2016年9月在我国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会标,请写出图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图要素:2016年G20峰会会标图案,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 2016 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
寓意: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同时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图案中G20的“0”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
【解析】
试题分析:
作答此类题注意把握图案中的相关内容,比如变形的字母、汉字、数字以及变形的实物等,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与徽标的使用对象、场合、表达的主题等的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吗?
嘉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主持人: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② 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③ 老人缺少精神上关怀和赡养。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①描述画面,注意不要忽略画面中的任何信息。②是对画面中老人语言的理解,老人对镜子中的自己说“孩子们都忙”,表明老人长时间孤独自处,考生由此就可以总结出答案了。③是对漫画寓意的揭示,画中老人说孩子们忙,表明孩子们没有时间陪伴老人,老人缺少的是精神上的照顾,而不是物质上的,由此可总结出该处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