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面是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三部分组成一个圆形。(3分)太阳、叶片和蓓蕾象征自然生态;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景象,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它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3分)(答出提醒人们必须保护环境,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创造自然界的和谐状态和蓬勃的生命力等亦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先简述构图要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解说,或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同时注意内在的逻辑性,然后揭示寓意,句子表述要条理,短短的句子中不能有病句,语言尽量简洁,同时关注限制,若有规定字数,不要超过。就本题来说要关键要看出“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这三种图形的组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构图所包含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1)构图要素: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从“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顺序大幅增长。
(2)寓意:图片巧妙 地运用对比手法,随时间的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没有人物的出现,没有响亮的口号,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的现实。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十分珍惜水资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审读题干,明确这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构图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如,可以从左向右说明。寓意,结合漫画的内涵分析,图中随时间的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由此可见,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呼吁人们节约水资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该图由“70”“1945—2015”、五只和平鸽、V形长城构成。五只和平鸽象征五大洲的和平与希望,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 V形长城体现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及抗战胜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题干中有两问,“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对于前者,考生应先观察图形由哪几部分组成,顺序是什么,然后再按照顺序把图形上的内容转变成文字;对于后者,考生应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图”这一提示性信息,同时要考虑其现实意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把握图片的外形特点,注意图片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②说明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③对图片的含义要联系具体的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能随意的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④采用规范的说明性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⑤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力求避免遗漏内容。如本题五只和平鸽象征五大洲的和平与希望,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 V形长城体现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及抗战胜利。
4.对如图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无论何时,都要关爱弱小的生命。 B:环境再差,心中也要有花朵。 C:环境变了,有些行为也需要改变。 D:我为你撑起一片天,你还我以芳香。
20.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志愿者行动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示例)这次志愿者活动分三个小组,各小组先分别查清到景区及景区敬老院的路线,准备好行装,7月15日早上6点出发,一组到敬老院整理内务和演出,一组捡拾垃圾,一组负责维持景区秩序。
【解析】
试题分析:本框架图是某中学暑期志愿者行动实施方案。仔细观察,志愿者活动定于7月15日。分两个步骤,其一准备工作,其二早上6点出发。准备工作包括分三个小组,准备行装和查清景区及敬老院路线。出发后的任务有三个,到景区敬老院整理内务和演出,到景区捡拾垃圾,维持景区秩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面是一幅漫画,请写出主体部分构图要素,然后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画面主体部分是两个大人在吃力地推着一个大铜钱上坡,铜钱上坐着一个背着书包捧着书本在读书的孩子(有说出漫画大致对象即可)。寓意: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家长不堪重负(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画面,不放过图中的文字,然后看图中内容,明确图中寓意指向,最后联想现实,概括答题。本题,画面主体部分是两个大人在吃力地推着一个大铜钱上坡,铜钱上坐着一个背着书包捧着书本在读书的孩子(有说出漫画大致对象即可)。这幅画寓意非常明显,反映了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家长不堪重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面是某文学社开展“寻访诗仙”文学风采活动的构思框架,请你根据这个构思,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为全体社员介绍本次采风活动的安排情况。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100字。

各位同学(文友),大家好。本次“寻访诗仙”采风活动大家要事先查阅资料,了解诗仙,并准备好所需物品和行装。采风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和诵诗会,活动结束后每人交一篇习作参展。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文学社开展“寻访诗仙”文学风采活动的构思框架,根据框架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次“寻访诗仙”采风活动大家要事先查阅资料,了解诗仙,并准备好所需物品和行装。采风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和诵诗会,活动结束后每人交一篇习作参展。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次“寻访诗仙”采风活动大家要事先查阅资料,了解诗仙,并准备好所需物品和行装。采风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和诵诗会,活动结束后每人交一篇习作参展。本题需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17.阅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甲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乙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1)从表中看出该地人口的特点是:① ;② ;③ 。
(2)针对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不断攀升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 。
(1)从表中看出该地人口的特点是:①人口出生率明显逐年降低;②青壮年人口增加,儿童数量减少;③老年人口逐年增加。
(2)针对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不断攀升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②计划生育政策亟需调整。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文转换能力。图表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相关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从表中看出该地人口的特点是:人口出生率明显逐年降低;青壮年人口增加,儿童数量减少;老年人口逐年增加。针对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不断攀升的情况,建议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计划生育政策亟需调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家庭服务”徽标,请描述该徽标的中心图案,并说明其中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该徽标的中心图案有一根线条弯成三个同心环,构成房屋、门窗和爱心形状。寓意是广大家庭服务劳动者满怀爱心提供服务,“把爱心送到家、服务做到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本题涉及的徽标是“中国家庭服务”徽标,关键词是“家庭”“服务”。提干要求描述徽标的中心图案,故图中的文字部分应忽略不计。观察徽标可以发现:中心图案由三圈环形线条构成;外部是一座房子的图案,代表家庭;内部是一颗心形图案,代表爱心服务。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下面是某车辆管理所的验车流程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验车的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由大门进入车道,在检测线前停车,车上检测线,人进小屋登记,然后到接车点接车,最后到大楼二层交款盖章。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本题的答题关键在于看清箭头所表示的顺序,尤其注意人和车的分合情况的表述。内容完整,无重要信息遗漏;流程表述清晰、层次分明。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画)文转换题题解题方法:1.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对象--细节。 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2.理解画面的内涵。由画面到生活,深入感知,由果推因,由表及里。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3.看清要求,准确表达。本题的答题关键在于看清箭头所表示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