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下面是某网站“分享计划”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网友可以通过百度分享计划发布经验,发布后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即发布成功。如审核失败,可重新修改后再发布。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题,品寓意。本题要求的是描述内容,要求做到客观、全面,即把所呈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说明。本题描述要求“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答题时抓住关键词“流程”,依据箭头方向,逐步阐述过程,注意步骤先后。内容完整,无重要信息遗漏,1分;流程表述清晰,顺序准确3分;语言连贯,无语病,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描述和概括画面的能力。描述类,就是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

21.下面是我市一所高中创设的一种课堂教学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

该教学流程分为问题、探究、迁移、拓展和小结五步:第一步提出问题,包括自主学习、课堂调查、问题界定三个环节;第二步探究学习,按照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归纳建构进行;第三步知识迁移:包括巩固训练、课堂观察、适时补差三个环节;第四步知识与能力拓展,第五步课堂小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重点考查流程图。答题时,注意题目要求,看清楚流程图陈述的对象;看清箭头指向或事物的发展方向;然后把握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条件、因果或转折等。根据大箭头的方向,此教学过程主要有五大步,然后分别又有几个环节,表述时要信息完整,语言通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框架图的图文转换,一定要细心观察框架图的构成要素,看清它由几部分组成,先后顺序是什么,分清先后主次,然后明确流程图的主题,陈述时注意衔接词。比如该题要先总说问题、探究、迁移、拓展和小结五步,然后再对这五步按先后顺序一一分别介绍。

17.“效应”是指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之间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有人用下面两组图来解释“破窗效应”。请你描述图画内容,并写出“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画幅描述:①房子窗户破了无人修补;②很快其它窗户也会被人打碎;③墙上出现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④很快就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

启示:①“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②我们努力使自己不要成为“第一扇破窗”的人。③我们要努力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⑤要防微杜渐,有了问题及时补救。

【6分,画面描述每点1分,共4分;启示答对一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材料为两组画面,每一组两幅画,画面的主体是房子。第一组中第一幅画面的房子有四扇窗户,其中只有一扇窗子是破的,而第二幅画面中房子的四扇窗子都是破的,两幅画面之间用箭头连接,暗示第二幅画面的景象是由第一幅画面发展而来的。第二组图画与第一组类似,只不过破窗改为乱涂乱画。解答时需要需要认真思考每一组图画中两幅画面之间的关系,由一个破窗子发展成四个破窗子,由一点涂鸦发展成满墙涂鸦的原因是什么?结合题干中的“破窗效应”,可以知道,是出现小的问题或问题刚刚出现时没有及时解决,而任由其发展造成的。据此就可以总结出答案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漫画题。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常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或歌颂可批评的主题。漫画类试题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描述漫画内容,拟漫画的标题,品漫画的寓意。本题考查的是对漫画寓意的揭示,方法主要有:①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②找讽刺、颂扬的对象(有标题的一般是标题);③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

23.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出的两个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年级

妈妈

爸爸

同学、朋友

谁也不说

幼儿园

65.6%

24.1%

3.6%

9.4%

小学

54.6%

21.3%

8.7%

14.6%

初中

24.4%

9.9%

35.5%

27.9

现象:

建议:

现象①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时,各个阶段的孩子和母亲的交流都多于和父亲的交流。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交流减少,与同学、朋友的交流增多,甚至谁也不说。(每点2分)

建议父母尤其是父亲应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表格分析的题目,注意分析各项的数字,然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结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统计表的分析注意标下的说明,然后进行比较,注意数字之间的比较,此题注意题目“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其中重点注意较大的数值和较小的数值。

15.仔细观察漫画,按要求答题。(图二)人物手中为手机。

(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2)简要描述两幅漫画。

参考:(1)“旁若无人”  “咫尺天涯”

(2)左边画面描绘了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右边画面描绘了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大体内容2分,描述的语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描述漫画,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漫画的组成部分:三个人之前是交谈、微笑,之后是手机、沉默,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要在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漫画上夸张突出的部分(有文字要关注文字“之前”“之后”),并结合生活,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进行思考。在写答案时候要注意使用描述性的文字,把三个人的表情动作写出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写一则公益广告,不超过20字。

做好良心买卖,杜绝短斤少两;斤两足一点,诚信多一点;缺的是斤两?缺的是良心!买卖有道,欺诈无理。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写一则公益广告,不超过20字”,解答本题,应先阅读漫画,抓住主体、事件以及文字注释。拟写公益广告的时候要紧扣漫画主体寓意,同时所拟写的公益广告有鼓动性、号召性。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答题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注意以下几点:1.主题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家做什么,不希望人家做什么,必须具体明确的表达出来,让人一看就明了,不能含混模糊,让人看了一头雾水。2.语气要亲切温馨、循循善诱。现代文明应告别粗鲁野蛮,即使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 和限制,也应对个体生命给予高度尊重和敬意,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因此,好的广告词都尽可能用“美”和“善”的人格目标进行诱导,唤起人的潜在欲望,或激起人的崇高感,从而使外在的行为要求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意识。3.构思新颖,有创意。广告是用创意说话,它拒绝平庸,没有创意的广告就像没有幽默感的人。富有创意的广告,是在用艺术的语言传播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是文化的浓缩和升华,因此,要从思维的最佳角度切入,用富有艺术的手法,寻找心灵振奋的激发点,把话说到人的心坎上,引起共鸣,从而实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目的。4.语言简洁平易。广告词太长了不容易记住,因此要求语言高度浓缩篇幅短小精悍;其二,广告是说给大众百姓的,因此,用词要平白通俗,大众化,有时越是市井语言越是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故作高雅反而不利于传播。5.运用修辞,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 言有尽而意无穷。 比如可以运用对偶, 把广告词拟制成短小精悍的“对子”。还可以运用双关、拟人、双关、对比、比喻等修辞,使广告词亲切形象, 富有感染力。6.注意押韵。如果在拟制上注意到押韵,可便于读者(观众或听众)记忆。

16.下图是学生的学习流程图,请把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学习的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和)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过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学生的学习流程图”,根据框架图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箭头的指向,如学习的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和)听课学习。一定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18.请简要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横线上,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二战伤亡人数统计表(单位:万)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死亡

1800

2680

38

40

800

290

受伤

1700

3300

150

120

2000

400

【注】中国死亡总人数为1800万,其中军队270万,平民1530万;苏联死亡总人数为2680万,其中军队890万,平民1790万。

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同盟国的中国和苏联,① ,特别是两国的平民,② 。而作为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德国和日本伤亡惨重,这充分说明③

①在二战中遭受的损失最为惨重。②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比重较大。③侵略不仅是对其他国家的犯罪,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不幸。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表归纳题要善于比较图表中的数字然后根据比较结果来进行归纳。①处以“作为同盟国的中国和苏联”为叙述对象就要将中国和苏联与其他同盟国成员作比较。②处以“两国的平民”为叙述对象就要比较平民死亡人数和总死亡人数并由此得出结论。③处是针对同盟国和轴心国共同而言的双方都有伤亡从中可归纳出相应的结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根据语境填句子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

16.根据“日月潭风景”信息图提供的信息,请在“清晨”或“中午”两划线处选择一处,拟写一段话补写在画线处。要求:内容完整,简洁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日月潭位于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湖面海拔748 米,常态面积为7.93平方千米。它以潭拉鲁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叫日潭;南半湖形状如弯月,叫月潭;统称日月潭。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 同。清晨,__________________。中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晴天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在‘清晨’或‘中午’两划线处选择一处,拟写一段话补写在画线处”“内容完整,简洁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注意结合图画内容的提示,“晨景”下包括“薄雾”“晨星”“灯光”,应该围绕三种景物展开描写;“午景”包括“晴天”“雨天”;修辞手法可以采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框架图(或思维导图)转换。题型新,但是很简单。首先要理清思维导图中各单元的层级;分清各层级内各单元哪些是程序单元,哪些是内容单元;理清各层级内单元之间的顺序。然后按照层级由大到小的顺序,结合各层级内部的顺序,依次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注意字数要求。

16.下面是我校某班级“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75个字。

本次“爱心义卖”活动全班分为6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全员参与,班长负责组织;各组摆摊开展班级义卖,才艺展示,并参加游园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时先由下到上,把构思思路看清楚,其框架描绘的是义卖活动由概括到细致的一个分工过程,然后由左往右看,分别对组内的活动和班级活动作了具体安排,结合以上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一些修辞的要求,此题属于概括图片类的题目,注意理清图中内容的逻辑关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