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某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计划在国际儿童节来临实际,举办“不离不弃 互助进步”活动,组织同学慰问孤儿院的孩子们,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与温暖。下图是初步的活动构想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本次“不离不弃,互助进步”活动要求参加人员事先确定活动时间,并在活动日之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到达后先帮助孩子打扫卫生,再陪孩子讲故事、聊天。最后写下感想。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提示,根据框架图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表达准确。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先描述大的部分,在分析具体的内容。如活动要求参加人员事先确定活动时间,并在活动日之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到达后先帮助孩子打扫卫生,再陪孩子讲故事、聊天。注意字数要求。
17.每年的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是为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而由中国国务院制定的保护日。下图是“全国土地日”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标志由地球经纬线、耕地、谷穗构成。有经纬线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方是整齐的耕地,是我们粮食的保证;两旁的谷穗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整个构图强化了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生产的意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内容。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标志由地球经纬线、耕地、谷穗构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下方是整齐的耕地,是我们粮食的保证;两旁的谷穗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21.以下是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对“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共同进行调查的情况,请报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情况
国籍 使用情况 | 中国 | 美国 |
上网查询收集有关学习的信息 | 9.1 | 36.2 |
上网看娱乐新闻 | 13.2 | 21.6 |
用电脑打字、写文章、聊天 | 13.9 | 61. 6 |
使用电脑或游戏机的学习软件学习 | 8.5 | 17.8 |
利用网上讲座学习 | 1.8 | 11.5 |
看网络小说或漫画 | 11.2 | 14.7 |
与美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得出两条结论。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1)中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普遍低于美国高中生。
(2)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娱乐高于使用电脑进行学习(或:使用电脑主要是进行娱乐)。
(3)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打字、写文章、查找资科的比例远低干美国。
(4)中国高中生利用网上讲座进行学习的功能的比例最低。(答对两点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对图表内容的概括与表述。对图表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可知,美国的数据每一项都要高于中国,所以可以概括出电脑使用率的情况,即中国高中生比美国高中生的电脑使用率低。此外在这些比较项中,中国学生利用电脑用于学习的较少,而进行娱乐的较多。回答时把这些信息分点表述出来即可。建议主要是根据表中信息得来的,针对上面的信息应建议多学习,有效利用网络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做此类题的技巧是: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些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
17.下面是教育部门对全国幼儿园办园情况的调查,请概括全国幼儿园办园情况的变化,并推测这种变化形成的原因。不超过85个字(含标点)。
年份 | | |
类别 | 2001年 | |
(单位:万个) | 2010年 | |
(单位:万个) | | |
教育部门办园 | 3.5 | 2.7 |
企事业、机关办园 | 1.6 | 0.5 |
街道、乡镇集体办园 | 8.1 | 2.0 |
社会力量办园 | 4.4 | 7.7 |
总数 | 17.6 | 12.9 |
(1)幼儿园整体数量减少。集体办园数量急剧减少,教育部门和机关办园数量有所下降,社会力量办园数量增幅大。(意对即可)(2)①初生人口减少。②官方和集体减少对幼儿园的教育投入,幼儿园办学走向市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题,品寓意。本题要求的是描述内容,要求做到客观、全面,即把所呈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说明。图表主题“全国幼儿园办园情况的调查”在概述内容时抓住“集体办园”“教育部门和机关办园”关键词,进行概括,得出结论。从图表展示的情况推测这种变化形成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描述和概括画面的能力。描述类,就是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概括内容类,做这类的题目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一般应涵盖90%的内容,当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多数,可以舍弃一小部分忽略不计。要做好这类题目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分清类型。如果是单个对象,那么考虑的是选取一部分,从问题入手,比如题目抓住“推测这种变化形成的原因”关键词,我们在得出结论;如果是多个对象,就需要我们在分析表格的内容时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采用相加(并列关系),相并(主次关系),相异(相似关系)。
21.阅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1)从表中看出该地人口的特点是:① ;② ;③ 。
(2)针对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不断攀升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 。
(1)从表中看出该地人口的特点是:①人口出生率明显逐年降低;②青壮年人口增加,儿童数量减少;③老年人口逐年增加。
(2)针对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不断攀升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②计划生育政策亟需调整。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坐标曲线图曲线变化的规律。其次,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②把握考题要求。由图A可知该省2004年出生率约为13‰,死亡率约为7‰,自然增长率约为6‰,人口数量呈增长态势。1990年出生率为25‰,死亡率为8‰,自然增长率为17‰.为传统型,2004年为现代型,增长模式发生了变化。由图乙可看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同年份的数值大小不同,在2000年该省65岁及以上人口就占总人口的7.3%。通过与联合国标准进行比较可得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图表综合分析能力。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建议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有可操作性。如建议: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计划生育政策亟需调整。
16.下面是2016年杭州G.20峰会标识。读图,请简要分析标识构成及其意蕴。

要素:桥形轮廓,G20和“中国”印章。桥梁,寓意G2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G20的“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共赢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内容。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分析徽标的题目要分析构图要素,要列举全面,尤其注意抽象的文字和图案,如此题中的“桥”。分析语意注意徽标的名称“G20杭州峰会会标”,要紧扣题目回答。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G20的“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共赢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17.下面是某校“高三语文复习”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5个字。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进行三轮:2016年7月-12月底进行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一轮,1月-3月底是查漏补缺阶段的二轮,4月-5月底是进行套题训练的三轮。作文复习贯穿在每一轮中。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高三语文复习”,根据框架图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字数的要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2016年7月-12月底进行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一轮,1月-3月底是查漏补缺阶段的二轮,4月-5月底是进行套题训练的三轮。表述不要出现病句。
21.下面是某城市读书节标志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①构图要素:该读书节标志由爱心、书本和纽(丝)带等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②爱心和书本寓意是热爱读书、用心读书。心形纽(丝)带寓意是以读书(节)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或 齐心协力建构和谐社会)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内容。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某城市读书节标志的主体图案”, 该读书节标志由爱心、书本和纽(丝)带等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爱心和书本寓意是热爱读书、用心读书。心形纽(丝)带寓意是以读书(节)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注意字数的要求。
21.下面是某网站“分享计划”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网友可以通过百度分享计划发布经验,发布后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即发布成功。如审核失败,可重新修改后再发布。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题,品寓意。本题要求的是描述内容,要求做到客观、全面,即把所呈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说明。本题描述要求“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答题时抓住关键词“流程”,依据箭头方向,逐步阐述过程,注意步骤先后。内容完整,无重要信息遗漏,1分;流程表述清晰,顺序准确3分;语言连贯,无语病,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描述和概括画面的能力。描述类,就是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
21.下面是我市一所高中创设的一种课堂教学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

该教学流程分为问题、探究、迁移、拓展和小结五步:第一步提出问题,包括自主学习、课堂调查、问题界定三个环节;第二步探究学习,按照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归纳建构进行;第三步知识迁移:包括巩固训练、课堂观察、适时补差三个环节;第四步知识与能力拓展,第五步课堂小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重点考查流程图。答题时,注意题目要求,看清楚流程图陈述的对象;看清箭头指向或事物的发展方向;然后把握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条件、因果或转折等。根据大箭头的方向,此教学过程主要有五大步,然后分别又有几个环节,表述时要信息完整,语言通顺。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框架图的图文转换,一定要细心观察框架图的构成要素,看清它由几部分组成,先后顺序是什么,分清先后主次,然后明确流程图的主题,陈述时注意衔接词。比如该题要先总说问题、探究、迁移、拓展和小结五步,然后再对这五步按先后顺序一一分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