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面是某市读书节标志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该读书节标志将爱心、书本和纽带等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爱心和书本寓意是热爱读书、用心读书。心形纽带,寓意是以读书(节)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或齐心协力建构和谐社会)。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内容。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该读书节标志将爱心、书本和纽带等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将心形纽带,寓意是以读书(节)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或齐心协力建构和谐社会)。

21.根据1982年和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对比统计图,请将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变化用文字表述出来,并得出一条结论。要求: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70字。

示例:自1982年到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中文盲逐步消除,接受过初中、高中教育和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流动人口比重均在大幅提升。 结论:自1982年到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文字表述4分,结论2分,共6分。符合要求,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将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变化用文字表述出来,并得出一条结论。要求: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70字”,这是考查表文转换。首先借助表头的文字把握表格反映的内容,“1982年和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然后再依据数据把握趋势,同时抓住最大和最小的数据。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柱形图的数据特点和对比体现的意义等。先单个比较。比如“文盲”的比例,1982年在25%以上,到了2010年,在5%以下,由此可以知道从1982年到2010年,流动人口中文盲在逐渐减少;再综合比较,对比“文盲”“小学”比例,1982年比2010年高,这说明流动人口以前文化水平较低;可以印证的还有,对比“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比例,2010年比1982年高,说明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在提高。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以直线(曲线)或柱形图表为命题材料的命题形式: 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 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答题者需要认真弄清题意,然后准确地把握规律,解决问题。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借助表头的文字弄清图表反映的内容,然后借助数据变化的趋势把握具体反映的情况。最后针对情况写出结论。

21.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环节)。

根据图示,劳务派遣的流程(环节)依次为:

(1)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确立劳务关系; (2)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3)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劳务使用关系。(表述3分,顺序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本题理清当事三方:派遣单位,被派遣员工,用人单位。当事三方相互之间的关系: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员工之间签订劳动关系,被派遣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使用关系,用人单位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务关系。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①在读懂图表上下功夫。无论是图文转换还是表文转换,甚至徽标转换,前提、要点都在一个“读”上。单就表文来说,要做好“读”的工作,须先有个整体把握,即对表头、表中文字、表脚(包括图示)有个综合把握。其次要根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少”这两头;坐标曲线类要抓住曲线变化的特点;柱状饼状类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其变化情况。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类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出表中的问题、观点。②注意答题表述细节。如数词的运用,善于从纵向、横向、斜向等角度综合分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是把框架图(思维导图)转换成文字。首先要理清思维导图中各单元的层级;分清各层级内各单元哪些是程序单元,哪些是内容单元;理清各层级内单元之间的顺序。然后按照层级由大到小的顺序,结合各层级内部的顺序,依次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注意字数要求。比如本题中,要注意箭头的指向,同时关注关系的变化。

17.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2)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揭示寓意:标志的寓意深刻:“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徽标类的图文转换题,一定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名称,如本题的标志是“中国青年志愿者”;二是注意徽标是由哪几个图案组成的,每个图案表达什么意思,如这个图案中的“心”“手”“鸽子”各有什么寓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表达什么意思就清晰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本题“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

15. 看图并阅读下面关于长征二号F.火箭将天宫二号送入太空的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11年9月29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送入太空。与“天宫一号”的发射一样,今年9月15日, (1) ,这一过程只用了580多秒, 具体过程如下:

起飞后的12秒, (2) ,而是拐一个弯,这个动作叫做程序转弯,主要是要沿着地球的倾斜度来飞行,节省火箭的燃料。飞行到155秒,火箭四个助推器燃料耗尽,与火箭主体脱离。210秒,二级火箭带着天宫飞出大气层,(3) 。582秒,火箭二级发动机在燃料用尽后停止工作,3秒以后,船箭分离,火箭将天宫送到预定轨道,火箭的使命也就结束了。这短短10分钟的登天之旅,背后都是数以万计的航天人的智慧和努力。

(1)(长征二号F)火箭又成功地将天宫二号送入预定轨道

(2)火箭将不再垂直向上飞行

(3)(保护航天器的)顶部整流罩与火箭分离。

【评分细则】填对一处给2分, 共6分,意思基本相同,具备相应的要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第一处空格前先讲“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送入太空,后面的“与‘天宫一号’的发射一样”,意味着此处又有相同的事情发生,结合时间“今年9月15日”及题干信息“长征二号F火箭将天宫二号送入太空”可推知,此处应填入“(长征二号F)火箭又成功地将天宫二号送入预定轨道”。第二处空格,结合前面第二幅图中文字说明“程序拐弯”可推知此处内容,横线后面的一句话“而是拐一个弯,这个动作叫做程序转弯”,那么第二处空格的内容表达要从反面来说,“火箭将不再垂直向上飞行”。第三处空格结合第三幅图片内容理解,可推知是“(保护航天器的)顶部整流罩与火箭分离。”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是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把握文段层次,确定中心。(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5)选词造句;(6)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7)串读检查。

21.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2008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图表题中的柱状图。首先仔细审题,看清题干中的信息,比如该题中柱状图信息是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然后对图表所反映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规律,然后加以概括。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以直线(曲线)或柱形图表为命题材料的命题形式: 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 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答题者需要认真弄清题意,然后准确地把握规律,解决问题。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借助表头的文字弄清柱形图反映的内容,然后借助数据变化的趋势把握具体反映的情况。

17.下面是一幅漫画,请说明画面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90字左右。

内容:一条铁路穿越隧道,隧道外的一部分铁轨、枕木损坏了,一些记者拿着摄像机在铁路两侧等待火车的到来,寓意:讽刺了某些媒体记者只知道捕捉有轰动效应的事件,缺乏真诚参与解决问题的社会责任意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漫画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漫画中的铁轨已经损坏,那些记者拿着摄像机等待观望,丝毫没有呼喊、阻止等行为,只等着火车脱轨事件的发生,由此不难看出他们内心缺少担当、缺少责任意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可以从读懂漫画的标题(漫画的标题往往是诠释漫画主旨的点睛之笔,对漫画主旨有提示、启发作用);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读懂漫画的构图;读懂漫画中的要素角度思考。阐述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的启示,必须找出漫画涉及到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常识的观点。这时需要对题干相关内容进行疏理,再回过头来解读漫画,这样对漫画的理解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如本题讽刺了某些媒体记者只知道捕捉有轰动效应的事件,缺乏真诚参与解决问题的社会责任意识。

16.下面是“中国网民文化节”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图的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字。

标识整体呈现一个舞动奔腾的人,彰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标识主体像字母E.象征网络;又像汉字“文”,代表文明(文明上网)。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图文转换题也是语言表达运用的一种题型。可根据标识的构成要素,联系社会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然后从创作意图角度答出其寓意。画面由一个“以人为本”的舞动奔腾图样的人和“网民节”及汉语拼音构成,而标识从整体上看,又像网络符号,由此可得出其创作意图,即文明上网。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漫画题,要善于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1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上面的统计表拟一个标题。

(2)根据图表写出两条相关的结论。

(1)2006-2011年高速公路里程增长情况。

(2)①高速公路里程基本上呈逐年增长趋势;②增速较快的年份是2008年,基本没有增长的是2007年和2009年。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仔细阅读图表上的文字,最下方有“年份”,时间“2006-2011”,数字显示是高速公路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增长速度,根据这些内容可拟出标题。(2)根据数字的对比,可得出结论;然后再根据结论给浙江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本题最下方有“年份”,时间“2006-2011”,数字显示是高速公路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增长速度,根据这些内容可拟出标题。

20.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志愿者行动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示例)这次志愿者活动分三个小组,(1分)各小组先分别查清到景区及景区敬老院的路线,准备好行装,(2分)7月15日早上6点出发,(1分)一组到敬老院整理内务和演出,一组捡拾垃圾,一组负责维持景区秩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框架图反映的是某中学暑期志愿者行动实施方案,具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准备,一部分是出发之后的具体行动。准备活动包括“查清景区及敬老院路线”“行装”“分三个小组”;出发时间是“早上 6点”,具体活动包括“到景区敬老院整理内务、演出”“景区捡拾垃圾”“ 景区维持秩序”三部分,三部分活动对应三个小组。考生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重点考查流程图,要求把图示中的各类信息转化为语言表述出来。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看清各个步骤,理清各步骤之间的关系,同时不能遗漏要点,语言表达要流畅简洁。本题在看图时,可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从下往上叙述,理清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具体内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