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义。

(1)秦王坐章台相如( ) (2)君既若录( )

(3)乃遂私樊於期( ) (4)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

(1)接见           (2)我                (3)会见            (4)被

【解析】略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

【答案】(1)越过别的国家来统治远方的地方,君主应该知道他是有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

别国的势力呢?(2)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3) 既然已经东边占领了郑国,(便)又想肆意侵占它的西边。如果不攫取秦国(的国土),将取谁的呢? (4) 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见,被。陵通“凌”,凌辱、侵犯、欺侮。)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关键字和句式分别有:(1)“鄙”“焉”“陪”,(2) “东道主”“行李”“共”“以为”,(3)“封”“肆”“阙”“焉”,(4)“见”“凌”。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句中“见”字意义与“君既若见录”“见”意思相同的是:( )

A:府吏见丁宁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图穷匕见 D:而其见愈奇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5分)

(1)越国以远: (2)吾还也:

(3)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曰: (6)少假借之:

(7)素留侯张良: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再拜献大王足下: (10)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1)以……为边邑  (2)还是  (3)假如没有   (4)处境困窘  (5)眼泪    (6)原谅,宽容   (7)友善、交好、与……交好   (8)出使的人(9)拜两次    (10)被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除了在平时学习课本时要注意多积累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答题时,要注意对一些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通假字等的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1.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是之谓乎! 何厌之有? B:邻之厚,君之薄也。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C:忌不自信。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其无礼于晋。

15.与“吾属今为之虏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吾知其亦已兮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遂拔以击荆轲 D:项庄拔剑起舞

下列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燕王拜送于庭 C:贪于财货 D:以其无礼于晋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 以其无理于晋 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 嘉为先言于秦王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

(2)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


解析:

翻译时应注意词语释义的准确,例如,“然则”“乃”“欲”“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