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
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登高而招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顺风而呼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登高而招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蟹六跪而二螯
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B:登高而招 C:蜂房水涡 D:日削月割。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说,“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并举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例证明。
(2)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一组比喻,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一句以夸张手法描写了蜀道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壮观场景。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以叠字益见悲壮者”“‘顺风而呼’等一组比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生”“砯”“壑”的写法。
登高而招,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 《荀子·劝学》
臂非加长也 声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
而( )
A:门虽设而常关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D:因人之力而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