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下面是一幅漫画的主体图形,请写出画面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6分)

21.画面内容:地下躺着一个6(或“9”)字,站在其左边的一人指着它说这是个“6”字,站在右边的一人指着它说这是个“9”字。
寓意:看待事物需要多个角度,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或“认识一个事物,需要换位思考”)(答出画面内容2分,寓意3分,句子通顺、字数要求1分。)
21.请写出“上海书展”图标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3分)
21 .(3分,每点1分)
①该图标以象形文字“上”和“书”构成,寓意为“上海举办书展”;
②底部曲笔像展开的书页,竖的一笔呈帆船状,寓意为“在书的海洋中前行”;
③曲线呈水流状,强化了构图中的“书海”之意。
21.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字。(6分)

21. (示例)①从低处往高处走,每走一步,就会站得更高。
③原来,只有找到平衡时,才能站在最高处。
17. 下图是一幅中国传统节日形象标识,猜一猜是哪个节日,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10分

17. 【答案示例】 该节日标识是七夕(2分);它以汉字“七夕”为形,将中国传统印章、书法与牛郎织女结合,(3分)巧妙幻化成天河连汉水、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瞬间。(2分)讴歌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和对理想爱情的向往。(3分)
【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要根据标识中的构成要素,可以判定标识为“七夕”,并且按照总分或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展开合理的联想,将标志的寓意表达出来。由图示可知,牛郎织女与天河连汉水、喜鹊搭桥的故事与“七夕”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了一起,故可从传统文化所讴歌的爱情、对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入手。
2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21.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1分)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1分),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2分);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1分),主要做综合试题(1分),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1分)。(本题最多得6分。每超3字扣1分,语言不连贯扣1—3分)
21.结合漫画内容写一段文字,表达阅读后的感想。要求:①运用比喻、比拟、夸张、对偶中的一种修辞。②不超过50字。(6分)

21.参考示例:①脚踩吹捧的气球,仿佛站在地球之上唯我独尊;头顶测量的横杆,好像身在苍天之下舍我其谁。
②被吹捧者的狂妄与吹捧者的无耻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联袂上演着一出出丑恶的人间闹剧。
③吹捧的气球总有一天会像肥皂泡一样无情地破灭,不是让吹捧者的无耻吹破,就是让被吹捧者的狂妄踩破。(超过50字扣1分,没有运用所给的任一种修辞扣2分)
21.右图是“上海书展”的图标,请认真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图内容。(2分)
(2)请指出图标上部的寓意。(3分)

21.题
(1)画面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一个图标;下面分别用汉语和英语写着“上海书展”的字样。(2分)
(2)寓意:图标的上部看成一个“书”字,象征着书展(1分);也可以看作一个人在书山上不断攀登,体现了“我爱读书”这一主题。(2分)
21. 下列图表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图表,得出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30个字)(6分)

(1) (2)
21. (1)我国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3分)
(2)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渐拉开距离。(3 分)
21. 下列图表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图表,得出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30个字)(6分)

(1) (2)
21. (1)我国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3分)
(2)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渐拉开距离。(3分)
21.下面是某班举行的“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活动的过程图解,请把这个图解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21.(6分)本次“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由三个小组分别通过填表统计、访问学生或专家、网上查询等方式,调查近视学生的比例、近视的危害和原因,统一形成文字材料后在班内普及保护眼睛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