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填空。(4分)
(1)两情若是长久时, 。(秦观《鹊桥山》)
(2) 的《 》有名句:“ __ ,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下陈蕃之榻。”
1)又岂在朝朝暮暮(1分)
(2)王勃《滕王阁序》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3分,前两空1分,后两空各1分)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 ,茂林修竹;又有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诗经·小雅·采薇》)
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王安石《桂枝香》)
(1)崇山峻岭,清流激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2)雨雪霏霏,隔叶黄鹂空好音,落霞与孤鹜齐飞,六朝旧事随流水,《后庭》遗曲。
(每空1分,错一字不得分。两小题任选一题。若两题都答,只阅第一小题。)
[8cfd5de7bf1ef8f8.gif]w.w.w.k.s.5.u.c.o.m
www..com
解析:
无
下列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哪三位文豪?你是怎样判断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秋,峨嵋共比高。
苏洵父子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运用。先思考文学史上父子三人都以诗赋盛名的“大文豪”有哪些?著名的有曹操、曹丕、曹植;苏洵、苏轼、苏辙。再分析原诗,诗中“峨嵋”是唯一的线索,可知是四川籍,由此可判定是苏洵父子。(曹操系安徽亳州人)
补出下列各句空缺处的内容。
(1)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特点被评价为“诗中有画”,《山居秋暝》的颔联“ ,
”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2)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 。
(1)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2)自古逢秋悲寂寥, 。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
(1)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2)我言秋日胜春朝 便引诗情到碧霄 (3)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解析:
无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5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2)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⑵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⑶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⑷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⑸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⑹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⑴赢得生前身后名 ⑵宠辱偕忘
⑶朝搴眦之木兰兮 ⑷剑阁峥嵘而崔嵬
⑸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
⑹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即不得分。
文学常识与名篇名句填空。
(1)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是《呐喊》、_________、《故事新编》;莎士比亚是欧洲时期英国著名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早期作品。
(2)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说过含意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煜《虞美人》词的末两句将愁思形象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既涉及文学常识,又涉及名句识记,既考查识记,又考查理解。
(1)《彷徨》 文艺复兴(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 。(李白《蜀道难》)
③、 ,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⑴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⑵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⑶?古人秉烛夜游,大块假我以文章。
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填空。(6分)
(1)“月”在古代诗歌中是经常被描绘到的形象,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清泉石上流”,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坊悄无言, ”,刘禹锡《石头城》中的“ ,夜深还过女墙来”。
(2)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3)《项链》是 国著名作家 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其中塑造了玛蒂尔德这样一位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妇女形象。
(1)明月松间照 唯见江心秋月白 淮水东边旧时月
(2)你错勘贤愚枉做天!(3)法国 莫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