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天高地迥,____________;兴尽悲来,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陈情表》)
略
解析:
略
(肇庆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检测)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氓》《诗经》)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
注意“匪”、“沦落”的写法。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2)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3)狗吠深巷中, 。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固一世之雄也。
(6)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士皆瞋目 (2)乘彼垝垣(3)鸡鸣桑树颠(4)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解析:
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 。(《论语》选读)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滕王阁序》)
(3)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4)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声声慢》)
(5)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琵琶行》)
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3)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4)满地黄花堆积 独自怎生得黑 (5)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
解析:
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莫道不销魂, , 。(李清照《醉花阴》)
略
解析:
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荀子·劝学》)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金就砺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流不息 猿猱欲度悉攀援
(3)赢得仓皇北及 烽火扬州路
解析:
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6小题)
(1)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2)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4)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7)一骑红尘妃子笑, 。(杜牧《过华清官》)
(8)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1)小人常戚戚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梧桐更兼细雨 (5)惊涛拍岸 (6)烟光凝而暮山紫 (7)无人知是荔枝来 (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解析:
略
默写
1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
13.古来圣贤皆寂寞, ;
14.牵衣顿足拦道哭,, ;
15.边庭流血成海水, 。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12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13惟有饮者留其名;
14哭声直上干云霄;15武皇开边意未已。
解析:
略
在横线处写出文章原句(每空1分,共8分)
2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23.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
24.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2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6.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7.是日也,天朗气清, 。
2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3.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24.秦人不暇自哀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5. 响穷彭蠡之滨
26.宁移白首之心
27.惠风和畅
解析:
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2.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3.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仰观宇宙之大
(3)泉涓涓而始流 (4)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