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题)
(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4)《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
(1)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解析:
本题的四个小题均选自课本,但形式更为灵活。应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离骚》)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行路难,行路难。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1) 以为轮 虽有槁暴 使之然也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哀民生之多艰 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
多歧路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1)句中注意“ ” “槁暴”等字写法。(2)句中注意“锱铢”“歧”等字写法。
填空默写(每空1分,共6分有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北宋苏东坡《 》有云:“少焉,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亦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3)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滚绣球》
(1)前赤壁赋(或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
(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解析:
无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16.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
明·归去来兮辞》
17.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
明·归去来兮辞》
18.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_;思国之安者,
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
效其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6.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
17.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
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流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
疏》
20.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
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解析:
无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13、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短歌行》)
14、 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____(曹操 《短歌行》)
15、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陶渊明《归园田居》)
16、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17、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13.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4. 悠悠我心。 沉吟至今。
15.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6.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7.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解析:
无
依据下列句子的语境和要求填写横线上的名句
1、“月亮”在古诗词中已不是一个普遍的星体,而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在诗人笔下它却是一种情感载体。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的隐逸情趣;李白《月夜独酌》中“____,____”的飘逸心性;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的思乡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的放达情怀……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2、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古诗词中,一轮圆月能透尽人心思。如李商隐《一剪梅》中的情境可用“云中谁寄锦书来?_____,_____。”又如杜牧的“_______,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描写的情境与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极为相似。如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更是借月来抒发离别情怀的。
3、中国古诗词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其中不少成了千古名句。如东汉末年的文人诗作《古诗十九首》中有“_____,脉脉不得语”之句,“______,坐看牵牛织女星”两句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之句;李白《梦游天姥咏留别》中有“云青青兮欲雨,_____”之句;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之句。
4、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雨中多情,雨中多愁。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还有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写“苦雨”的如李煜《浪淘沙》的“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_____,_____。”温庭筠《更漏子》中的“____,____,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_____。”
5、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它一身清香,一身傲骨。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______。”诗人以菊花来象征自己品德之高尚与纯洁。元稹《菊花》中写到“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_____,_____。”宋人郑思肖《寒菊》中的“_____,何曾吹落百花中”无疑把菊花当作了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盈盈一水间 天阶夜色凉如水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澹澹兮生烟 秋水共长天一色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帘外雨潺潺,春夜阑珊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梧桐树,三更雨 空阶滴到明
解析:
无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原文(2分)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说:“ ”继承了孔子前一句“劝学”的观点,又发展了后一句的观点;而唐人韩愈在《师说》中干脆否定了孔子“生而知之”的观点,他说:“ , ?”
学不可以已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解析:
无
王勃《滕王阁序》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1) ,秋水共长天一色。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3) ,觉宇宙之无穷, ,识盈虚之有数。
(4)北海虽赊, ;东隅已逝, 。
(1)落霞与孤鹜齐飞 (2)响穷彭之滨 声断衙阳之浦 (3)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4)扶摇可接 桑榆非晚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
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无良媒。 (《诗经·氓》)
万里悲秋常作客, 。 (杜甫《登高》)
(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3)千呼万唤始出来, 。 (白居易《琵琶行》)
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
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1)匪我愆期 百年多病独登台
(2)虽九死其尤未悔 只是当时已惘然
(3)犹抱琵琶半遮面 樯橹灰飞烟灭
(4)烽火扬州路 可以横绝峨眉巅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 。”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3)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4)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4)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