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勾践灭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1) , ;如此,则有常赏。
(2)寡人闻古之贤君, , 。
(3)果行,国人皆劝。 , , 。
(1)进则思赏 退则思刑 (2)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而患其忠行之少耻也 (3)父勉其子 不勉其弟 妇勉其夫
解析:
无
补出下
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小题任选一题)(5分)
(1) , ,用心躁也。(《劝学》)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蜀相》)
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于无穷。(《赤壁赋》)
(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砯崖转石万壑雷 (2)弊在赂秦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帅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
(苏轼《水调歌头》)
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层级为A。
(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2)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3)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4)又恐琼楼玉宇 何似在人间
[6分。每处横线1分,错、漏一字,该处横线不得分。]
解析:
无
选择下面其中的两小题,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并填写出作者所属的朝代。(6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选自 朝杜甫的《登岳阳楼》)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选自 朝杜牧的《阿房宫赋》)
(3) ,或重于泰山, ,用之所趋异也。
YCY (选自 朝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唐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唐
(3)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汉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人穷则反本, ,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 。
(司马迁《屈原列传》)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________, ______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孔子《论语》)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父母也
(3)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一横线1分,凡错、漏、多一字,该横线没分。
解析:
无
补写除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⑶_____________,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⑷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⑸_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子曰:“巧言乱德,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⒑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⑶香远益清 ⑷佳木秀而繁阴
⑸岸芷汀兰 ⑹小不忍则乱大谋(本句见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
解析:
无
按要求填写句子。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 。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 。
(3)《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的句子: 。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春风又绿江南岸, 。 (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学然后知不足 (2)明月何时照我还 (3)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五之夜, ,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2)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5.呜呼! , ; ,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杜牧《阿房宫赋》)
6.六国破灭, , , 。(苏洵《六国论》)
7. , ,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山记》)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1.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高低冥速 春光融融
5.灭之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7.事不同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