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诗句描写的季候,若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正确的排序是( )。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寒蝉聒梧桐,日夕长悲鸣
③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下列诗句描写的季候,若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正确的排序是( )。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寒蝉聒梧桐,日夕长悲呜
③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赠刘景文①

宋朝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②。

【注释】:①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世家之后,却一直未受重用。苏轼外调为杭州太守时,两人已六十,却能相遇相惜。

②橙黄橘绿时:橙子转黄,橘将黄犹绿之时,指农历秋末冬初。橘,冬季成熟,诗人们颂之为“嘉树”,张九龄在《感遇》中赞橘树说:“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

1.诗中第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2.这首诗后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不是翻译,应该是用自己的话加以描写,单纯翻译给2分。示例: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2、诗人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橙橘的岁寒之心表达自己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与友人共勉                                                  

5.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3.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3分)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赠刘景文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

②擎雨盖:指荷叶。 ③橙黄桔绿:秋末冬初景物。

(1)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意?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桔绿”是一年好景?从诗人对冬天的盛赞中我们能发现一个什么人生哲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雪独立的品格。写荷与菊意在衬托橙与桔,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2)因为寒冬培育了橙与桔坚韧的品格和崇高的气节。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解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下列诗句中与此说法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D: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下列诗句中与此说法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高 B: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下列诗句中与此说法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D: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