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恕”道指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 B:己欲达而达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这句话中“恕”指的是:()

A:上善若水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勿施于人。”(卫灵公)

孔子的仁爱核心是“恕”,“恕”的正确表达是()。

A:己欲达而达人 B:己欲立而立人 C: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勿施于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勿施于人

阅读《〈论语〉十则》节选,回答问题。(9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 (2)思而不学则殆 ()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上述几则内容,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一个例子。(2分)

17.(1)时常地复习;(2)有害;(3)生气、发怒。(4)“知”通“智”

18.(1)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2)选择他们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们那些不好的地方,对照自己改正。

19.答案示例:求知态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分。(1)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2)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个人修养的言论。阅读下列语段,并回答问题: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2.孔子认为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是什么? (2分)

23.曾子认为每天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自省?(3分)

22.“恕”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解析】

22.

试题分析:子贡(孔子的学生)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体会:孔子主张“以宽恕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了千百年来流传的佳句,表明了孔子儒家之道“仁”的主张。反映了孔子“仁”的学说的一个方面,也是谈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3.

试题分析: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觉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对家人或别人撒谎;有没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没有做到给自己一定的惩罚。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