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载,蜀国先后建立了()王朝。
A:蚕丛 B:柏灌 C:鱼凫 D:杜宇 E:开明
古蜀时期历史最早开端是在何等人的带领下()
A:蚕丛氏 B:鱼凫氏 C:蜀山氏
李白的《蜀道难》中有诗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其中蚕丛、鱼凫是古蜀时期最初的三代蜀王之二,那么另一位是()
A:柏灌 B:杜宇 C:开明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噫吁嚱(xū)蚕丛(cán)鱼凫(fú) B:秦塞(sài)石栈(zhàn)猿猱(náo) C:扪参(mén)抚膺(yīng)雄雌(cí) D:崔嵬(guǐ)吮血(shǔn)咨嗟(zī)
与教材文段相比,下面文段中有几个字字形有误?(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拆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厉井仰歇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B:连烽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D: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阅读下面的《蜀道难》选段,按要求答题。(4分)
噫戏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⑴诗的开篇连用两个叹句,其用意是什么?(2分)
⑵诗人借助艺术想象,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请选择一个方面加以分析。(2分)
⑴作用是:统摄全诗,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旨,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2分)
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极写山势高危,蜀道难行,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2分)(举一个例子并分析即可)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阅读《蜀道难》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下列对文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人放的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