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少长咸集
(2)渚清沙白飞飞回 人非生而知之者
(3)岸芷汀兰 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另外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期功”“咸”“渚清”“芷”“ 汀”“濯”“惘”等。每空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兄弟
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街上有行人和两人抬的轿子。他们斗不过风雪,显出了畏缩的样子。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满在天空中,向四处落下,落在伞上,落在轿顶上,落在轿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脸上。风在空中怒吼,声音凄厉,跟雪地上的脚步声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种古怪的音乐。这音乐刺痛行人的耳朵,好像在警告他们:风雪会长久地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
已经到了傍晚,路旁的灯火还没有燃起来。街上的一切逐渐消失在灰暗的暮色里。路上尽是水和泥。空气寒冷。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
“三弟,走快点。”说话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手拿伞,一手提着棉袍的下幅,还掉过头看后面,圆圆的脸冻得通红,鼻子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
在后面走的弟弟是一个有同样身材、穿同样服装的青年。他的年纪稍微轻一点。脸也瘦些,但是一双眼睛非常明亮。“不要紧,就快到了。……二哥,今天练习的成绩算你最好,英文说得自然,流利。你扮李医生,很不错。”他用热烈的语调说。马上加快了脚步,水泥又溅到他的裤脚上面。“这没有什么,不过我的胆子大一点。”哥哥高觉民带笑地说,便停了脚步,让弟弟高觉慧走到他旁边。“你的胆子太小了,你扮‘黑狗’简直不像。你昨天不是把那几句话背得很熟吗?怎么上台去就背不出来了。要不是朱先生提醒你,恐怕你还背不完嘞!”哥哥温和地说着,没有一点责备的口气。觉慧脸红了。他着急地说:“不晓得什么缘故,我一上讲台心就慌了。好像有好多人的眼光在看我,我恨不得把所有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说出来……“一阵风把他手里的伞吹得旋转起来,他连忙闭上嘴,用力捏紧伞柄……这一阵风马上就过去了。
“我恨不得把全篇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背了出来。”觉慧用刚才中断了的话接着说下去,“可是一开口,什么话都忘掉了。连平日记得最熟的几句,这时候也记不起来。一定要等朱先生提一两个字,我才可以说下去。不晓得将来正式上演的时候是不是还是这样。要是那时候也是跟现在一样地说不出,那才丢脸嘞!”孩子似的天真的脸上现出了严肃的表情。脚步踏在雪地上,软软的,发出轻松的叫声。
“三弟.你不要怕。”觉民安慰道,“再练习两三次,你就会记得很熟的。你只管放胆地去做。……老实说,朱先生把《宝岛》改编成剧本,就编得不好,演出来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成绩。”
觉慧不作声了。他感激哥哥的友爱。他在想要怎样才能够把那一幕戏演得好,博得来宾和同学们的称赞,讨得哥哥的欢喜。他这样想着。过了好些时候,他觉得自己渐渐地进入了一个奇异的境界。忽然他眼前的一切全改变了。他,有着江湖气质的“黑狗”,在失去了两根手指、经历了许多变故以后,心里交织着复仇的欢喜和莫名的__。这样想着,平时记熟了的剧本中的英语便自然地涌到脑子里来了。他醒悟似地欢叫起来:“二哥,我懂得了!”觉民惊讶地看他一眼,问道:“什么事情?你这样高兴!”
“二哥,我现在才晓得演戏的奥妙了。”觉慧带着幼稚的得意的笑容说,“我想着,仿佛我自己就是‘黑狗’一样,于是话自然地流露了出来,并不要我费力思索。”
“对的.演戏正是要这样。”觉民微笑地说,“你既然明白了这一层,你一定会成功的。……现在雪很小了,把伞收起来罢。刮着这样的风,打伞很吃力。”他便抖落了伞上的雪,收了伞。觉慧也把伞收起了。两个人并排走着,伞架在肩上,身子靠得很近。
雪已经住了。风也渐渐地减轻了它的成势。
“三弟。你觉得冷吗?”觉民忽然关心地问。
“不,我很暖和,在路上谈着话,一点也不觉得冷。”
“那么,你为什么发抖?”
“因为我很激动。我激动的时候都是这样,我总是发抖,我的心跳得厉害。我想到演戏的事情,我就紧张。老实说,我很希望成功。二哥,你不笑我幼稚吗?”觉慧说着,掉过头去望了觉民一眼。
“三弟,”觉民同情地对觉慧说,“不,一点也不。我也是这样。我也很希望成功。我们都是一样。所以在课堂上先生的称赞,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话,不论哪一个听到也会高兴。”
“对,你说得不错。”弟弟的身子更挨近了哥哥的,两个人一块儿向前走着.忘却了寒冷。忘却了风雪,忘却了夜。
“二哥,你真好。”觉慧望着觉民的脸,露出天真的微笑。觉民也掉过头看觉慧的发光的眼睛,微笑一下,然后慢慢地说:“你也好。”过后,他又向四周一望,知道就要到家了,便说:“三弟,快走,转弯就到家了。”
觉慧点了点头,于是两个人加速了脚步,一转眼就走入了一条更清静的街道。
(节选自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有删改,题目是选文者所加)
9.简要分析第一段有关风雪描写部分的作用。(4分)
10.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
(2)弟弟的身子更挨近了哥哥的,两个人一块儿向前走着,忘却了寒冷,忘却了风雪,忘却了夜。
11.仔细阅读文中觉慧、觉民关于演戏的对话,简要分析兄弟二人性格上有哪些不同。(4分)
12.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题目“兄弟”有哪些内涵。(6分)
【答案】
9.第一段对风雪的描写有以下作用:一是刻画出自然环境的寒冷,二是暗示人物生存环境的冷酷,三是对人物出场作铺垫(或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答出一条得2分,答出两条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0.(1)把“家”比喻为“希望”,(1分)形象地写出温暖明亮的家对困难中的行人的吸引(或鼓舞)作用。(1分)(2)运用了排比手法和细节描写(1分,排比和细节答出一点即可),通过倾心交谈,兄弟二人心贴得更近了,感到温暖、内心敞亮,忘了寒冷和__。(1分)
11.觉慧:有些天真、相对有些幼稚、单纯;热烈有激情;信心不足;聪明好学,一点就通。也充满智慧。(2分,答出两点即可)觉民:比较理性、相对成熟;温和友善;信心充足;对兄弟循循善诱,也充满智慧。(2分,答出两个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赋分)
12.本文以“兄弟”为题目有以下内涵:一、觉民、觉慧是高氏兄弟;二、觉民觉慧二人志趣相投,都喜爱新生活、追求新文明(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三、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对演戏的探讨),兄弟感情更近,形成了超出一般兄弟的特殊情感。(每条3分,答出两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赋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考生可依此结合文段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例如,总领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本题(1)句运用了比喻,(2)句运用了排比和细节描写,考生答题时点明手法后答出写了什么内容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答题时要先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可抓住觉慧觉民的语言描写来分析。如,“我恨不得把全篇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背了出来。”“可是一开口,什么话都忘掉了。……那才丢脸嘞!” “因为我很激动。……你不笑我幼稚吗?”表现出觉慧单纯、天真、不自信;“二哥,我现在才晓得演戏的奥妙了。”表现出觉慧聪明,一点就通。“三弟.你不要怕。” “你只管放胆地去做。……不会有什么好成绩。”表现出觉民对弟弟的友善、温和,自信,有智慧。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既要看标题的本义还要看标题的深层含义。本题表层含义看,觉民、觉慧是高家亲兄弟;深层含义,觉民觉慧二人志趣相投,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有共同的学习生活,所以兄弟感情又与一般意义的兄弟不同。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 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臣心一片磁针石, 。(宋·文天祥《扬子江》)
(4) ,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5)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6)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7)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答案】(1) 凡四方之士无有过而拜且泣者(2)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 不指南方不肯休(4) 汩余若将不及兮 (5) 日月忽其不淹兮 恐美人之迟暮 (6) 虽九死其犹未悔 (7) 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社稷”“汩”“迟暮”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40. ,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1.昼夜勤作息, 。 (《孔雀东南飞》)
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蜀道难》)
42.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无题》)
征帆去棹残阳里,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答案】
40.执手相看泪眼 黑云压城城欲摧
41.伶俜萦苦辛 砯崖转石万壑雷
42.沧海月明珠有泪 背西风酒旗斜矗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摧、伶、俜、砯、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则其负太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2) ,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民生各有所乐兮, 。 (屈原《离骚》)
(4)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 (范仲淹《苏幕遮》)
【答案】(6分)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⑵斧斤以时入山林 ⑶余独好修以为常 ⑷古来万事东流水 ⑸山回路转不见君 ⑹波上寒烟翠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夫、常、斧、翠。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22. ,悠悠我心。(《诗经》)
回首向来萧瑟处, 。《定__(莫听穿林打叶声)》
2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
2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王安石《苏幕遮(燎沉香》)
25.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执手相看泪眼, 。(《雨霖铃(寒蝉凄切)》)
【答案】
22.青青子衿 也无风雨也无晴
23.万里悲秋常作客 侣鱼虾而友麋鹿
24.齐彭殇为妄作 一一风荷举
25.月涌大江流 竟无语凝噎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衿、侣、麋鹿、殇、噎。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题1分)
18.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19.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 ?《归去来兮辞》
2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2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
22. ,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2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师说》
24.天生我材必有用, 。烹羊宰牛且为乐, 。《将进酒》
25. ,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6.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27.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春江花月夜》
【答案】
1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9.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20.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2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4.千金散尽还复来 会须一饮三百杯
2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27.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跬、焉、嫠、谀、俱、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穷且益坚, 。 (王勃《滕王阁序》)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6) ,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答案】
(1)不义而富且贵 (2)不坠青云之志 (3)三顾频烦天下计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弓如霹雳弦惊 (6)过春风十里
【解析】
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如:“坠”“频烦”“霹雳”等。每空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9.屈心而抑志兮, 。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20. , ,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19.忍尤而攘诟;固前圣之所厚。
20.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每空一分,该句有误不得分。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化整为零。注意下列字形:“攘诟”“晦朔”“蟪蛄”“庙堂”。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3)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答案】(6分)(1)只是当时已惘然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濯清涟而不妖(3)会当凌绝顶 故不积跬步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惘、鉴、濯、涟、跬。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