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课程结构体系中,根据我国高校当前的教育实践,下列课程中属于公共基础课的有()。

A:C语言 B:大学语文 C:西方经济学 D:电动力学

最初,大学语文蓬勃兴旺,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为非中文系学子必修课;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都______地被卷入经济运动之中,人文精神普遍______,人文教育空间被挤占______,大学语文从必修课转为选修课,甚至出现了存废之争,在大量高校的选修课上消失。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可避免 陷落 压缩 B:不知不觉 沦落 驱逐 C:身不由己 失落 压制 D:不由自主 堕落 侵吞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由于长期干旱导致粮食欠收,目前肯尼亚东部和北部地区面临严重的饥荒,成千上 万的灾民和大量的牲畜正面临死亡的威胁。 B: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时,我们会感悟到在忧患重重的现实处境中,诗人 的感情心志和民生痛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C:“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败下风。”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抱怨。的确,如果不是去年教育 部旧话重提,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大学语文的存在。 D: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另一大软肋就是企业已存在的各个系统软件各行其是,难以融合, 竞争力不强。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浙江省卫生厅已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对重危病例的救治,对临床症断的病毒性感冒要按照甲流病例进行治疗和管理,要在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B:“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败下风。”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报怨。的确,如果不是去年教育部旧话重提,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大学语文的存在。 C:昨日,第三届中国??南昌军乐节“英雄之火照耀九州”取火仪式在八一起义纪念馆举行,此次取得的火种将在今年10月底举行的南昌军乐节上熊熊燃烧。 D:同样是节能产品,节能空调卖得很火,但诸如节水浴缸、节水笼头等效果明显的节能环保产品,由于缺少推广手段,目前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乏人问津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我们只要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使它们具有永恒魅力的,恰恰不是因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谈资,而是故事之外对我们精神的震憾。 B:“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拜下风。”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报怨。的确,如果不是去年教育部旧话重提,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大学语文的存在。 C:地势平坦,远方的景物尽收眼底。天空轻盈,寥廓,深邃。 D:同样是节能产品,节能空调卖得很火,但诸如节水浴缸、节水笼头等效果明显的节能环保产品,由于缺少推广手段,目前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乏人问津。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中国经济唯房地产马首是瞻,而房地产“挟天子以令诸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无奈地承认“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 B: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另一大软肋就是企业已存在的各个系统软件各行其事,难以融合,竞争力不强。 C:“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败下风。”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抱怨。的确,如果不是去年教育部旧话重提,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大学语文的存在。 D:现今的新闻记者在深入采访时,可能会揭露一些阴暗面,但他们针贬时弊是因为他们热爱社会,是为了促进社会改良,而非有其他不轨图谋。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同学们,十六、七岁的你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人生花季,青春怎能不钟情于理想? B:____专程赴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看望在那里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并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C:国庆期间,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作了关于《论语》心得的精彩讲座。 D: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比如大学语文该教些什么?它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来美化自己的仪表,却忘记了透视自己灵魂,对落满败枝、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以“心灵美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谈见解,也可以叙事或抒情。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解析:

  题目思路很宽,可根据材料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写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深入剖析现象,努力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内容上,可以由话题引出自己对心灵美容的感想或深层次的思考,并进一步揭示出心灵美容的紧迫感,以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写法上,可以以情感认知为主线,通过多种描写手法,特别是心理、对比描写来表现情感的认识过程和变化过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

百岁徐中玉:大学不能“失语”

楼乘震

“如果允许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科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1978年,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在就职宣言中如此说道。

也是在那一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邀请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徐中玉编写《大学语文》。书的序言中写道:“大学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掌握一种语言,就等于掌握一项武器。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

30多年过去,中小学校园里,诵读英语的远比捧读语文课本的多得多。就在最近,中国人民大学也将大学汉语改成选修课。当年那辈懂得语文之用的大家们多已作古,只有徐中玉先生是难得的长寿之人,身板依然硬朗挺直,国字脸,剑眉,硬挺挺的短发,脸上的每一根线条都像刀刻上去的,站在天地之间,与其说是文人不如说更像军人。老人家对现在语文的衰落,只喃喃一句:“大学不能‘失语’。”

徐中玉年少时,家里困难。因为师范科不用学费,吃饭也不用花钱,他便考取了无锡省立中学师范科,毕业后先得去小学当两年教师,才能接着考大学。十七八岁的徐中玉,做了两年“孩子王”,然后考上了位于青岛的国立山__学国文系。美好的大学生活因为日军侵华,被搅得支离破碎,学业却在受难的日子里毫不松懈,一口气读到了硕士。抗战胜利后,徐中玉回到山__学任教。由于公开支持学生的“反内战”运动,被国民党青岛警备司令指为“奸匪”,密令将他解聘。1947年,他来到上海,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

在上海学界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中,徐中玉的“硬朗”是出了名的。

1955年“肃反”运动中,施蛰存先生被批斗,徐中玉仗义执言,当众为其辩护。1957年,徐中玉被划为“右派”,赶出中文系,发配到图书馆整理卡片。老友劝他不要一味硬顶,但他却抱着宁折不弯的决心,说:“我横竖横了(上海方言,死也这样,活也这样)。”批判会上,每当有不合事实、乱戴帽子吓人的发言时,他都据理争辩,甚至反唇相讥,以致后来被定为“极右分子”。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悔改”。一次批孔大会中,他忍不住站出来称赞孔子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绝非民族罪人,结果他被当作“孔老二的孝子贤孙”又遭批斗。

他的大部分文章,无论是古代文学研究,还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都贯穿着忧患意识。凡是他觉得于国于民于党有利的话,从腐败之风到文化失落、教育困境、道德沦丧,该讲的他都讲了。在和他共事半生的钱谷融先生眼里,“中玉兄不但热心公益,勇于任事,而且敢作敢为,只要义之所在,他都挺身而出,绝不瞻前顾后、首鼠两端。”他的学生、著名文艺理论家毛时安感慨道:“倘若有什么词汇能概括先生形象特征的话,在我看来,最准确的莫过于‘风骨’二字。”

粉碎“__”后,已年过六旬的徐中玉出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把中文系办得红红火火。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便是推广《大学语文》课及教材。

1952年,大学教育照搬苏联模式,语文被取消,从此中断了20多年。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联合徐中玉发出倡议,恢复大学语文课程。随后,山__学、杭州大学等一批学校陆续恢复了这门课程。

1981年,《大学语文》教材问世,至今已出第十版,印数累计3000多万册。编撰教材之外,由徐中玉担任主编、会长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这些努力,奠定了数十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基础。说起往事,徐先生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有人曾问徐中玉:“现在一些大学的语文课程日趋边缘化,母语教育正在受到伤害。您如何看待这种现状?”徐中玉回答:“大学生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质。对于以上方面,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无法用一时的物质回报来衡量。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绝不可忽视、削弱。”

(选自《环球人物》2013年第32期,有删改)

12.文章开头引用苏步青校长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13.为什么说徐中玉老人“站在天地之间,与其说是文人不如说更像军人”?(5分)

14.作者写徐中玉老人,有什么意图?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2.引用苏步青校长的话,是用一位著名学者的观点来表明语文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1分),引出后文徐中玉老人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大力倡导(1分),印证了徐中玉老人在大学语文教育方面的正确思想(1分),吸引读者(1分)。

13.首先,这句话是对徐中玉老人外形特征的一个总结,老人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依旧挺拔刚正,就像是一位军人。其次,老人一生成就非凡,在大学语文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足以让他顶天立地。最后,老人一生历经苦难,但他不畏强权,正直敢言,充分体现也他正直坚强、不卑不亢的风骨。

14.①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有风骨,有远见卓识,对大学语文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②赞颂了徐中玉老人的风骨和谦逊,表达了作者对徐中玉老人的无比敬意。③针对现实社会中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漠视,表达了作者的不满和担忧,更呼吁人们重视母语教育。

【解析】

12.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引用本身的作用,从内容、结构、文体等角度来分析作答,如在内容上,引用名人苏步青校长的话,更具有说服力;在结构上,从下文徐中玉老人大力倡导语文教育可知,此处引用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在文体特点方面,引用名人的话,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可从徐中玉老人的人物形象角度来分析作答,从文本中找出评价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描述性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如“只有徐中玉先生是难得的长寿之人,身板依然硬朗挺直,国字脸,剑眉,硬挺挺的短发,”可直接提取“身板依然硬朗挺直”;如第六第七段中,“徐中玉仗义执言,当众为其辩护”“勇于任事,而且敢作敢为”等词可直接引用。第八第十段,可从对徐中玉老人的人生成就的描述中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14.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文本的结构及内容,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开头两段引用苏步青的话和徐中玉老人的话以及结尾对徐中玉老人的采访,突出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中间对徐中玉老人一生的苦难经历及成就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徐中玉老人的敬佩与赞美。故答题时,可从这两方面进行概括。

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同学们,十六、七岁的你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人生花季,青春怎能不钟情于理想? B:____专程赴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看望在那里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并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C:国庆期间,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作了关于《论语》心得的精彩讲座。 D: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比如大学语文该教些什么?它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