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与成语“防微杜渐”意思不相关的是()。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茶道之集大成者,为安土桃山时代的()。
A:千里林 B:表千家 C:里千家 D:武者小路千家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不能通其意( )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⑴用鞭子打 ⑵买 ⑶它(的) 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选出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灰烬 吟哦 绵延 一泄千里 B:轻俏 林阴道 披覆 叹为观止 C:对峙 破绽 暇思 命途多舛 D:瘠薄 虏掠 赡仰 孤苦伶仃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惊蜇 烟蔼 深居简出 可望不可及 B:告诫 社稷 没精打采 一泄千里 C:演绎 林阴道 走投无路 自行其是 D:残羹冷炙 倍受压榨 干燥如焚 烟消雾散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脉搏 装钉 各行其事 一张一驰,文武之道 B:烦燥 诡辩 莫名其妙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提纲 讴歌 彪炳千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起讫 凌晨 两全齐美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抚摩 江湖沼泽 粉妆玉琢 心旷神怡 B:冲涮 云蒸霞蔚 翠锦斑斓 曲折盘旋 C:翱翔 婉转悠扬 亭亭玉立 一泄千里 D:度假 林阴小道 促膝谈心 震耳欲聋
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骸骨 懈怠 剑拔驽张 按部就班 按途索骥 B:燥 报销 变本加厉 各行其是 繁弦急管 C:抵销 含混 棉里藏针 若即若离 一泄千里 D:泄露 安祥 事必恭亲 披星戴月 弱不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