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执着于过去,而放眼于未来,是一种乐观与旷达的情怀。这种情怀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为“ 1 2 。” 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则表现为“ 3 4 。”

(2)登高赋诗往往有写四方之景的句子,通常被称为“登临四望”。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有这样的写法,其中写西方之景的句子是“ 5 ”,写北方之景的句子是“ 6 ”。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望长安于日下,天柱高而北辰远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画栋朝飞南浦云,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

(2)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4)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5)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__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6)__________,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7)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8)未老莫还乡,_________。(韦庄《pú sà 蛮》)

(9)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 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西北望长安,______。(辛弃疾《pú sà 蛮·书江西造口壁》)

(1)珠帘暮卷西山雨(2)海上明月共潮生(3)竹喧归浣女(4)钟鼓馔玉不足贵(5)千村万落生荆杞(6)尘世难逢开口笑(7)凫雁满回塘(8)还乡须断肠(9)寂寞沙洲冷(10)可怜无数山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暮、浣、馔、杞、凫、雁、须、洲。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默写填空,每题2分。(6分)

(1)蜀道的开凿过程“ , 。”《蜀道难》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一天齐,险似绝壁“ , 。

(3)《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

。”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6)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2)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3)亲小人,远贤臣, 。 《出师表》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 ,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鱼我所欲也》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出师表》

(8) ,任重而道远。 《论语》

(9)人生得意须尽欢, 。 《将进酒》

(10)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1)思而不学则殆

(2)能谤讥于市朝

(3)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小惠未徧

(6)贤者能勿丧耳

(7)陟罚臧否

(8)士不可以不弘毅

(9)莫使金樽空对月

(10)天生我材必有用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德合一君,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3)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4)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而征一国者   官盛则近谀   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谀、缦、钩、舳、舻、酾。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7.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__》)

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1)风萧萧兮易水寒(2)渺沧海之一粟(3)暧暧远人村(4)以手抚膺坐长叹(5)一去紫台连朔漠(6)塞上风云接地阴(7)一蓑烟雨任平生。(8)水随天去秋无际(9)潦水尽而寒潭清(10)欲速则不达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萧、渺、沧、粟、暧、膺、坐、朔、阴、蓑、潦、清。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2)惟草木之零落兮, 。 (屈原《离骚》)

(3) ,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4)总角之宴, 。(《卫风·氓》)

(5)锦瑟无端五十弦, 。 (李商隐《锦瑟》)

(6)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7)一肌一容,_____ __,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8)艰难苦恨繁霜鬓,___ _ ____。(杜甫《登高》)

(1)小弦切切如私语(2)恐美人之迟暮(3)位卑则足羞(4)言笑晏晏(5)一弦一柱思华年(6)渺沧海之一粟(7)尽态极妍(8)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关键字:暮、晏、柱、沧、粟、潦、倒。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__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3)《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蜉蝣”“渺”“沧”“粟”“忳”“侘傺”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解答这类题的要注意:1.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划写字, 切勿卖弄。2.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则不必苦思冥想,浪费时间,要把时间用在能够挣来分数的句子默写上,要注意养成“一字不差”的习惯。一时出现思维短路,想不起来的句子,暂时放过,有时间再回头想,回想时尽量朝前背诵段落。3.一般考查的句子都容易出现错别字。注意:课内名句一定要确保, 课外要重视先秦名家名句。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离骚》中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遭人妒忌和诽谤的诗句是:“ 。”

(2)《赤壁赋》用比喻的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

(3)陶渊明《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蛾、谣、诼、蜉、蝣、沧、粟、辨、已。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不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表明孔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国家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_______, ________。”

(1)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2)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焉、鄙、拂、患。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