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论语》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义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为《诗经》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每空1分(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名篇名句默写(7分)

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有限,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⑵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⑶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四、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2)《氓》中以“ 。”两句斥责负心男子,

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

(1)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2)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掩”、“艰”、“誓”、“须臾”、“羡”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1.默写填空

(1) ,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4)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5)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至”“孰“期功”“僮”“蟹”“螯”“鳝”“倾”“舳舻”“旌”“蔽”等,其中第五句要注意虚词“也”“而”“其”“者”“乎”“矣”;第五句名词的排列顺序不要出错,所以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一致。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 ?”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评分建议:共6分。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要特别注意如下字词:“陟罚臧否”、“锱铢”“谀”。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柳永的《雨霖铃》中的“ ”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⑵《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描绘了周瑜指挥潇洒自如的神态。

10.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

(2)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荀子《劝学》)

(3) 高余冠之岌岌兮, 。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⑴、 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之意。

⑵、在《逍遥游》一文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

⑶、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4)、在《劝学》一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迷途知返的四句话是“ 。”

(2)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3)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10、(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烟光凝而暮山紫(3)声断衡阳之浦。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一分)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3)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