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 , ”两句就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
(2)杜牧《阿房宫赋》“ , ”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 。
(1)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五丁开山”“美玉珠宝”“个体渺小”,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催”“栈”“钩”“铛”“砾”“蜉蝣”“渺”“沧海”“粟”等易错字的书写。
2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 小题 )
(1)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荀子·劝学》)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4)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司马迁《报任安书》)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屈原放逐,厥有《国语》
(5)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回环曲折表达了自己的惆怅痛苦,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 。
(2)《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 , 。”这两句诗表达了思念家人、感时伤怀的复杂情怀。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__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 , 。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惆怅痛苦”“移情于花”“鸟借用典故”,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惘”“柯”等易错字的书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
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 , ”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3)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
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该题,首先要明确这是情境式默写题,要认真分析、判断考查的是哪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在写句子时,要写准个别生僻字等,如:覆、缊袍等。
【考点定位】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类似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填写句子,需要注意: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2.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提示性语言对于正确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做好了上述几步后,就可以扣住关键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了。本题中,(2)问,字一般都会写,但是写出句子却不容易,(3)问,一般想不出来是哪个答案,需要认真分析、回顾,才能做答。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9.在《论语》中,有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孔子强调了功课要及时温习或实习,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0.《饮酒》中陶潜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明自己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两方面论述了“国恒亡”的道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20.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2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注意易错的字:乐、拂士。平时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默写
2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3.总为浮云能蔽日,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25.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2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7.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论语》)
28.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论语》)
29.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
22.欲辨已忘言
23.长安不见使人愁
24.叶上初阳干宿雨
25.落花水香茅舍晚
2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7.小人穷斯滥矣
28.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9.切问而近思
【解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辨、初、茅、知、滥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送别是古诗常见题材,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
。”写出了中军帐内为武判官设酒宴饯别并奏起了优美乐曲的情景。
③《离骚》中有许多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其中,运用的是比兴手法,通过写自然界中的事物和人表达时光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③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西舫”、“羌笛”、“零落”、“迟暮”。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 “ , 。”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9.补写出用典的名句: ,尽西风,季鹰归未?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0.杜甫在《蜀相》中用“ , ” 高度概括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业。
2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明自己忧乐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休说鲈鱼堪脍 求田问舍
20.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2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15.名篇名句默写
(1)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 , ”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2)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两句是“ , ”。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佳”“繁阴”“崩”“摧”“栈”“钩连”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如“钩连”就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