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5.《离骚》中用芳香和光泽形容自己美好品质没有亏损的句子是“______,____”。
16.《短歌行》中用读书人的衣着来代指有学识的人,表达对人才的渴慕的句子是“__,___”。
17.《赤壁赋》中客吹奏的洞箫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能够让人感动。文中侧面形容其感染力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慨叹险峻而偏远的景观去的人很少,“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的地方不是有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15.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1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昭”“ 衿”“ 嫠”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激情满怀地提到革命青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相关的句子是 , 。
(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嗟”“ 葚”“ 鸠”,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根据课文内容,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登高俯瞰江天,用“ , ”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廉颇蔺相如列传》用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廉颇这一人物。居功自傲而内心不服的廉颇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可听了蔺相如先国家、后私仇的内心剖白后,他又充满自责而痛悔地说:“ , 。”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际”“鄙贱”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如“际”,尽头。“鄙贱”是自谦之词。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7.《诗经·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期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 ,
。”
18.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的名句是“ , 。”
19.《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 , ”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
20.苏轼《赤壁赋》中“ , ”,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1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8.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0.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宴”“晏晏”“骸”“芰荷”“酾”“槊”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4.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15.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氓》)
16.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17.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8. , ,谁主沉浮?(__《沁园春 长沙》)
14.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
15.其叶沃若 其黄而陨
16.越陌度阡 契阔谈䜩
17.暧暧远人村 鸡鸣桑树颠
18.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凌”“ 沃”“ 颠”“ 寥廓”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诗句是
“ , 。”
【小题2】《诗经·王风·采葛》中以“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来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焦灼思念,《诗经·卫风·氓》中以“ , ”表现了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情景。
【小题3】《赤壁赋》中用“ , ”两句写出了曹操志得意满地在船头饮酒赋诗的情景。
【小题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小题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小题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4.《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是:“ , ?”
1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16.《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 !”
1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6.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解析】
14.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犹”“ 蜉蝣”“ 沧海”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15.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6.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题中的“渺沧海之一粟”中的“沧海”考生容易错写成“苍”,“ 沧”与大海有关,所以用三点水旁。考生在理解子义的基础上就不会写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 , ”两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精神。
(2)不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会让后人倍感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 “ , ”。
(3)屈原《离骚》中“ , ”两句,表现要委屈着自己的心志,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并承担。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容易写错的字:抑、攘、诟、鉴、蜡。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名篇名句默写
(1)兰亭集会时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赋诗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3)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幽咽悲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试题分析:要注意题干所提供的语境,进而对诗句内容准确的理解。书写尽量工整,不出现错别字,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这里应注意“流觞曲水”“蜉蝣”“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等字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