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 ”。
(2)在《夜雨寄北》中,李商隐以“ , ”两句将相思之情转化为对日后重逢时情景的想象。
(3)《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所述的观点是相同的。
6分)(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2)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本题容易写错的字:靡、寐、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9.《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 ’’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0.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 ___”。
21.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 。”
1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蛾眉”“常”“作”“沧海”“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写要学习古代圣贤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自己的美德。
(3)《琵琶行》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芰荷”“芙蓉”“舫”“唯”。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任选5句用课文原句填空
19. ,望美人兮天一方。
20. ,善假于物也。
21.景翳翳以将入, 。
22.人生如梦, 。
2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24. ,砯崖转石万壑雷。
19.渺渺兮于怀
20.君子性非异也
21.抚孤松而盘桓
22.一尊还酹江月
23.赢得仓皇北顾
24.飞湍瀑流争喧豗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攫取财物贪得无厌而挥霍起来却毫不吝惜的语句是“ , ”。
(2)《虞美人》中“ , ”表达了景物依旧而容颜已老的内容。
(3)《将进酒》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人生易老的两句话是“ , ”。
8、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5分)
(1)《诗经·氓》中用 ,________,这两句以比兴的手法来说明女子容貌的衰老。
(2)《离骚》中能体现屈原自己宁愿死,也不愿做出世俗姿态的是 ,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 , 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哀婉悲怆。
(4)《短歌行》中作者化用《诗经》,用_______,_______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了他对贤才的渴慕。
(5)《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作者摆脱官场生活,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 。
(6)王羲之在《兰亭集序》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自己反对把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等同。
(7)《荷塘月色》中运用了通感手法的一句是:微风过处,_____,___________。
(8)《游褒蝉山记》中王安石认为古人观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所以有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7)、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甲:① ,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③ ,④ 。⑤ ,⑥ 。
乙:(1)孔子《论语》中阐发学思关系的名句是“ , ”。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 , ”这两句诗中。
(3)韩愈《师说》中所说“ , ”与荀子《劝学》中所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相通之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14.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愤怒世人投机取巧,违背规矩任意改变的句子是“ , 。”
(2)《红楼梦》中林黛玉指出王维“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是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 , 。”
(3)《赤壁赋》中侧面写箫声哀婉动人的句子是“ , 。”
(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偭”“ 暧暧”“ 嫠”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题中的“暧暧远人村”中的暧暧”考生容易误写。如果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就不会出错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_ _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 。(苏洵《六国论》)
(3)廊腰缦回,__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2)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3)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4)羽扇纶巾 强虏灰飞烟灭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仓皇”“ 钩”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2.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
(2)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氓》)
(4)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5)三五之夜, ,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5)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记忆性默写,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一些难写字,易错易混字,正确书写。(1)难写字:“喧豗”,“砯崖”,“壑”;(2)易错字:“僮”;(3)通假字,“于”;(4)注意虚词不要漏写;(5)“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