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2)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现山之高危,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的句子是“ 。”

(3)《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戈”、“ 喧豗”、“ 砯崖”、“ 壑”、“ 璧”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2)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理解性默写,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句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太息”、“掩涕”、“鸿儒”,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 ,两句概括了他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得的生活状况。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围猎者装束和打猎时盛况的两句是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反复记忆,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尤其是散文中的虚词和通假字。本题中涉及的“跬步、至千里、锦帽貂裘” 等字形要特别注意。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两句,大意是:心意困苦,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行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氓》中“ ”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3)《师说》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语见《论语·述而》,原文为:“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衡”“作”“喻”“淇”“隰”“泮”,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是:“ 。”

(2)屈原在《 离骚》中声明“ ”,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或者流放,也绝不忍心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3)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

。”

(4)刘禹锡《陋室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

(5)《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以及对古诗句含义的理解能力。该题需要考生熟记教材中相关篇目的背诵及默写情况,并且要深刻理解诗句特别是中心诗句的含义。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诗句中“寐、靡、溘、臾、馨、濯”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古诗文默写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环珮空归夜月魂

(3)别有幽愁暗恨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易出错的字有:珮、生、幽、己、尊。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有远看,有近观,有仰视,有俯瞰。其中,远看的句子是

(2)在《氓》一诗中,“ ”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生动地展示出女主人公随岁月流逝,而容颜老去的现象。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4)《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有错别字不得分。例如本题中关键字:“粟”“陨”“蜉蝣”“渺”“蛾眉”“诼”。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恨相见得迟, 。(王实甫《长亭送别》)

(2)安能以身之察察, ?(《渔父》)

(3)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司马迁《报任安书》)

(4)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5)酌贪泉而觉爽, 。(王勃《滕王阁序》)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1)怨归去得疾     

(2)受物之汶汶者乎

(3)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5)处涸辙而相欢   

(6)声断衡阳之浦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汶汶”“夭阏”“涸辙”“衡”“浦”。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

(2)《离骚》中表明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句子是“ 。”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咥”“修”“舳舻”“旌”“蔽”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1.根据下面的语境填空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诗经·氓》)

(2)亦余心之所善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屈原《离骚》)

(3)还顾望旧乡, ,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虽九死其犹未悔  终不察夫民心

(3)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5)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