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篇名句默写。
(1)韦庄的《pú sà 蛮(其二)》中表现词人矛盾情感的句子是:“ , 。”
(2)杜甫用:“ , ”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
(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矛盾情感”“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蔑视权贵”,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频烦”等易错字的书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收束全文,表达作者乐天安命,顺应自然思想的两句是:“ , 。”
(2)《滕王阁序》中 “ , ”两句写寒潭水尽,山峦暮霭,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5)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 。”
(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奚”“潦”“暮”“誉”“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潦水尽而寒潭清”的“潦”是“雨后的积水”,“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萧”萧萧是拟声词,意思是风吹落叶的声音,注意写法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① ;②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⑵哀吾生之须臾,③ 。④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⑶⑤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⑥ 。(李商隐《锦瑟》)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吾尝跂而望矣
(3)羡长江之无穷
(4)挟飞仙以遨游
(5)无边落木萧萧下
(6)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上下句填充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须臾”“跂”“羡”“萧萧”“挟”的写法。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凭箜篌引》)
(2) ,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3)《阿房宫赋》中写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语句是:“ , ?”
(4)惊风乱飐芙蓉水, 。 ,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芙蓉泣露香兰笑 钟鼓馔玉不足贵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馔”“锱铢”“薜荔”。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5.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 ,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 《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_____, 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极写古时秦蜀之间仅有一条可容鸟飞过的狭窄艰险的通道。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 ____”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晏、誉、沮、峨、嵋、已、惘。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 ,
(3)《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最有名的对偶句是: ,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覆压”“隔离”“作客”“淤泥”“濯清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 。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善于借助外力”“吸取经验教训”“漂泊异乡”“以水喻愁”“旷达之情”,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鉴”“尊”“酹”等易错字的书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朱自清《荷塘月色》)
(2)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3)女也不爽, 。 ,二三其德。(《诗经•氓》)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诗经•采薇》)
(5)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6)还顾望旧乡, 。(《涉江采芙蓉》)
(7)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8)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9)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3)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4)雨雪霏霏
(5)集芙蓉以为裳
(6)长路漫浩浩
(7)青青子衿
(8)鸡鸣桑树颠
(9)羁鸟恋旧林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渺茫”“稀疏”“贰”“霏”“漫浩浩”“羁”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如“士贰其行,士也罔极”意思为“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三心二意,三天两头改变他的态度”,这样“贰”“罔”就不会错,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以比喻手法描绘太真见汉家天子使者悲楚委屈落泪的句子是“ , 。”
(2)《九歌·湘夫人》中屈原吟唱出的动人的诗句,从而开创了文人悲秋的母题,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句子是:“ , 。”
(3)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被历来诗评家认为是诗眼的两句 “ , ”
(4)写出《书愤》的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悲楚委屈落泪”“言秋之祖”“诗眼”“尾联”,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阑”等易错字的书写。
15.补写出些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4)儒学经典《大学》开篇就明确了大学的宗旨:“在明明德, , 。”
(5)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 、集四部分。
(6)《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老子》核心思想是“ ”。
(7) 是儒家学说最早最精密的哲学论文之一,他所宣扬的一种不偏不倚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具有普遍意义。
(1)敏于事而慎于言
(2)曲肱而枕之
(3)鸡犬之声相闻
(4)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子(6)道
(7)《中庸》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肱”“ 慎”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文学常识考查平时的积累,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如本题的“曲肱而枕之”的“肱”需要理解字义去记,是“泛指胳膊”,整句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古文学知识需要长期的积累。